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媽患潰結已經三年了,每天吃大量的藥,如:谷參腸安,柳氮磺吡叮.還要灌腸.平均每天大便4到5次,腹部疼痛.便血.看了許多醫院都沒有治愈,如果您有好的經驗懇請您告訴我,非常感激!

熱心網友

你可以用用新海得的產品:螺旋藻,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多加靈芝精華和康力源。主要是螺旋藻,用法是一天2次,每次5~10粒(靈芝是5顆+康力源5顆)。由于在服用過程中會出現腹痛的感覺,那屬于好轉反應,接著用。由于是食品,所以一般在飯前服用。記得要多喝水,否則吃過后就會有干渴的感覺。有過治好的病例,你可以試試。如果不太清楚,郵件聯系。希望您母親早日康復!!!!:)

熱心網友

都是廢話連篇建議:口服 羅塞克一般醫院一瓶賣100多塊,藥店賣五六十塊很有效!

熱心網友

潰瘍性結腸炎++ 定義: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直腸和結腸性炎癥疾病。又稱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特發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發病可能與免疫、感染、過敏、遺傳、神經精神等因素有關。臨床表現以腹瀉為主,排出的糞便含有血、膿或粘液。病程中可出現衰弱、貧血、消瘦、水電解質紊亂以及腸道蛋白丟失所致的低蛋白血癥及營養障礙等。若病情進一步發展可并發中毒性巨結腸(又稱中毒性結腸擴張)、下消化道大出血、結腸穿孔、直腸或結...

熱心網友

潰瘍性結腸炎++ 定義: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直腸和結腸性炎癥疾病。又稱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特發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發病可能與免疫、感染、過敏、遺傳、神經精神等因素有關。臨床表現以腹瀉為主,排出的糞便含有血、膿或粘液。病程中可出現衰弱、貧血、消瘦、水電解質紊亂以及腸道蛋白丟失所致的低蛋白血癥及營養障礙等。若病情進一步發展可并發中毒性巨結腸(又稱中毒性結腸擴張)、下消化道大出血、結腸穿孔、直腸或結腸癌變等癥。診斷:氣鋇雙重對比造影、纖維結腸鏡檢查可作為確診本病最有價值的依據。顯微鏡檢查有紅、白細胞和巨噬細胞。糞便檢查常有粘液、膿、血便。血液檢查可有貧血。治療:對潰瘍性結腸炎病情輕者或處于緩解期者,應采取藥物療法與飲食療法、體育療法、情志療法、按摩針灸相結合的方法治療;對病情急而重者,應及時住院治療,以藥物療法為主,配合飲食療法、情志療法;在治療過程中,一旦出現并發癥,應積極采取手術治療。中醫驗方:方1 加味白頭翁湯白頭翁、黃芩各30克,秦皮、炮姜炭、黃連、木香、黃柏各6克,牡丹皮、大黃炭、當歸、生薏苡仁各10克,虎仗、山楂炭、金銀花炭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功效:清熱燥濕,導滯化瘀{處方來源} 摘自《新中醫雜志》1996,(1)。 方2 健脾益腸湯內服健脾益腸湯:黨參、黃芩、當歸、白芍各15克,木香、澤瀉、白術各10克,茯苓12克,陳皮15克,厚樸15克,炙甘草6克。日一劑,水煎分2次溫服。30天為一療程,一般連用2~3個療程。 功效:健脾和胃,滲濕止瀉。 {處方來源} 摘自《河北中醫雜志》1994,(2)。 方3 加胃痛瀉要方 白術10克,白芍10克,陳皮8克,防風5克,山藥15克,麥牙10克,谷牙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2次服。功效:抑肝扶脾,清化濕濁。{處方來源} 摘自《山東中醫雜志》1996,(10)預防:首先應從飲食著手。進食要有規律,做到定時定量,不要暴飲暴食,亦不要食用過冷、過熱的食物,更不要吃腐爛變質的食物。注意生活起居要有規律,保證有充足的睡眠。用手按摩腹部促進胃腸的蠕動,增強消化功能,是預防本病有效的手段之一。要以寬闊的胸懷對待人生,以樂觀的心情對待苦難,保持和調節快樂的心情。運動能加速新陳代謝的過程,只要適時定量,堅持不懈,能增強脾胃功能,改善全身情況,對預防本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潰瘍性結腸炎的單方驗方 [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290 更新時間:2004-6-21 文章錄入:張毅璇 ] 減小字體 增大字體1.潰結散保留灌腸。藥用麝香、牛黃、珍珠、血竭、枯礬、白及、青黛、紅花,每次用12克加白開水l00毫升,調成稀糊狀,待溫后保留灌腸。每晚睡前1次,20天為l療程,療程間休息6—7天。2.錫類散、云南白藥、生肌散各1克,置37℃溫水中混合均勻,溫水500毫升清洗灌腸,再用此保留灌腸。3.白頭翁、白花蛇舌草、救必應各30克,黃連、赤芍、白芍各l 5克,煎水200毫升,每晚睡前保留灌腸。腹瀉重灌腸后難保留者,于藥液中加藕粉15克,調成湖、再灌腸;便秘者,加大黃。4.青黛散.藥用青黛、黃柏、珍珠、枯礬、兒茶等為細末,加水混合均勻,每晚睡前保留灌腸。5.生地榆30克,生黃芪20克,枳殼、白及片各15克;川貝、生甘草各l0克。水煎灌腸,適用于各種證型,灌腸次數可根據病情酌定。

