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妹妹在14歲的時候發過一次高燒,后來就留下嗜睡的毛病.其癥狀為:深睡眠數天到數周,可叫醒吃飯喝水,排泄,之后又入睡,但很不愿意別人打擾.她這種睡癥有一定周期性.請問該如何治療?

熱心網友

怎樣治療發作性睡病?   發作性睡病目前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通常采用綜合療法,將藥物治療與精神心理治療有機的結合起來。在用藥方面主要使用精神興奮藥,如哌醋甲酯,又名利他林,這是一個人工合成的中樞興奮藥。對中樞有一定興奮作用,能改善精神活動,減輕疲勞,消除睡意。每片10毫克,早晨和中午各服一次,藥量以恰能維持正常生活和工作為度,劑量不宜過大。如果中午能有一小時左右睡眠,第二次投藥時間可適當后...

熱心網友

怎樣治療發作性睡病?   發作性睡病目前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通常采用綜合療法,將藥物治療與精神心理治療有機的結合起來。在用藥方面主要使用精神興奮藥,如哌醋甲酯,又名利他林,這是一個人工合成的中樞興奮藥。對中樞有一定興奮作用,能改善精神活動,減輕疲勞,消除睡意。每片10毫克,早晨和中午各服一次,藥量以恰能維持正常生活和工作為度,劑量不宜過大。如果中午能有一小時左右睡眠,第二次投藥時間可適當后移,但也不能太晚,否則可影響夜間睡眠。也可用右旋苯丙氨,每片1毫克,服法同利他林。夜間熟睡困難時睡前可給予一些抗焦慮藥,如硝基安定或安定,也可以給些強安定藥物,如氯丙嗪,每次12.5毫克。之所以使用這些藥物,因為白天使用精神興奮藥物(如利他林、右旋苯丙氨等),到晚上這些藥物的血濃度可能仍較高,本來質量就很差的睡眠變得更差。精神興奮的不良反應主要是失眠、焦慮、心悸,甚至有些輕微的精神癥狀,另外,精神興奮藥還可以加重入睡時幻覺。   如果病人有情動脫力發作,入睡時幻覺及睡眠麻痹等癥時,表明病人的快速眼動睡眠出現的過早,可以用抗抑郁藥物,特別是三環類抗抑郁藥,如丙咪嗪、去甲丙咪嗪和氯丙咪嗪等,效果都比較好。通常在睡前半小時服用,用量為每次75毫克。此類藥物可有效地控制快速動眼睡眠的過早出現,從而控制癥狀的發作。但抗抑郁藥不能長期服用,否則有可能會出現口干、便秘、視物不清、心悸、尿潴留等不良反應。      發作性睡病為什么出現“情動脫力” 現象?   發作性睡病是一種發病率較低的疾病,病人白天一陣陣嗜睡,甚至在一些極重要的場合,如正在與客人談話、聽重要的報告、與戀人談情說愛等,都可突然哈欠連天、側身便睡。騎車時如遇睡眠發作,車一放,倒地便睡,睡10~20分鐘醒來后一切如常人,但過2~3小時又可能再次發作。患者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恥,但這并非意志所能控制。   發作性睡病有一種很奇特的癥狀,是情動性脫力發作,常常是在情緒激動之時,或遇到一件很可笑的事忍不住張嘴一樂,或突然大吃一驚,或憤怒,總之特別動感情時,突然全身或軀體的一部分脫力,癱軟在地。在看節目、看電視時,遇有動情場面,突然眼瞼下垂、頭低垂下來。此時因為大家都注意看節目、對于患者這種瞬間脫力現象,誰也不會注意,患者很快又能恢復常態。但在眾目睽睽之下,常會使人大吃一驚,如參加球賽或在打麻將,本人踢進一個球或贏了一副牌,得意之極剛想歡呼,突然全身如抽筋一樣,癱軟倒地。最可怕的是在浴池內脫力發作,驚慌害怕會使脫力更嚴重,甚至會溺水而死。發作性睡病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動脫力”現象呢?   發作性睡病之所以出現“情動脫力”現象,主要是與快眼動睡眠提前出現有關。正常人的快眼動睡眠是在入睡后約90分鐘才第一次出現,而發作性睡病患者幾乎是剛一閉上眼就出現了快眼動睡眠,本病患者在情緒過于激動時,容易引發快眼動睡眠的出現。正是由于快眼動睡眠的提前出現,所以才有情動脫力現象的發生。      發作性睡病有哪些特殊癥狀,如何預防發作?   小明從10歲起他就被人冠以“瞌睡大王”的雅號。上課時常常呼呼大睡。近2年來,小明的“睡意”大增,有時甚至一邊吃飯一邊打起嗑睡,為此不知挨了父母多少責罵,心身信受“睡魔”的摧殘。后來經醫生診斷,原來他患了一種奇怪的病——發作性睡病,這才洗掉了身上多年的“不白之冤”。   發作性睡病在1880年首先由蓋林氏發現、描述并命名。它是一種原因不明的睡眠障礙。其發病率比較低,約10%的病人有類似的家族史,有獨特的癥狀表現。   突然發生、反復發作的難以抗拒的睡眠是發作性睡病的主要特征。單調的環境,如聽報告、閱讀等極易誘發病人迅速入睡,重者在吃飯、走路、與人談話時也可入睡。病人常常試圖克制自己,但無論如何努力都抵擋不住“睡魔”的誘力。每次睡眠持續數分鐘到數小時不等,睡眠常不深,容易被喚醒。但反復發作,不分場合。   猝倒發作也是發作性睡病的特點之一。約70%的患者,在發病幾年后,可出現猝倒發作,且常與情緒有關,醫學上稱這一癥狀為“情動脫力發作”。病人在興奮或發怒等強烈的情感刺激下,猝然摔倒在地,四肢不能動彈,一般持續數分鐘后能自行緩解。   約50%的病人,可伴有睡癱癥。病人在開始入睡或醒后突然全身不能動彈。不能言語,但神志清楚,往往伴有焦慮、急躁、試圖大聲呼喊和活動全身,但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此時若有人觸及病人身體,睡癱癥立即消失,可謂是“手到病除”。   還有25%的患者合并有入睡幻覺。病人在入睡開始時,多表現為看到并不存在的東西或聽到并不存在的聲音,內容形象、鮮明、多是日常經歷的事情。少數人可看到兇禽猛獸,因而出現恐懼感。   另外,部分病人可不同程度地同時伴有頭痛、復視、注意力不集中、肥胖、低血壓等表現。   發作性睡病是一種慢性疾病,雖然反復發作,但對人的壽命無多大影響。然而,為了避免發生意外事故,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減少發作是十分必要的。病人應有意識地把生活安排得豐富多彩,多參加文體活動,干些有興趣的工作,盡量避免從事單調的活動。白天可適當飲點茶或咖啡,以增加大腦興奮性。保持樂觀的情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避免憂郁、悲傷,但也不宜過于興奮。因為興奮失度可誘發猝倒發作。最好不要獨自遠行,不要從事高空、水下作業,更不能從事駕駛車輛,管理各種信號及其他責任重大的工作,以免發生意外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