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也許并不恰當。只不過是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說的詞。比如:穿小鞋 帶高帽……這些詞是怎么來得?能不能收集一些這些詞匯并總結一下。或者介紹一個有關網站。謝謝!

熱心網友

流傳在民間的俗語,亦稱口頭語,都是有其緣由的,探索這些俗語的來源,頗富趣味。   “打破沙鍋問到底”,這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口頭禪。沙鍋即泥燒制成的鍋,多為人們用作熬制中藥或冬季煲湯的器具,這種鍋稍不小心極易破碎,而且一碎就會一裂到底。“打破沙鍋問到底”實際應為“打破沙鍋紋到底”,即裂紋直到底部,后來竟變成“問到底”了。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這句俗語原為“嫁乞隨乞,嫁叟隨叟”,意思是說,一個女人即使嫁給乞丐或年齡大的“老叟”,也要隨其生活一輩子。后來,“嫁乞隨乞,嫁叟隨叟”慢慢地轉換了語音,變成了″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了。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意思是說三個普通人的智慧,合起來要頂一個三國蜀漢軍事家、政治家諸葛亮。其實,臭皮匠和諸葛亮是沒有絲毫聯系的。“皮匠”實際上是“裨將”的諧音。“裨將”在古代是指“副將”,其意指三個副將的智慧,能頂一個諸葛亮。后來人們說來說去,竟把“裨將”說成了“皮匠”。   “王八蛋”這是民間的一句罵人的俗語。“八蛋”為“八端”的諧音。古時的“八端”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此“八端”為做人之根本,忘記了這“八端”即忘記了做人的根本。那些忘記“八端”的人即被罵為“忘八端”,時間一長,竟被轉音成“王八蛋”了。

熱心網友

一般俗語也是有書籍典故的,也有一些文人的創意。

熱心網友

就是大家生活中積累出來的,得到了大眾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