熱心網友

用甲殼素軟膠囊+螺旋藻+絞股藍茶可治

熱心網友

我很同情你和你媽媽。但是我沒有比醫生更好的方法,只能為你們祝福。

熱心網友

給你推見一種中成藥產品沈陽綠洲生產的固本一腸片:是消化科用藥一次8片一天3次,沒個小包裝100片零售價25.5元而且是公費醫療的產品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有顯著療效要是才用灌腸療效更加在北京個大醫院都在使用本產品來治療此類疾病.愿你母親早日康復:)

熱心網友

這病可不是很容易治的,我也有此疾,到好多醫院,用了很多錢的。用的藥多了沒治好病,且出了新病(藥物反映)。后來我到書店中買了一套《千家妙方》(戰士出版社出版)一對癥狀,自己只用了幾十元,基本上治好了。

熱心網友

上面有好多專家和朋友們的建議,我只想給你幾個觀念:從健康到生病是有一過程的,在這個過程中,由于我們的疏忽使病從口入,再想去掉,實非易事.吃藥肯定不是上策,但生了病不吃藥是不可能的,你可以雙管齊下:藥照樣吃,不過得同時增加營養.尤其是蛋白質—高品質的優質蛋白。

熱心網友

醫生會不會誤診?要是那樣的話,吃再多藥也沒用!建議你到醫院看特需專家會診,對癥下藥才會好的!醫生誤診太多了!

熱心網友

病情重而內科治療無效的話可切腸!

熱心網友

告訴你一個簡便易行的辦法(因為我老丈人也是這個病,就這樣治好了):禁食生冷硬的食物,即使是夏天,也絕不能吃涼的食物,包括冷飲。只要有毅力,肯定能治好。吃那些藥不會起太大的作用。!!!!!我本人就是醫生!!!

熱心網友

各位專家的治療方法已介紹得很詳細.我個人認為本病很難痊愈的原因就是食物殘渣為腸道的致病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繁殖環境,斷絕它們的糧草有釜底抽薪之效,方法是:在一定的時期內(先試一個星期看看),不攝入固體食物,每天只喝牛奶.如果沒有糖尿病,可在牛奶中加入適量的糖. 以上方法,無副作用,如藥物無效,請試試看.

熱心網友

建議:口服羅塞克(奧美拉唑片)20mg/片,晨日一次,連服7--14天;加服麥茲林(代)日2次;也可用麥茲林(2代/次)灌腸 日2次;有效。

熱心網友

一、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流行病學家和生命統計學家菲根(Brian Feagan)3日在第11屆歐盟胃腸病學周會上報告,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有效且耐受性好。菲根解釋,阻滯白細胞和血管內皮的交互作用有希望用于治療潰瘍性結腸炎,且可以通過直接作用于T細胞整聯蛋白α4β7的抗體來實現。這種整聯蛋白通過配基MadCaM(實際上只有腸道內的血管上皮中發現了)來...

