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與遠程教育網絡與小學教育網絡與中學教育以上三個題目,隨便哪一個的都行.最好能詳細些.不要泛泛而談的.4000字以上.
熱心網友
用人才強國戰略思想辦好中國的網絡與遠程教育★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應該接受高等教育的適齡青年(18歲~22歲)有3億人,即使按每年普通高校統招100萬人計,學制4年,在校生才400萬人,僅為3億人的1。33%,再加上各類民辦高校和網絡學院學生也按每年400萬人計,其比例也僅上升為2。67%。中國高校在校學生己達2000萬以上,即便如此,其比例也僅上升到6。67%,若以國際上普遍認可的15%為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最低限計算,至少應有4500萬適齡青年要接受高等教育。★由于受現有經濟條件及教育資源的限制,傳統高等學校的數量和規模都不可能無限擴大,只有利用網絡作為教學手段的遠程教育,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美國在培養“通曉國際問題的專家”;日本在培養“世界通用日本人”;澳大利亞在培養“新一代領導人、商業和科學技術人才”;韓國在培養具有“世界公民精神”和主導國際化、世界化時代的“開明的人”;我國也必須利用網絡與遠程教育培養能了解世界文化、通曉國際事務、懂得國際交流規則的“世界通用型人才”。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是黨和國家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它強調以能力建設為核心來加強人才的培訓工作,只有把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轉化為人才資源強國,才能大大提高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國力。抓好人才資源的能力建設,其核心是對人才的培養,面對如此大量的人才需求,單靠現有國民教育體系普通高校中培養的學生是遠遠不能滿足要求的,以網絡作為教學手段的網絡及遠程教育必然應運而生。一、網絡與遠程教育的發展過程追溯中國遠程教育的歷史,最早起源于廣播電視大學,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歷史了。在Internet網絡出現之后,便以迅猛的速度、巨大的規模呈現了跨越式的發展。 從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之后,需要大量的各類人才,對高等教育、證書培訓及非學歷教育的需求之巨大,是當時的教育資源所不能滿足的,大批適齡的求學青年被拒之于傳統大學門外的現象,也是人們不能忍受的。即使已經開辦了廣播電視大學,仍然克服不了這種“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客觀現象,網絡與遠程教育也就應形勢所需而異軍突起了。2.國際上,一些先進國家已經出現了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趨勢,并向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方向推進,這就更加刺激著適齡求學青年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因此,國家在集中力量辦好一大批普通高校的前提下,必然要扶持民辦教育和以網絡為傳媒的遠程教育,網絡與遠程教育就得到了迅猛的發展。3.信息革命的到來,又帶來了知識體系的更新,傳統的教育模式及原有的知識結構,已經遠遠跟不上知識更替的步伐,網絡作為傳播信息的天然載體,很成功地讓人們能夠及時獲取瞬息萬變的各種最新信息。4.從工業社會過渡到信息社會的過程中,產業結構的中心已由第一產業、第二產業轉移到第三產業,從而帶來了結構性失業的事實。這些失業的勞動者為了獲取再次就業的機會,必然要求有終身參加學習的機會。進入21世紀,構建終身教育體系,促進學習型社會的形式,已經是刻不容緩。為了滿足許多在職自學者、帶薪學習者要求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條件下都能獲取相關的知識來提高自己的愿望,只有網絡與遠程教育才能提供這樣的功能。