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下 禮拜要做些什么啊 要帶圣經嗎>
熱心網友
做禮拜的意義“做禮拜”是一個通俗的名詞,它的意義就是指信徒去參加教會的聚會,特別是禮拜天(主日)的聚會,即普通所謂“主日崇拜”。崇拜若流于“做”與“禮”,就形成死板及儀式化,當然會失去崇拜的真義。做禮拜不等于唱詩歌。祈禱,聽道理,交流。唱詩歌是把你的精神集中在贊美上,祈禱是把需要跟天父交通,聽道理是更明白圣經的教導。跟其他在教會的人交流是因為能夠得到互相的勉勵與支持。但這些都不等于就是崇拜!崇拜需要一個崇拜和敬畏而安靜的心。是籍著這一兩個小時完全的身心跟天父作最接近的接觸。如果沒有把世俗思想放下,沒有一個俯伏在天父面前認罪的心,也不等于唱了歌聽了道理就完成了一周的\"主日崇拜\"任務!一個人如已信教,做禮拜是必須的。圣經說:“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象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做禮拜可以培養,團契的精神,聚會的習慣,互相激發愛主愛人的心;也惟有做禮拜,使我們學習彼此相顧交通。禮拜堂是啟發的地方,它叫人瞻望永恒的事物。對于罪惡,有更敏銳的警覺。在風浪中,指引將傾的扁舟,去到安全的港口;在黑暗里,光照迷途的船只,駛向坦道,遠避險惡的礁石。做禮拜可以啟發教會觀念。基督是教會的頭,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每一個信徒都應當與教會發生連系。基督教是一個國際性的團契。主日禮拜是紀念主耶穌得勝死權,由死復活的大日,所以是一個快樂安息崇拜的日子。由生理與心理兩方面來看,一禮拜中有一天安息,是非常需要的。法國革命時,他們故意將禮拜日廢棄,有些人十天只有一天休息,不久他們便發現這種方法有損無益,使工作效力減少,人的健康受損,于是又恢復了基督教的禮拜日,他們認為神所制定的方法是不能更改的。科學家也同樣藉著各種測驗,證明七日一周的休息,不但可驅逐那六天之內累積的疲乏,且可供給額外的時間,以恢復所消耗的能力。禮拜日對于基督徒則另有意義。我們不但需要停止工作,休息身體;我們還要有充分的時間休養靈心。禮拜天是信徒來到神的面前,崇拜,靈修,奉獻,投誠,懺悔,謝恩的日子。做禮拜可帶領人瞻仰神的榮面,思想神的仁慈偉大,了解自己的渺小,卑微,覺得“人算什么?你竟顧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顧他。”。
熱心網友
去禮拜一定要把心帶去,帶了圣經去可沒聽懂,對于白去。
熱心網友
基督教新教于主日(即星期日)在教堂舉行的宗教活動稱為禮拜。主要內容為唱詩 、讀經 、祈禱 、證道等。一般由牧師主禮。禮拜要帶《圣經》和《贊美詩》。除了禮拜聚會之外,各地教會視當地情況還舉行查經聚會,禱告聚會,唱詩聚會,青年聚會,英文聚會等活動,一般安排在周一至周六的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