熱心網友

一、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流行病學家和生命統計學家菲根(Brian Feagan)3日在第11屆歐盟胃腸病學周會上報告,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有效且耐受性好。菲根解釋,阻滯白細胞和血管內皮的交互作用有希望用于治療潰瘍性結腸炎,且可以通過直接作用于T細胞整聯蛋白α4β7的抗體來實現。這種整聯蛋白通過配基MadCaM(實際上只有腸道內的血管上皮中發現了)來選擇性地把淋巴細胞引入腸道。他們的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納入了加拿大20家醫院的181名中度活性的潰瘍性結腸炎病人(平均41歲),他們被隨機分為或接受兩次靜脈給予的抗α4β7抗體MLN-02(0.5或2.0 mg/kg),或接受安慰劑。所有病人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指數(UCCS)至少為5(平均為7),內鏡示活動性潰瘍性(修正Baron分[MBS]平均為3)。主要終點為43天時的臨床緩解(UCCS 為0或1且MBS為0或1,大便無血)。結果43天時,0.5、2.0 mg/kg和安慰劑組的緩解率分別為33%、34%和15%(P = .03)三組各66%、57%和33%的病人UCCS減少(P = .001)。在組織學上,作者說,“在研究初,我們從內鏡中見到活性潰瘍……單核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浸潤……但在用了兩次MLN-O2后,我們發現炎性浸潤消退、并完全清除和愈合”。至于副作用上,“兩組的所有副反應上沒有顯著差異,僅MLN-02組一位病人的輸液局部反應發展為輕度血管神經性水腫。因此,本研究表明人源化單克隆抗體似乎可以成功阻斷白細胞和血管內皮之間的交互反應,改善潰瘍性結腸炎病人的健康狀態,而且安全。進一步試驗可能更好確定最佳的治療用量。本文題目:人源化α4β7抗體用于潰瘍性結腸炎的隨機對照研究。二、采用表皮生長因子灌腸與口服氨基水楊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據最新一期《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報道,表皮生長因子灌腸能夠有效治療活動性左側潰瘍性結腸炎。表皮生長因子(EGF)是一種有力的有絲分裂肽,由唾液腺產生。在本研究中,英國萊斯特皇家醫院的Atul Sinha博士及其同事就EGF灌腸能否治療活動性左側潰瘍性結腸炎和局限于直腸的潰瘍(直腸炎)進行了研究。研究小組在該醫院進行了一項隨機、雙盲臨床試驗。他們選取24例輕至中度左側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其中12例患者每天采用含5μg EGF的100 ml惰性載體灌腸,另12例患者僅采用惰性載體灌腸,療程14天。全部患者每天均口服1.2 g氨基水楊酸,或將原先的服用量增加1.2 g/日。在第0、2、4、12周,研究人員對所有患者進行臨床評價。他們還在第0、2、4周利用乙狀結腸鏡檢查和活檢評價患者。研究的主要終點為病情在第2周時緩解,次要終點為疾病活動度在第2至4周時出現顯著的臨床改善。研究人員依據意向性治療原則進行分析。該研究小組發現,12例EGF組患者中有10例在第2周時緩解,而12例對照組患者中僅有1例緩解。EGF組在第2周時的疾病活動度評分、乙狀結腸鏡檢查評分、組織學評分都顯著優于安慰劑組。第4和12周時的結果與此相同。Sinha博士等認為,“本研究的初步結果提示,EGF灌腸能夠有效治療活動性左側潰瘍性結腸炎。”三、infliximab可治療難治性潰瘍性結腸炎或未定性結腸炎發表在最近一期《消化系統藥理與治療》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明,infliximab能夠誘導一些難治性潰瘍性或未定性結腸炎患者產生快速應答。法國巴黎Saint-Louis醫院的J.-M. Gornet博士指出,目前對于infliximab治療潰瘍性結腸炎(UC)和未定性結腸炎的療效尚存在爭議。為此,研究人員回顧了30例采用infliximab治療潰瘍性結腸炎(19例)或未定性結腸炎(11例)的患者的病歷。結果發現,18例患者因類固醇耐藥、5例患者因類固醇依賴、7例患者因不耐受類固醇而采用infliximab治療。另外,5例患者行環孢菌素治療無效、19例患者出現嚴重爆發。研究人員指出,28例活動性疾病患者在第7天時的應答率為75%。而且,43%的患者在第7天時、50%的患者在第1個月時完全緩解。但是,22例應答者在第6個月時的復發概率為73%。另外,第6個月時的無類固醇完全緩解概率為57%。但是,第12個月時的結腸切除術概率為33%。而且,未定性結腸炎患者在第7天時的應答率僅為50%、第1個月時僅為30%。研究人員稱,同時應用抗代謝藥具有更好的效果。Gornet博士認為,infliximab能夠誘導一些常規治療無效的UC或未定性結腸炎患者產生快速應答,但是,該治療其遠期效果不佳、復發率高,約三分之一的患者需要進行結腸切除術。四、闌尾切除的確能夠預防潰瘍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炎癥性腸道疾病。根據丹麥科學家最新的研究結果顯示,切除闌尾后,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率會降低。這一發現說明,闌尾切除術的確有預防作用。