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國產的亮劍后,有幾個疑問想請問一下?1.李云龍是否真有其人?2.怎么鬼子跟八路都喜歡拼刺刀了。應該是先把手中的槍的子彈發射出去再拼吧。可我看他們是拿著刺刀就沖出去了。似乎特別喜歡這調調。3.是不是應該把日軍演的再強悍一點。要不怎么顯的出我們八路軍的勇猛了。在鬼子五一掃蕩的時候,鬼子都中了伏,李云龍都開打了。還有鬼子在鏡頭里晃筱筱的走。就差臉戴墨鏡手拿煙,聽著MP3在散步了。這像是中伏的人嗎?好像國產電影都有這毛病,敵人都是病厭厭的,哪像軍人的。日本軍隊的戰斗力應該是很強的啊。這樣才能顯出我們的勇猛啊。4.鬼子的特種部隊身上穿的夾克是什么?那是防彈背心嗎?那時有嗎?

熱心網友

1、李云龍是藝術形象,在現實中是不會有李云龍這個人的,但從他身上可以看到很多我軍指揮員的影子,就是說李云龍比較真實的反映了當時我軍指揮員的情況。2、不是八路軍喜歡拼刺刀,而是不得已為之。要知道八路軍的單兵身體素質和作戰素質都不如日軍,這是因為八路軍彈藥奇缺,而日軍彈藥充足火力兇猛,因此,在和日軍作戰中為使日軍失去火力優勢,只有采取近距離的肉搏戰,取勝的概率才會大些。

熱心網友

如果中國軍人都有李云龍那樣亮劍的氣魄,我們就不會有什么,等等不平等的喪國辱權的事件,更不會有南京大屠殺慘劇. 當我們認真地研究中國近代史時,我們看到了什么?我們想到什么?那才是我們真正追求的東西!迎面挨刀不是無能,后背挨槍定是逃兵.

熱心網友

鬼子的甲克服防不防彈不清楚,當時的空軍飛行員已經普遍穿著飛行甲克(見),所以給特種部隊配備也是極有可能的.至于拼刺刀的問題,日軍的確有在拼刺刀前退子彈的傳統,但是當遇到我八路軍奇襲時,根本不可能給他們這樣的時間.不過如果把鬼子刻畫得在兇悍一些的確能起到更加突出我軍勇猛頑強的戰斗作風,在這一點上,電影刻畫的很好.

熱心網友

應該有吧!

熱心網友

1。李云龍是否真有其人?應該沒有。我覺得 亮劍 作者其實就是個網蟲,把網上看到的軍史資料胡亂拼在一起,加上自己還算幼稚的價值觀。2。怎么鬼子跟八路都喜歡拼刺刀了。應該是先把手中的槍的子彈發射出去再拼吧。可我看他們是拿著刺刀就沖出去了。似乎特別喜歡這調調。當時八路軍子彈少,每人只有幾發子彈,當然能用刺刀解決問題時舍不得用子彈,萬一子彈打光而敵人援兵出現咋辦?3。是不是應該把日軍演的再強悍一點。要不怎么顯的出我們八路軍的勇猛了。在鬼子五一掃蕩的時候,鬼子都中了伏,李云龍都開打了。還有鬼子在鏡頭里晃筱筱的走。就差臉戴墨鏡手拿煙,聽著MP3在散步了。這像是中伏的人嗎?好像國產電影都有這毛病,敵人都是病厭厭的,哪像軍人的。日本軍隊的戰斗力應該是很強的啊。這樣才能顯出我們的勇猛啊。這是以“宋莊戰斗”為題材的,“宋莊戰斗”確實是200八路在宋莊頂住了1000鬼子的圍攻,最后夜里成功突圍的。4。鬼子的特種部隊身上穿的夾克是什么?那是防彈背心嗎?那時有嗎?瞎編唄。其實日本是有個什么“挺身隊”,但是是穿八路軍軍服,企圖襲擊我高級指揮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