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測出凹透鏡的焦點?

熱心網友

3。用物距與像距法測量凹透鏡焦距由于對實物,凹透鏡成虛像,所以直接測量凹透鏡的物距,像距,難以兩全。我們只能借助與凸透鏡成一個倒立的實像作為凹透鏡的虛物,虛物的位置可以測出。凹透鏡能對虛物成實像,實像的位置可以測出。于是,就可以用高斯公式求出凹透鏡的焦距,如圖5—1—4所示。實驗內容1。共軛法測量凸透鏡焦距(1)粗調,將光具座上的光具靠攏,調節高低左右;光心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和一直線上。(2)細節,用共軛原理進行調整,使物屏與像屏之間的距離,將凸透鏡從物屏向像屏緩慢移動,若所成的大像與小像的中心重合,則等高共軸已調節好,若大像中心在小像中心的下方,說明凸透鏡位置偏低,應將位置調高;反之,則將透鏡調低;左右亦然。詳見光學實驗基礎知識。(3)讀出物屏所在位置,像屏所在位置p,填入自擬的表格中,求出。(4)移動凸透鏡,使像屏上呈現清晰的放大的倒立實像,記下此時的位置,繼續移動凸透鏡,使像屏上呈現清晰的縮小的倒立實像,記下此時的位置,求出。重復上述步驟五次,共得四組數據,用(5—1—1)式計算出每組的值,求出的平均值。2。自準直法測量凸透鏡焦距(1)按圖5—1—3所示,在光具座上放置狹縫光源,平面鏡,并使它們之間的距離比所測凸透鏡的焦距大。在物屏和平面鏡之間放上被測量的凸透鏡。(2)適當調節光路,使物屏發出的光通過透鏡后,由平面鏡再反射回去,并再次通過透鏡射向物屏。(3)在光具座上,前后移動凸透鏡,使物屏上產生倒立,等大,清晰的實像,當共軸很好時,物與像完全重合,用紙片遮住平面鏡,清晰的像應該消失。記下凸透鏡在導軌上的位置。重復步驟(3)五次,記錄物及透鏡所在的位置,計算出的平均值。3。用物距與像距法測量凹透鏡焦距(1)按圖5—1-4固定物屏的位置于處,并在其后的導軌上放置一凸透鏡,使像屏上成一倒立縮小的實像。記下像屏位置。(通過凸透鏡也可成一個倒立放大的實像,但所成的縮小實像亮度,清晰度高,易準確定位;另外,由于光具座尺寸的限制,所以,實驗中只能成縮小的實像。)(2)移動像屏的位置,重復(1)步驟五次,將測量6次所得的位置填入自擬的表格中。(3)在凸透鏡與像屏之間放上凹透鏡,的位置應靠近一些,此時上倒立縮小的實像可能模糊不清,可將像屏向后移動,直至在處又出現清晰的像。重復找出,的位置六次,填入自擬的表中。(4)利用高斯公式計算出凹透鏡的焦距。(高斯公式具體用到這里,均為負值,若大,也大;,)。

熱心網友

只用一把刻度尺不借助別的工具不可能測出凹透鏡的焦距只能測出凸透鏡的焦距!

熱心網友

解:讓太陽光垂直照射凹透鏡,在凹透鏡的另一側放一張白紙,陽光通過凹透鏡在白紙上形成光圈,移動白紙使光圈縮小,最后形成一個亮點。此時用刻度尺量出從凹透鏡的中心到亮點的長度,就是凹透鏡的焦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