來自Odense大學附屬醫院的Jesper Hallas告訴路透社記者說:“但是對于那些已經患有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切除闌尾并不能夠改變其疾病的臨床進程。”Hallas等人在最近一期的《流行病學》雜志上解釋說,已經有多項研究顯示,人們在切除闌尾之后發生潰瘍性結腸炎的可能性降低。但是為什么會這樣目前尚不清楚,但是遺傳學原因或與兒童期保健有關的某些因素可能是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而不是闌尾切除術本身的直接影響。Hallas等人利用丹麥國家患者登記數據,在1997年到1999年間共有大約230000名患者手術切除了闌尾。在這部分患者中,手術前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率為每100000人中有17.6人發病,而在術后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率為每100000人中有13.0人發病。根據丹麥人口中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率,受試者在闌尾切除術后應該有496名患者發生潰瘍性結腸炎,但實際發病人數只有330人。研究人員總結認為:“這種存在于闌尾切除術與潰瘍性結腸炎負相關關系不能解釋為由于遺傳基因、兒童保健水平和其它因素造成的。相反闌尾中細菌的生長可能會解釋闌尾是怎樣促進結腸炎發展的。”Hallas說,但是僅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就將闌尾切除術作為預防措施并不合適,即使對那些潰瘍性結腸炎發病的高危人群中也不能這樣做,因為現在區分這些高危人群是不可能的。他認為:“即使在那些存在已知危險因素(如存在潰瘍性結腸炎家族史)的患者中,潰瘍性結腸炎也十分罕見。”同時Hallas等人在最近一期的《胃腸道》雜志上報告說,對于那些已經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闌尾切除術并不能夠顯著影響患者的住院率。在一組接受過闌尾切除術的202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中,他們在術后需要住院治療的可能性降低了47%,而在尚未接受過闌尾切除術的對照組患者中,住院治療率同樣也降低了49%。Hallas總結認為:“即使接受闌尾切除術真的能夠預防潰瘍性切除術,我們也不能夠改變闌尾切除術后患者疾病的臨床進程。”五、潰瘍性結腸炎與CTLA4基因有關潰瘍性結腸炎是醫學界公認的難治性疾病。最近,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一項研究成果,為治療此病找到了突破口。在2003年中華科技頒獎大會上,該成果被評為2003年度中華醫學三等獎。兩年前,57歲的楊先生與他30歲的兒子,因長期拉肚子而到中南醫院求診。但吃了很多藥總不見好。病情嚴重時,楊先生一天拉20多次肚子。該院綜合醫療科博導夏冰教授經診斷,認為父子倆均患上潰瘍性結腸炎。由于該病病因不明,所以無法根治。于是,夏教授決定找到發病原因。據悉,潰瘍性結腸炎原多發于西方國家,但隨著中國居民飲食結構的改變、部分地區環境的污染,中國該病發病率逐年升高,其中有5%—10%的患者會出現癌變。潰瘍性結腸炎被醫學界稱為“不是癌癥的癌癥”,屬世界難題。兩年來,夏冰教授等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下,對湖北省百余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與百余名健康者的基因標本進行了對照研究,結果發現在人體內有一種正常免疫細胞叫T細胞,它如果活動過強,就會引起人體炎癥,而CTLA4則可以抑制T細胞的活性,讓人體保持正常狀態。如果CTLA4在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體內出現變異,就會影響正常功能的發揮,難以控制T細胞,從而引發炎癥。該研究組證實潰瘍性結腸炎還與遺傳因素密切相關。專家認為,該成果為從免疫和基因方面預防和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找到了突破口。目前,國內外還沒有相關研究報道。六、放大結腸鏡檢查有助于評價潰瘍性結腸炎據日本學者報道,放大結腸鏡檢查結果有助于評價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疾病活性、預測復發。日本旭川醫學院內科三系的Fujiya M博士指出,常規結腸鏡檢查對診斷潰瘍性結腸炎具有重要意義,但它無法預測復發。研究人員通過61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評價了放大結腸鏡檢查的效果。在1994至1998年間,這些患者共進行116次放大結腸鏡檢查。檢查結果分為5類:(1)規則排列的隱窩開口;(2)絨毛樣;(3)上皮微小缺陷;(4)小黃斑;(5)珊瑚礁樣表現。研究人員比較了放大結腸鏡檢查結果和組織病理學表現,18例患者還參與了利用放大結腸鏡檢查預測復發的前瞻性研究。結果發現,放大結腸鏡檢查分類與組織病理學表現的相關性優于常規結腸鏡分級。而且,在參與前瞻性研究的18例患者中,9例具有上皮微小缺陷。其中7例患者在6個月內復發。上皮微小缺陷患者的累積無復發率顯著低于無類似缺陷的患者。另外,多變量分析顯示,上皮微小缺陷是復發的獨立預測因素。Fujiya博士認為,放大結腸鏡檢查及上述分類系統能夠為評價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疾病活性、預測復發提供有效的資料。

