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四大名樓具體是指哪四座?

熱心網友

一、黃鶴樓,巍然矗立于長江之濱、蛇山之巔,與武漢電視塔隔江相望,遙相呼應。黃鶴樓始建于三國時期,傳說曾有仙人乘黃鶴屢經此地故而得名。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干載空悠悠,古老的黃鶴樓曾給世人以無窮迢想。千百年未,多少文人墨客登臨此地,做文賦詩,揮墨抒懷,留下了無數千古絕唱。黃鶴樓與湖南的岳陽樓、江西的膝王閣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登樓遠跳,楚天舒曠,萬里長江滾滾東去,其情其境,令人本曠神怡。二、岳陽樓,聳立于岳陽市西門城頭,東倚巴陵山,西臨洞庭湖,北枕萬里長江,南望三湘四水,氣勢雄偉,與武昌黃鶴樓、南昌滕王閣并稱為中國江南三大名樓。據傳,岳陽樓最初是供據守城門的衛兵憩息和了望的譙樓。三國時,東吳孫權與劉備爭奪荊州,派大將魯肅領兵駐此訓練水師,將其改建為閱軍樓。唐開元四年(716), 中書令張說謫守岳州,將閱軍樓擴建為樓閣,名南樓,后名岳陽樓。其后,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劉禹錫、孟浩然等曾經登樓吟詠,留下了許多千古名篇,岳陽樓名聲漸漸傳開。宋慶歷四年(1044),滕子京謫守巴陵郡,第二年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歷代名人詩賦于其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作《岳陽樓記》,提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名言,岳陽樓更是名揚天下。岳陽樓建筑,風格獨特。主樓高19米,四柱、三層,飛檐、盔頂、純木結構。樓中四根楠木大柱平地而立,直達三樓,周圍繞以廊、檐木柱,再與梁、椽、枋、檁互相榫合,結為整體。樓頂承托于玲瓏剔適的如意拱斗上,曲線流暢,陡而復翹,宛如古代武士的頭盔。像這樣大型的盔頂結構,為中國現存古建筑所罕見。在迄今為止的1700余年中,岳陽樓歷盡滄桑,幾經水淹、火燒、雷擊、兵災,但屢毀屢修,古樸之貌代代相襲?,F岳陽樓是 1983 年至1984年重修的,保持了原有的歷史風貌和建筑藝術特色。樓內陳設,充實了不少新的內容。三、滕王閣,江南名樓,與黃鶴樓、岳陽樓并稱三大名樓。唐永徽四年,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建,因王勃所作「滕王閣序」而名傳千古,星移物換,人世滄桑,滕王閣迭廢迭興達二十八次之多,1989年10月第次重建落成,重建的滕王閣,巍然屹立于贛江之濱,新閣仿宋代建筑,高57。5米,共九層,建筑面積13000平方米,碧瓦重檐,層臺聳翠,以其特有的雄姿迎接八方來客,四海賓朋。四、鸛鵲樓又名鸛雀樓,位于今山西省永濟市境內。據史料記載,鸛鵲樓始建于北周,毀于元初,為三層四檐結構的木質樓,高約20~30米。它與武漢黃鶴樓、南昌滕王閣、湖南岳陽樓,并稱為中國四大名樓?!度圃姟分杏嘘P《鸛鵲樓》的詩篇不下30首,王之渙的《登鸛鵲樓》更是婦孺皆知?!鞍兹找郎奖M,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首婦孺皆知的唐代名詩,贊詠的是永濟縣境內曾有的全國四大名樓之一的鸛雀樓。說來也巧,中國四大名樓都是因一篇美文而名重天下,詠岳陽樓的是宋代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詠黃鶴樓的是唐代崔顥的《黃鶴樓》;詠滕王閣的是唐代王勃的《滕王閣序》,而詠鸛雀樓的就是唐代王之渙的這首《登鸛雀樓》。樓以文傳,文以樓盛。四座名樓與四篇美文傳誦千古。而王之渙的這篇作品,是四篇美文中字數最少、最為通俗、意境最為開闊的一篇。黃叔燦《唐詩箋注》評此詩:“上十字大境界已盡,下十字妙以虛筆托之。”俞陛云《詩境淺說續編》評此詩:“二十字中,有尺幅千里之勢?!笨上У氖撬拇竺麡桥c四篇名文中,四篇名文至今猶唱,四大名樓中只有永濟的鸛雀樓不復存在,成為人們意象中的空中樓閣。當地政府為了發展經濟,振興文化,正在籌集巨資重修鸛雀樓。但愿有朝一日,我們能夠身臨其境,親身體驗王之煥所描述的尺幅千里的壯觀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