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上證股價指數 上證股價指數最初是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分行信托投資公司靜安證券業務部根據上海股市的實際情況,參考國外股價指標的生成方法編制而成。 上證指數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期,1991年7月15日開始公布。上證股價指數以上海股市的全部股票為計算對象,計算公式如下:股票指數=(當日股票市價總值÷基期股票市價總值)×100由于采取全部股票進行計算,因此,上證指數可以較為貼切地反映上海股價的變化情況。 上證指數簡介 "上證指數"全稱"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股價指數",是國內外普遍采用的反映上海股市總體走勢的統計指標。 1。上證指數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于1991年7月15日公開發布,上證指數以"點"為單位,基日定為1990年12月19日?;罩笖刀?00點。 隨著上海股票市場的不斷發展,于1992年2月21日,增設上證A股指數與上證B股指數,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勢。1993年6月1日,又增設了上證分類指數,即工業類指數、商業類指數、地產業類指數、公用事業類指數、綜合業類指數,以反映不同行業股票的各自走勢。 至此,上證指數已發展成為包括綜合股價指數、A股指數、B股指數、分類指數在內的股價指數系列。 2.計算公式 上證指數是一個派許公式計算的以報告期發行股數為權數的加權綜合股價指數。 報告期指數 =(報告期采樣股的市價總值/基日采樣股的市價總值)×100 市價總值=∑(市價×發行股數) 其中,基日采樣股的市價總值亦稱為除數。 3.修正方法 當市價總值出現非交易因素的變動時,采用"除數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數,以維持指數的連續性,修正公式如下: 修正前采樣股的市價總值/原除數=修正后采樣的市價總值/修正后的除數 由此得到修正后的除數,并據此計算以后的指數。 當股票分紅派息時,指數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根據上海股市的實際情況,如遇下列情況之一,須作修正:(1)新股上市;(2)股票摘牌;(3)股本數量變動(送股、配股、減資等等);(4)股票撤權(暫時不計入指數)、復權(重新計入指數);(5)匯率變動。 新股上市:新股上市第二天計入指數,即當天不計入指數,而于當日收盤后修正指數,修正方法為: 當日的市價總值/原除數 =當日的市價總值+新股的發行股數×當日收盤價/修正后的除數 除權:在股票的除權交易日開盤前修正指數: 前日的市價總值/原除數=[前日的市價總值+除權股票的發行股數×(除權報價─前日收盤價)]/ 修正后的除數 撤權:在含轉配的股票除權基準日,在指數的樣本股票中將該股票剔除; 復權:在撤權股票的配股部分上市流通后第十一個交易日起,再納入指數的計算范圍。 4.指數的發布 上證指數目前為實時逐筆計算,即每有一筆新的成交,就重新計算一次指數,其中采樣股的計算價位(X)根據以下原則確定;(1)若當日沒有成交,則X=前日收盤價(2)若當日有成交,則X=最新成交價 上證指數每天各種傳播方式向國內、國際廣泛發布。 (二)上證30指數 上證30指數是上證指數系列之一,是在所有已上市A股股票中抽取最具市場代表性的30種作為樣本股編制發布的股份指數。上證30指數以1996年1月至3月的平均流通市值為基期,基期指數定為1000點,自1996年7月1日起正式發布。上證30指數的樣本股將根據市場情況,由專家委員會按照樣本穩定與動態跟蹤相結合的原則適時調整。 上海證券交易所從1998年7月6日起對上證30指數樣本股實施調整。 經過此次調整,上證30指數的樣本股總數仍維持不變,為30個,而其中15個代表性降低的樣本股已完成了必要調整。 調整后的新樣本股名單如下: 1.工業類(15個):青島海爾、春蘭股份、四川長虹、上海石化、湖北興化、華北制藥、通化東寶、伊利股份、上海汽車、邯鄲鋼鐵、齊魯石化、江南重工、沱牌曲酒、東方通信、魯北化工; 2.商業類(1個):中百一店; 3.地產類(1個):陸家嘴; 4.公用事業類(6個):申能股份、原水股份、葛洲壩、虹橋機場、廣州控股、東方航空; 5.綜合業類(7個):愛建股份、東方集團、梅雁股份、東大阿派、清華同方、蘇州高新、五礦發展。為保證成份股樣本的客觀性和公正性,成份股不搞終身制,深交所定期考察成份股的代表性,及時更換代表性降低的公司,選入更有代表性的公司。當然,變動不會太頻繁,考察時間為每年的一、五、九月。 根據調整成分股的基本原則,參照國際慣例,深交所制定了科學的標準和分步驟選取成份股樣本的方法,即先根據初選標準從所有上市公司中確定入圍公司,再從入圍公司中確定入選的成份股樣本。 1.確定入圍公司。確定入圍公司的標準包括上市時間、市場規模、流動性三方面的要求:(1)有一定的上市交易日期,一般應當在3個月以上。(2)有一定的上市規模。將上市公司的流通市值占市場比重(3個月平均數)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并累加,入圍公司居于90%之列。(3)有一定的市場流動性。將上市公司的成交金額占市場比重(3個月平均數)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并累加,入圍公司居于90%之列。 2.確定成份股樣本。根據以上標準確定入圍公司后,再結合以下各項因素確定入選的成份股樣本:(1)公司的流通市值及成交額;(2)公司的行業代表性及其成長性;(3)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考察過去三年);(4)公司兩年內的規范運作情況。對以上各項因素賦予科學的權重,進行量化,就選擇出了各行業的成份股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