熱心網友

吃點美沙拉嗪藥片,可治。

熱心網友

目前對本病的治療尚缺乏毒副作用小、療效理想的藥物。1.本病以內科治療為主。治療原則為控制急性發作、緩解病情、減少復發和防止并發癥。2.精神刺激、勞累、飲食失調為發病誘因。因此,本病患者應保持樂觀情緒,注意勞逸結合,避免不潔食物,注意飲食規律。3.一般治療:活動期或病情嚴重者應臥床休息,安定情緒有利病情恢復。飲食應為柔軟、易軟、易消化、營養豐富和足夠的熱量。 4.藥物治療...

熱心網友

目前對本病的治療尚缺乏毒副作用小、療效理想的藥物。1.本病以內科治療為主。治療原則為控制急性發作、緩解病情、減少復發和防止并發癥。2.精神刺激、勞累、飲食失調為發病誘因。因此,本病患者應保持樂觀情緒,注意勞逸結合,避免不潔食物,注意飲食規律。3.一般治療:活動期或病情嚴重者應臥床休息,安定情緒有利病情恢復。飲食應為柔軟、易軟、易消化、營養豐富和足夠的熱量。 4.藥物治療   常用中成藥   本病多見于祖國醫學下痢、泄瀉、痢疾腸?蕁⒊Ψ緄戎⒑蛉褐小?煞忠韻?型辨證選藥治療。  1、濕熱下注型癥見發熱、腹瀉或里急后重,糞便挾有膿、血、粘凍。苔黃膩,脈滑數。  治宜:清利濕熱。  可服:香連丸、香連化滯丸、葛根芩連片等。  2.肝旺脾虛型腹瀉多于情緒緊張或激動后發生,腹痛即瀉,瀉后痛減,伴胸脅脹滿,脘悶納呆。苔薄白,脈弦細。  治宜:抑肝扶脾。  可服:戊己丸、越鞠九、逍遙丸等。  3.脾胃虛弱型癥見腸鳴腹瀉,糞便挾有不消化食物,疲乏無力,病情反復發作。苔白,脈緩而濡。  治宜:補脾健胃。  可服:參苓白術丸、人參健脾九、啟脾丸、補脾益腸丸等。  4.脾腎陽虛型 癥見畏寒,面色白(右為光)白,腰酸膝冷,腸鳴腹瀉多在黎明前,病程遷延日久。脈沉細無力。  治宜:溫補脾腎。  可服:四神丸、脾腎雙補丸、附子理中丸等。   常用西藥  1.抗菌藥物 水楊酸偶氮磺胺吡啶,每日6—8克,分4次服,l一2周后病情好轉,可改每日4克,連續l一2個月。本藥效果較好,但有惡心、嘔吐、頭痛等副作用,偶有引起粒細胞減少,尚需注意。其他磺胺類藥及抗菌素也可應用。  2.免疫抑制藥物 ①激素:強的松5—10毫克,每日3次,持續服用l一3個月,停藥前將藥量逐漸減少。對癥狀嚴重者應用。 ②硫唑嘌吟或6—琉基嘌吟:兩藥均按每日每公斤體重1.5毫克計算,分2—3次口服,療程半年至2年以上。對磺胺類藥和激素治療無效者,考慮使用。  以上免疫抑制藥物,均有不良副作用,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3.對癥治療 ①止瀉:鞣酸蛋白1.o一1.5克,每日3次。次碳酸鉍1—2克。每日3次。后者大劑量可引起堿中毒。 ②解痙:顛茄片(復方)1—2片,1日3次。腹痛嚴重者可服小量阿托品。為防止中毒發生,使用解痙藥應得到醫生的許可。  此外,對于精神神經過度緊張者,可適當服用鎮靜劑,如利眠寧、安定等。  5.外科治療:適用于腸穿孔,大量可反復嚴重出血,急性結腸擴張,腸腔狹窄并發腸梗阻,多發性息肉形成或有惡變者。附: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臍療方                    組成: 艾葉3克,蓽澄茄1.5克,吳茱萸1克,細辛、防風、公丁香各10克,川椒、干姜、香附各15克,大青鹽20克。用法: 將上藥加工成粗末,炒熱,裝入30×20厘米的布袋中,放臍部,以患者感覺溫熱舒適為宜,稍涼時可用電熨斗反復熨藥袋,以保持藥袋溫度,施治時間最好在晚間進行,每日治療1次,每次40-60分鐘,連治4周為1療程,1劑藥可用2次。  愿你母親早日康復

熱心網友

主要癥狀為腹瀉、便膿血、腹痛和里急后重。起病初期腹瀉不太明顯,糞便表面附有粘液,繼則大便次數明顯增多,每日3—10次不等。嚴重時每天可達10一30次,大便中混有鮮血、粘液和膿液。同時可伴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上腹飽脹,噯氣、惡心嘔吐等癥狀。重癥時可見發熱、心悸、衰弱、消瘦、貧血、水及電解質大量丟失等。確診主要依靠X線鋇劑灌腸造影檢查及結腸鏡檢查(我要看圖)。結腸鏡檢查對診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

