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這個問題有技術含量。不過我只能回答:說明工薪階層成了納稅主體。有違稅法本意,原先個人所得稅叫做個人收入調節稅,可見都調解了什么人的收入!
熱心網友
非常有同感!比如一個老工人勤勤懇懇做了四十幾年,退休前還被單位以以前的工資沒有扣個稅的名義,從退休工資里再扣下一大部分錢,說補交個稅??!可憐的勞動人民!
熱心網友
工新階層成為個人所得稅的主要納稅主體,或者說個人所得稅收入的主要來源是工新階層提供的,這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為什么會是這樣?這要追溯到個人所得稅的最初立法。 我國的個人所得稅是80年代初立法的,800元的就是當時確定的起征點。當時個人所得稅法只適用于外籍人員,或者說是專為高收入人群設計的起征點。1994年稅制改革時,將原來適用于國內人群和個體工商戶的個人收入調節稅合二為一,制定了新的個人所得稅。并且新的個人所得稅繼續將800元確定為應該納稅的起點標準。時間過去了20多年,我國的物價水平和工新階層的收入水平都在水漲船高,而個人所得稅也就失去了當初調節個人收入,緩解分配不公的作用。現在每月收入在800元上下的可都是低收入人群,這是人群反而成了個人所得稅的主要納稅群體。高收入人群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比例反而下降了。除了工薪階層所占的納稅比例外,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所繳納的稅款,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但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這部分納稅人所繳納的稅款所占的比例并不高。 。
熱心網友
因為現在中國存在這種現象,窮人繳稅,富人逃稅!
熱心網友
像球星,笑星,影星,歌星等高收入群體都像劉曉慶,所以大部分個人所得稅來源于眾多的工薪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