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的小女孩,動作慢、吃飯慢、反應也慢,總之做任何事都很慢,特別是吃飯,一餐飯要吃1個小時,缺乏自信,她的媽媽是急性子,請大家出出主意,該怎么辦?
熱心網友
孩子慢很正常,關鍵媽媽急不可取,要改正,首先樹立孩子的信心,不能諷刺挖苦,只要有信心,再訓練速度
熱心網友
先接受孩子慢吧,也許你真正接受了孩子慢,孩子自己會開起來,試試看!
熱心網友
慢不一定是壞事,長大些會好的。另外和興趣有關,我小時候也很慢,記得十歲右左時常常因為慢被急性子的媽媽打,作業做到深夜學習也不太好。后來學畫畫、書法就成了優點,從此專業學習。現在從事美術工作,單位的同事說我慢但慢中有細只要在規定的時間做出好的作品來一樣受到好評。
熱心網友
與孩子一起做提高速度的游戲,這樣可以提高孩子做事的效率。同時在其他事情上,要求孩子按時完成,并給予鼓勵。不要老說孩子你太慢了,給她一種她就是慢性子的感覺,要說孩子,再快點,你肯定還行!
熱心網友
耐心引導,多加鼓勵。祝你如意。
熱心網友
孩子慢,不僅有習慣上的因素,也有心理個性上的因素,還有遺傳上的因素,也許還有生理上的機制問題. 對于慢和快,不能一味地說其好或壞,這要看具體情況而論,即在什么條件下而言. 要解決此問題,首先要對癥下藥,找準原因.除上述大家的辦法而外,我認為還要看醫生,查生理上的問題.聽大夫的高見.或許神經系統有一定問題,必要時可以藥療,再加上其他辦法矯正,或許會好轉.
熱心網友
有條件去帶孩子做下感覺統合測試,孩子動作慢有可能是因為本體感的問題,本體感失調的孩子因為缺乏自信,往往顯得特別懂事,做事也很謹慎。
熱心網友
告訴你,我兒子的老師用時間法來制孩子。一切都用時間來約束,吃飯,定時間,穿衣服,定時間,就是寫作業也要定時間,還要家長簽上開始時間,結束時間。這樣很有效,你試一試。
熱心網友
孩子的快慢是相對的,作為家長不能經常說,以免強化她的意識,讓她認為我本身就慢,若她自己有這種意識,再想改就更難了。家長可以用賞識教育的方法,多鼓勵,發現她的閃光點,要及時表揚,樹立其自信心,慢慢的改變,切不可操之過急,要給她一定的時間,因為這本身就是一個慢過程。
熱心網友
孩子動作慢,有遺傳的因素,也有孩子個性的緣故。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他們都存在個體差異。我們不能要求每個孩子都是這樣或者那樣,那不是扼殺了孩子的天性嗎?動作慢不一定是壞事。我班就有這樣的例子。有的孩子總是動作很慢,別的孩子做完了,他還慢慢吞吞,很專注的樣子,也不急。就是我們說的,老虎來了,他還要看看是公的還是母的才肯逃的那類。不過這樣的孩子通常完成的效果要比別的孩子好。對于這樣的孩子,我們可以提出要求,比如,和他們交流式地分析說,老師認為你完成的真棒,可是是不是慢了些呢?這時等待孩子回答。然后說,恩,老師覺得你還可以更快些,有信心試試嗎?并對他們提出要求。還有的孩子慢,是因為不喜歡做,不感興趣。這樣的孩子,我們首先要培養他們的興趣。可以不對他們提要求,只要能做到哪里就做到哪里,也可以讓他們做喜歡做的事,慢慢引導。不要抓住一件事的表現就否認一個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我們要做的是善于發現。記得小學的時候學寫字,就知道比誰快,結果字就寫不好了。老師說,你們不要比速度,要先比誰寫的好,再比速度。所以,重要的是過程,重要的是孩子在做的過程究竟學到了什么。讓孩子在做中學,學中做。這才是最關鍵的。而不在于快和慢。有興趣的就會去做,做的好了,就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就會有信心,有了信心就愿意嘗試,嘗試多了,就積累了經驗,有經驗了就做的快了。就看你怎么培養興趣和引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