熱心網友

主要癥狀為腹瀉、便膿血、腹痛和里急后重。起病初期腹瀉不太明顯,糞便表面附有粘液,繼則大便次數明顯增多,每日3—10次不等。嚴重時每天可達10一30次,大便中混有鮮血、粘液和膿液。同時可伴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上腹飽脹,噯氣、惡心嘔吐等癥狀。重癥時可見發熱、心悸、衰弱、消瘦、貧血、水及電解質大量丟失等。確診主要依靠X線鋇劑灌腸造影檢查及結腸鏡檢查(我要看圖)。結腸鏡檢查對診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并可取腸粘膜做活組織檢查;大便的常規檢查和細菌培養可排除細菌性痢疾、寄生蟲感染等特異性結腸炎。發作期間應臥床休息,避免精神刺激,飲食以易消化、少纖維、高營養為主,避免牛奶及乳制品。發作期以流質飲食為主,嚴重時禁食幾日,并于靜脈輸入營養素,使腸道暫時休息,腹痛腹瀉明顯,可用少量阿托品、普魯本辛以止痙止瀉。磺胺類藥物,如水楊酰偶氮磺胺吡啶對本病有一定療效,但停藥后易復發,并有惡心、嘔吐及頭痛等副作用。磺胺類無效時,可改用強的松,近期效果好,還可與6—巰基嘌呤或硫唑嘌呤聯合使用;對于嚴重發作、病變范圍廣泛和發生嚴重并發癥者需要外科手術治療。中醫將本病分為四型:a. 大腸濕熱型:感受濕邪化熱或過食辛辣、飲酒,導致濕熱內生,蘊結于大腸,影響其傳導功能并損傷腸道血絡,產生腹痛、泄瀉、便膿血、里急后重、肛門灼熱等癥,以白頭翁湯清熱燥濕、涼血解毒。中醫飲食療法:請瀏覽胃腸濕熱證的飲食治療。b. 脾腎陽虛型:素體脾腎陽虛,或年老、久病之后,陽氣不足,脾失溫煦,運化失常,產生泄瀉,泄瀉多在黎明之前,伴怕冷、腰膝酸軟等癥,治療以四神丸溫腎健脾,固澀止瀉。中醫飲食療法:請瀏覽脾腎陽虛證的飲食治療。c.肝脾失調型:情志不暢,郁怒傷肝,肝失疏泄,肝氣克脾,肝脾失調,引起升降失調,產生胸脅脹悶,食少噯氣,抑郁惱怒時即腹痛腹瀉,治療以痛泄要方抑肝扶脾。d.脾胃虛弱型:由于素體脾虛,或過度勞累、飲食不節而致脾胃虛弱,運化失常,產生泄瀉、疲乏、腹脹、食欲不振,治療以參苓白術散健脾益胃止瀉。中醫飲食療法:請瀏覽脾虛證的飲食治療。

熱心網友

目前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常用藥物有哪些?  ACTH、腎上腺皮質激素以及磺胺藥,為目前控制本病最有效的藥物。  (1)腎上腺皮質激素和ACTH:適用于結腸病變廣泛的急性期和嚴重病例,每日ACTH20~40單位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靜脈滴注(約8小時滴完),或ACTH乳劑80~1000單位皮下注射;每日氫化可的松100~3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靜脈緩慢滴注,通常...

