本人最近膝關節老是疼痛,右腿比較明顯,有時會疼的站不住,發不出力,一用力就很疼,請問是不是關節炎,關節炎的癥狀有哪些?怎么治療?
熱心網友
1.疼痛; 1)疼痛的特點: 膝骨性關節炎的疼痛,常常不知從何時開始,有時有好轉,有時增重,夜間也會疼痛,夜間膝關節伸直 時疼痛加重,走路時疼痛,甚至完全不能走路。尤其是下坡下樓梯時,疼痛加重。 2)疼痛的部位: 膝的內側最多見,前側也有,有時后側也疼痛。外側疼痛的比較少。自覺的部位與壓疼的部位是一致的。 3)運動疼 走路時疼痛,休息能夠減輕, 4)體位 下蹲時疼痛加重,膝關節伸直時疼痛加重, 5...
熱心網友
1.疼痛; 1)疼痛的特點: 膝骨性關節炎的疼痛,常常不知從何時開始,有時有好轉,有時增重,夜間也會疼痛,夜間膝關節伸直 時疼痛加重,走路時疼痛,甚至完全不能走路。尤其是下坡下樓梯時,疼痛加重。 2)疼痛的部位: 膝的內側最多見,前側也有,有時后側也疼痛。外側疼痛的比較少。自覺的部位與壓疼的部位是一致的。 3)運動疼 走路時疼痛,休息能夠減輕, 4)體位 下蹲時疼痛加重,膝關節伸直時疼痛加重, 5)大小便時不能下蹲,當站起時,疼痛加重,并感到膝關節內有咔嚓咔嚓的響聲。 ①針灸:取穴:犢鼻、內膝眼、血海、梁丘、足三里、陽陵泉、腎俞、阿是穴等。患者取坐位或仰臥位,穴位常規消毒后,用30號15寸一次性毫針,直刺05~1寸,捻轉得氣后,用上海華儀G6805-2A型電針治療儀,連續波,強度以病人能耐受為度,留針20分鐘。取針用瀉法快速捻轉后,快速出針,若針眼有滲血,療效更佳。②手法治療:患者取正坐或仰臥位,術者以揉、滾、搓等手法放松股四頭肌、髕韌帶等軟組織,施法5分鐘,再用拇、食指拿捏髕骨上、下緣及髕韌帶2分鐘,用拇指按揉膝部痛點2分鐘,彈撥膝內、外韌帶20次;按揉彈撥窩及周圍股二頭肌、腓腸肌及其肌腱;膝關節屈伸旋轉法:術者一手握住患肢踝部,一手掌輕壓髕骨部,緩慢的做膝關節屈伸運動10次,再緩慢的做膝關節的內旋、外旋運動10次,以病人耐受為度;抱膝揉搓:患者膝半屈位,術者雙手指交叉環抱膝部,以手掌和大小魚際夾住膝部兩側做上下前后旋轉揉搓。最后輕揉搓放松膝部及周圍軟組織收功。③撥火罐: 撥血海、梁丘、犢鼻、內膝眼、阿是穴等。每次15分鐘,1周2次。④中藥:化痰軟堅湯加味:白芥子5 g、海蛤殼3 g、土鱉5 g、歸尾10 g、地龍5 g、鹿銜草15 g、骨碎補12 g、云苓15 g、鹿角霜10 g、菟絲子15 g、黃芪20 g、枸杞子15 g、牛膝8 g、木瓜8 g等,每日1劑,水煎至400 ml分2次內服[2]。⑤六味知黃丸6g Bid、蓋中蓋1片Qd長期服用。⑥指導功能鍛煉:患者用手掌順逆時鐘輕揉膝部各50次,每天3次;踩算盤或木棍運動:患者端坐,足部踩算盤或木棍,做膝關節不負重的來回屈伸運動;白鶴轉膝[3]:正立,腳跟并攏,雙膝微屈,兩手輕按于膝上,兩膝自左向后、右、前做回旋運動,再自右向后、左、前回旋,每呼吸1次,膝部回旋1周;行者下坐[3]:正立,下蹲,盡可能臀部下觸腳跟,兩手放開成掌,兩臂伸直平舉,再起立恢復正立姿勢,下蹲程度根據患者的情況而定,不應勉強,必要時可扶桌椅進行。
熱心網友
什么是關節炎簡單地說,關節炎就是關節的炎癥,但這個名詞比較籠統,包括許多種會引起關節和其他結締組織疼痛、腫脹和僵硬的風濕性疾病,這些疾病不僅侵犯關節,還會累用肌肉、肌腱、韌帶以及身體的其他結構,甚至影向內臟器官。較常見的關節炎有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痛風、輕少年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和牛皮癬性關節炎,其中骨性關節...
