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明代趙宦光在《論九體書》中說:“大篆敦而圓,小篆柔而方”。唐代張懷灌(三點水改王字旁)《論六體書》說:“大篆者若鸞鳳奮翼,虬龍掉尾,或花萼相承,或枯葉敷暢,勁直如矢,宛曲若弓,鉛(右邊為舌字)利精微,同乎神化。小篆者或縷纖盤屈,或懸針狀貌,鱗羽參差而互進,跬(王字旁)璧錯落以爭明,其勢飛騰,其形端嚴”。兩位古人所說大小篆的區別可供參考。大篆可參看《石鼓文》;小篆可見《嶧山刻石》和《秦泰山刻石》。

熱心網友

大篆主要是指商\周時代的甲骨文.周時代的甲骨文.鐘鼎文和六國古文字等.小篆是專指秦統一中國后頒行的法定文字,流行于秦漢.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字早在上古時期就已萌芽,在公元前5000年就已有符號文字出現,雖然其文字功能還沒有從圖畫記事的簡單作用中擺脫出來,但與后來中國文字的淵源關系已較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