熱心網友

目前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常用藥物有哪些?  ACTH、腎上腺皮質激素以及磺胺藥,為目前控制本病最有效的藥物。  (1)腎上腺皮質激素和ACTH:適用于結腸病變廣泛的急性期和嚴重病例,每日ACTH20~40單位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靜脈滴注(約8小時滴完),或ACTH乳劑80~1000單位皮下注射;每日氫化可的松100~3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靜脈緩慢滴注,通常2周為一療程,或口服強的松或強的松龍20~80mg/d。經以上劑量治療,取得滿意療效后,宜逐漸減量,至維持量時,可每晨或隔日一劑,一般服用強的松。待病變完全或基本消退,然后在1~3個月內逐漸減量直至停用。  為了避免長期全身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而引起不良反應,對病變局限于直腸和乙狀結腸遠端的較輕型病例,可局部給藥。輕癥病例和降結腸病變的病例,可采用注射用琥珀酸鈉氫化可的松100mg或注射用強的松龍20mg加生理鹽水,保留灌腸,睡前1次,癥狀控制后改為每周2 ~3 次,療程1~3個月。國外報道用本法治療遠端結腸炎,有效率為75%;國內使用激素或加中藥灌腸,療效有所提高。直腸病變嚴重的病例可采用含氫化考的松10mg的抗菌藥物栓劑,每日兩次納入肛門,每次1支;也可作灌腸治療,但易發生直腸痙攣,不易保留,可于藥液中加入普魯卡因,或用糖皮質激素泡沫劑有助于藥液保留。  (2)抗感染藥物:首選柳氮磺胺吡啶(SASP) ,本藥的治療機理,主要是口服后被結腸細菌分解為磺胺吡啶(SP)與5-氨基水楊酸(5-SAS),前者重新吸收代謝后從尿排出,而后者則在腸道內發揮消炎作用,此藥可以減輕發作和減少發作,較適用于慢性期。對于輕度、中度病人于發作期每日4~6g,分4次口服,病情緩解后改為每日2g,分2次口服,使用1~2年。據認為最佳療效期間是6~24個月,故最長使用兩年后即需重新評價療效。該藥對本病治療有效率一般在80%以上。在服藥期間,本藥的不良反應有惡心、嘔吐、頭痛,偶爾引起粒細胞減少癥、藥疹和產生精液異常而導致不育。副作用發生與藥量有關,日用量4g以上者,副作用顯著增多。  目前已有新藥如水楊酸偶氮苯甲酸、偶氮水楊酸二鈉等問世,它們均能保存SASP的有效成分5氨基水楊酸(5-S AS),而減少SASP的副反應,這些藥物的長期用量平均每日1.8g。另外,現在有直接口服的 5-S AS制劑,因在小腸吸收起不到治療結腸潰瘍的作用,可應用5-SAS 2~4g置于適量溶液中,加腎上腺皮質激素灌腸,每日1次,2周為1個療程,必要時可重復。對磺胺過敏的病人,可每日口服氨芐青霉素2~4g,或頭孢氨芐2~4g。  近年發現本病患者的腸內有某種(或某些)厭氧菌的繁殖,有時,在活動期患者的糞內,可檢出難辨梭狀芽胞桿菌的外毒素,而后者可加劇病變和癥狀,對于此等病情,可采用甲硝唑(滅滴靈)或萬古霉素口服來控制癥狀。  (3)免疫抑制劑:對磺胺藥或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無效的病例,有人主張改用或加用其他免疫抑制劑,如硫唑嘌呤或6-巰基嘌呤,劑量均按每日1.5mg/kg計算。但本類藥物毒性大,副作用多,特別是對骨髓的抑制,故使用時必須慎重,用藥過程中應定期檢查血象,嚴密觀察血液白細胞的改變,當白細胞數減少至5×109/L以下,宜減半服用,白細胞數減至3×109/L以下者應停藥。一般療程半年至2 年。這些藥物對本病的療效尚未確定,在動物模型中還表明有致癌作用,因此,這類藥不是常規使用的藥物,只有在其他治療無效的情況下,才有使用的價值。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原則是什么?  本病為一病程經歷甚為特殊而又無特異治療的疾病。發作期,主要采取對癥治療,以糾正營養不良,提高血溶量,改善貧血,抑制合并癥,并積極鼓勵患者增強治病信心,堅持合理的治療。緩解期治則,力爭保持緩解狀態。減少發作次數、減輕發作程度和縮短發作期限。  (1)休息:暴發型和急性發作期病人應臥床休息,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熱退及腹瀉停止后再逐漸恢復活動。慢性持續性輕型患者不能完全緩解時,也可從事力所能及的適度活動。  (2)飲食與營養:應飲用富有營養而易于消化的食物。發作期不要吃粗纖維多的蔬菜、水果及谷類,不可飲酒及食用過多的調味品。每天蛋白攝入量應達到2g/kg體重,總熱量為2500 ~ 3500kcal,少量多餐,持續3個月以上。嚴重腹瀉者可流質飲食。一般患者可進低渣飲食,不必限制飲食種類。病情惡化者應予禁食,易于口外營養療法。如靜脈高價營養療法,以補充蛋白質和熱卡,促進全胃腸休息,改善正氮平衡和臨床癥狀。腹瀉可致鈉、鉀、鈣等電解質丟失,每日可靜滴10%葡萄糖生理鹽水2000~3000ml,并補充鉀、鈣。急性發作性腹瀉,每天給予維生素A25000單位,維生素D1000單位,維生素B110mg,維生素B25mg,泛酸鹽20mg和維生素C200mg。如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可口服維生素K。  (3)解痙止痛:腹痛、腹瀉可能因腸痙攣引起,可用顛茄酊0.3~0.5ml,每日3~4次,或阿托品肌注,并可酌情選用其他抗膽堿藥物。可待因15~30mg與阿托品1mg合并皮下或肌注。必須注意在中毒性結腸擴張時,禁用解痙劑及鎮靜劑,以免加重病情,致中毒性結腸擴張癥。嚴重腹瀉者可短期慎用抗蠕動止瀉劑如易蒙停,禁用嗎啡類麻醉劑。  (4)糾正貧血:可酌情給予輸入全血、血漿和水解蛋白等。病情活動期,尤大出血時,不可口服鐵劑,因不但不能立即奏效反而加劇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