目前,全國已有68所大學設立了網絡教育學院。據不完全統計,參加遠程學習的學生已高達200萬人之多,校均是三萬人以上,這是任何一所傳統高校都不敢想象的。但是,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應該接受高等教育的適齡青年(18歲~22歲)有3億人,即使按每年普通高校統招100萬人計,學制4年,在校生才400萬人,僅為3億人的 1。33%,再加上各類民辦高校和網絡學院學生也按每年400萬人計,其比例也僅上升為2。67%。教育部最近數據顯示,中國高校在校學生己達2000萬以上,即便如此,其比例也僅上升到6。67%,若以國際上普遍認可的15%為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最低限計算,至少應有4500萬適齡青年要接受高等教育。由于受現有經濟條件及教育資源的限制,傳統高等學校的數量和規模都不可能無限擴大,只有利用網絡作為教學手段的遠程教育,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二、網絡與遠程教育的優勢網絡與遠程教育的特點和優勢很多,最突出的幾個方面可以概括如下:1. 網絡與遠程教育是一種適應社會需求的新型高等教育,能使眾多的求學者共享有限的教育資源,能夠選擇結合自己職業的有關課程提高個人的能力和素質。2. 網絡與遠程教育是以網絡作為傳播信息的載體,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且信息傳播便捷、快速,便于求學者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條件下進行學習,特別適合于自學。3. 進入了數字化的信息時代,網絡與遠程教育將為人們適應數字化社會的生存打下牢固的基礎。21世紀是以經濟為主體的信息社會,必然要在教育體系中納入信息技術的教學內容,注重培養求學者的信息能力和素質。世界各國一致公認,培養國民的綜合信息素質是提高綜合國力不可缺少的因素。4. 網絡與遠程教育還可推動高等教育走向國際化。有資料報道,不少國家都在利用網絡與遠程教育培養國際通用型人才,美國在培養“通曉國際問題的專家”;日本在培養“世界通用日本人”;澳大利亞在培養“新一代領導人、商業和科學技術人才”;韓國在培養具有“世界公民精神”和主導國際化、世界時代的“開明的人”;我國也必須利用網絡與遠程教育培養能了解世界文化、通曉國際事務、懂得國際交流規則的“世界通用型人才”,從而順應經濟轉軌。5. 網絡與遠程教育的迅速發展,可以迎擊WTO提出的打破壟斷教育的挑戰。6. 網絡與遠程教育的迅速發展,可以促進興辦更多的教育產業。三、網絡與遠程教育的缺憾網絡與遠程教育發展得很快,接受遠程教育的人也越來越多,各類學生都能找到自己所需的相關課程,但求學者仍反映了網絡與遠程教育的一些缺憾,最突出意見是遠程教育不如面對面的教學方式好,學生不能面對面向教師提問并進行探討,教師也不能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以調整教學,同學之間也缺乏相互交流和討論,只能靠學生自我調整學習方法和心態來適合這種新的個人學習方式。中國學生不是很適應這種以個人為基礎的個別化遠程學習方式,他們更希望與同學坐在一個教室里集體學習,可以進一步促進自我學習的氣氛。為了克服這個缺憾,不少學校已經建立了雙向交互式遠程教育體系,形成了地網(計算機網絡)和天網(衛星電視網)相結合的現代遠程教育網。教學可以通過“衛星直播課堂”、“衛星數據廣播”以及各類“網絡學堂”等方式進行,可以讓學生看到和聆聽教師實時授課,可以讓學生收到各類網絡課件來組織討論,以及參加網上答疑和討論等活動,但如何進一步提高網絡與遠程教育的質量,仍是值得探討的課題。四、辦好網絡與遠程教育的一些措施辦好中國的網絡與遠程教育,首先要貫徹人才強國的戰略思想,人才強國戰略的核心,把中國這個人口大國轉化成為人才資源強國。我們不僅要培養和儲備各種高素質人才,而且要把一些高素質人才推向海外。因此,建議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 把發展網絡教育作為國家信息化的一項基本國策,加大對網絡與遠程教育的投入。