熱心網友
什么是關節炎簡單地說,關節炎就是關節的炎癥,但這個名詞比較籠統,包括許多種會引起關節和其他結締組織疼痛、腫脹和僵硬的風濕性疾病,這些疾病不僅侵犯關節,還會累用肌肉、肌腱、韌帶以及身體的其他結構,甚至影向內臟器官。較常見的關節炎有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痛風、輕少年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和牛皮癬性關節炎,其中骨性關節炎(即所謂的“長骨刺”)和類風濕性關節炎最為常見。不知道你多大年齡,性別如何?一般來說,中年女性容易得類風濕性關節炎,中年以上年齡的人群一般都有一定程度骨性關節炎。原發性骨關節炎影響膝關節最為常見。患者常訴關節有喀喇音,走路時感疼痛,休息后好轉,久坐久站時覺關節僵硬,走動及放松肌肉可使僵硬感消失。癥狀時輕時重,甚至每天可有差別。關節腫大常由骨質增生,亦可由少量滲液所致,急性腫脹提示關節腔內出血。病情進展時膝關節活動受限,可引起廢用性肌萎縮,甚至發生膝外翻或內翻畸形。 對于類風濕性關節炎,內容太多,在這里只能跟你簡單跟你聊幾句: 發病年齡多在20~40歲。女性多于男性,起病緩慢,多先有幾周到幾個月的疲倦無力、體重減輕、胃納不佳、低熱和手足麻木刺痛等前驅癥狀。一、關節癥狀(一)晨僵 關節的第一個癥狀,常在關節疼痛前出現。關節僵硬開始活動時疼痛不適,關節活動增多則晨僵減輕或消失。關節晨僵早晨明顯,午后減輕。這是因為睡眠時趾或指關節不活動,水腫液積聚于炎性關節內,當關節及肌肉活動時,促使水腫液及炎性產物被淋巴管及微靜脈吸收入循環,晨僵消失。(二)關節腫痛 多呈對稱性,常侵及掌指關節、腕關節、肩關節、趾間關節、踝關節及膝關節。關節紅、腫、熱、痛、活動障礙。炎癥加劇時,關節積液及腫脹明顯,終日關節疼痛,但以清晨關節疼痛最顯著,以致病人不能活動,經過一段時間其它關節也出現對稱性疼痛、腫脹及晨僵。常是一對關節炎癥尚未完全緩解,而另一對關節又出現上。此點可與風濕性關節炎鑒別。因風濕性關節炎常在一對關節炎癥消退后,另一對關節再起病。炎癥關節周圍的肌肉萎縮、肌肉軟弱無力,甚至感到上樓、拿兩三斤多的物品或開門都有困難。也常侵犯頸椎,致枕部頭痛,尤其是頸部屈曲時間過長更明顯,頭向肩部旋轉活動時頭痛加劇,肩或臀部感覺異常。胸鎖關節及胸骨柄關節也常受累,局部腫脹,疼痛及壓痛。二、關節外表現 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表現的一部分或是其并發癥。本病的關節病變可以致殘,但不會致死。而關節外表現常是本病致死的原因。 內容太多,且只有重癥和晚期病人才會有,不再這里嚇唬你了。 如果你是年輕男性,估計可能是勞累、輕度外傷造成的,應該注意休息,局部可以用熱敷、理療等手段促進恢復,平時戴上護膝活動,一般在一個星期內會自動痊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