為給網絡與遠程教育的發展營造一個寬松的環境,國家應在信息產業化和教育現代化的政策中,突出網絡與遠程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在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中,一體化地考慮教育、科研、經濟、通信等諸多方面的功能,重點考慮教育主干網、支干網的布局和容量,制定統一的校園設計標準,鼓勵企業投標助建校園網;制定優惠政策,開設免費網址,發放學生免費上網賬號,鼓勵師生上網;表彰獎勵對開展網絡教育成績突出者。2. 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在高新技術迅速發展的形式下,利用已有的各種優勢,盡快地從有形空間向無形空間拓展,走虛擬道路,即在基于Internet的電子圖書館、虛擬實驗室的基礎上建立虛擬大學。虛擬大學具有無國界的特點,能讓各國的學生、教師、研究人員共享國際上著名大學的數據庫、先進的研究設備、優秀的教師資源、數字化全球實驗室等。這樣,不同國家、不同年齡的求學者就可以跨越時空的限制互相切磋,最大的優越性就是不出國門就可以實現留學的愿望。3. 破除網絡教育只是計算機教師和教育部門的事情的這種陳舊觀念,堅定地確定構建網絡化的學習型社會和具有中國特色的終身學習的新思路,并優化和整合各種教育資源,完善廣泛覆蓋、多層次的教育培訓網絡。4. 充分利用國外先進經驗提高我國的競爭能力,主動迎擊WTO帶來的挑戰。WTO的服務貿易總協會(GATS)把“教育服務”納入了服務貿易范圍,其服務宗旨是將逐步取消成員限制性的教育法律和規范,開放本國教育市場,最終在世界范圍內形成自由、開放的教育市場。GATS和第一條就定義了服務貿易的四種提供方式:即跨境交付(即遠程教育)、境外消費(即鼓勵出國留學)、在服務消費國的商業存在(提倡海外辦學)、自然人的流動(鼓勵專業人才流動)。而一些西方國家為了他們的利益,想用遠程教育服務方式和“非設立的”商業存在方式來開拓我國的教育市場,我國雖然還沒有承諾,但這是大勢所趨,我們只有迅速發展自己,并主動迎擊,才能有我們自己的國際市場。5. 充分發揮各地區、各部門、各行業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技術優勢,實現資源共享,避免重復建設。將計算機網絡、廣播電視網絡、電話電信網絡、函授郵遞網絡、書報發行網絡等多信道、多網絡組合成為一體,揚長避短,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振興我國的網絡及遠程教育。6. 大力加強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充分調動各方面的力量,協同配合,積極建設網絡課件(積件、智能學件)庫、電子圖書館、多媒體教學光盤、教學管理數據庫、網絡教學組合平臺、瀏覽器等,并加強對專業教師及技術人才隊伍的建設。7. 積極引進國外教育資源,跟蹤國際網絡與遠程教育新發展動向,面向全球招生。結束語21世紀是電腦與網絡為主體的數字化時代,知識經濟促進了中國社會結構的調整,這種調整需要網絡與遠程教育,網絡與遠程教育也必然在適應調整的過程中得到發展。發展就要加大投入,然而發展網絡與遠程教育又是刻不容緩的事,應該充分發揮政府、地方以及社會各界的力量,在人才強國戰略思想指導下,構建終身學習型社會,把網絡與遠程教育列為政府的行為,然后多渠道籌集經費,將主干網、支干網、校園網和用戶終端進行統籌安排,并大力培訓和提高網絡教師的業務水平,加強對網絡與遠程教育的研究工作,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共同把網絡與遠程教育推上一個新臺階,推動中國高等教育實現大眾化,并逐步向高等教學普及化靠近。。
熱心網友
寫是沒有問題,但是我不會幫你寫的,你這懶蟲學習了4年,連一篇畢業論文都寫不出來嗎?如果那樣那你就不能夠畢業.好好想想吧你... 附件:j0232130.wmf
熱心網友
這樣的題目,只能泛泛而談,不要說4000字,即使400字或者40000字,這類文章又能談出些什么新意?
熱心網友
寫是沒有問題,但是我不會幫你寫的,你這懶蟲學習了4年,連一篇畢業論文都寫不出來嗎?如果那樣那你就不能夠畢業.好好想想吧你...
熱心網友
寫是沒有問題,但是我不會幫你寫的,你這懶蟲學習了4年,連一篇畢業論文都寫不出來嗎?如果那樣那你就不能夠畢業.好好想想吧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