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外匯交易容易賺國際匯市風云變幻這句話,對2004年非常貼切。2004年美元和歐元這對“冤家”徹底分道揚鑣了。由于歐盟國家領導人對是否阻止歐元升值看法不盡一致,而美國政府雖然堅持強勢美元口吻,但對美元貶值卻不置可否,結果導致歐元和美元在相反方向越走越遠。到12月28日,歐元/美元已最高上摸到1。3640,再次刷新歷史最高紀錄。 2004年以來,美元/歐元跌幅已達7。5%,美元兌其它幣種也不同程度地大幅下跌,而且大部分時間呈同一方向運行。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家銀行參與外匯寶交易的投資者如果看準了方向,很容易賺上一筆。 理財產品常翻新如果說2004年只是外匯理財產品的起步年,那2005年就開始加速了。由于結構性外匯理財產品2003年剛與投資者見面,2004年產品在結構性的基礎上還在不斷翻新。首先是產品期限不斷縮短,從三五年到半年1年,現(xiàn)在更有3個月期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出現(xiàn)。中行還推出“春夏秋冬”創(chuàng)新理財產品,不與匯率掛鉤,期限更靈活。其次,購買外匯理財產品的門檻越來越低,甚至已經降到了100美元就可以參與,讓絕大多數(shù)市民都能買得起了。再次,各家銀行新上市的產品越來越多的是固定收益率的。與以前銀行給出的名義收益率相比,固定收益率更讓人覺得踏實。 爭收益莫忘風險投資者對外匯理財產品認同度大大提高后,部分金融機構為了讓銷售再創(chuàng)“新高”,一味宣傳高收益,而少談風險。有專家提醒投資者,最近美元連續(xù)加息,意味著美元從此進入升息周期。換句話說,如果美元再次提高利息,而國內銀行推出的產品收益仍保持不變或偏低,那么客戶的相對收益將減少。另外,部分銀行愛用“累計收益率多少”來吸引客戶眼球,但這種累計收益率,要用幾年時間作為代價。更為重要的是,不少宣傳廣告從頭到尾找不到任何“風險”字樣。有的銀行標得最大的是“收益率10%”,而“累計”兩個字卻小了許多,專家指出,這存在誤導消費者的嫌疑。 不過,外匯理財市場的大環(huán)境是充滿機會的,隨著2005年投資者隊伍的不斷壯大,不斷走向成熟,外匯理財市場還有更多的機會在等待我們。 。

熱心網友

外匯儲蓄“叫板”理財   一位外匯理財專家坦言,如果外匯理財“新規(guī)”生效,許多市民將被阻擋在“理財”門外。此前不少銀行推出的外匯理財產品的門檻都是在500美元左右,相對來說新規(guī)定的門檻差不多提高了10倍,客戶群體可能會逐漸轉向中高端客戶。   而為吸引占大多數(shù)手中僅持有少量外匯的普通市民,部分銀行正抓緊研發(fā)新的外匯儲蓄產品。   “同樣到銀行,收益更高,本金和收益能夠百分之百的保證”。近日,華夏銀行打破了“大額資金才可談利率”的慣例,推出了小額外幣協(xié)議儲蓄,起始門檻為1萬美元。該產品包括美元、歐元和港幣三個幣種,期限分13個月、15個月、18個月和2年四個檔次。13個月期限的“美元外幣協(xié)議儲蓄”和美元1年期定期儲蓄的稅前利率分別為3.15%、1.125%,前者比后者稅后收益要多出180%。   外匯儲蓄與外匯理財似乎到了同場叫陣的時候。而在儲蓄品種上做文章的并非華夏銀行一家,據(jù)了解,多家銀行近期在外幣儲蓄產品上都有新舉措——廣發(fā)行推出高利息收益的“優(yōu)利美元存款”產品、上海銀行增加長期美元儲蓄品種等,都是在收益率、存期等方面做了必要改良。   上海銀行近期則增設了收益率較高的美元13、15、18個月的小額儲蓄存款期限品種。年利率分別為1。875%、2。075%和2。275%。據(jù)了解,美元儲蓄存款為普通儲蓄存款,而非理財產品,沒有起點金額和發(fā)行時間的限制。以1000美元為例,如果直接存18個月美元存款,利息為34。13美元(稅前);如果按人民銀行統(tǒng)一公布的1年期以下美元小額存款利率,先存1年,然后再連本帶利存6個月,利息僅為23。87美元(稅前),前者比后者高了近43%。   美元定期儲蓄雖然收益率遠比不上美元理財產品,但其最大的好處是可以隨時支取,流動性非常好。一位理財師告訴記者,投資美元理財產品,能否提前贖回,關鍵要根據(jù)條款。而大多數(shù)美元理財產品都是不可以提前贖回的??蛻糇畲蟮娘L險是機會成本的損失。而針對外匯理財這一弱點,銀行也進行了一些改進。比如:招行外匯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在急需贖回的情況下,可以將手中的外匯理財產品抵押貸款。   不過,一位業(yè)內人士分析,這種改良的外匯儲蓄是目前銀行規(guī)避銀監(jiān)會對商業(yè)銀行個人理理財業(yè)務監(jiān)管的一種新趨勢。用存款的概念能夠保證收益,無需提示風險,而這一點恰好滿足了大多數(shù)客戶厭惡風險的特點。 新品迭出收益率出現(xiàn)新高   10月10日,上海銀行推出最新一款個人外匯理財產品,其美元9個月期的產品成為市場上1年以內的同類產品中,首個收益率突破4%的產品。   而自7月21日人民幣小幅升值和國內美元、港幣存款利率同時上調之后,商業(yè)銀行都迅速做出反應,推出新的外匯理財產品,紛紛提高收益率。   對此,有關專家分析說,在匯率調整的大背景下,銀行提高理財收益率、增加歐元、英鎊等其他幣種并盡量縮短理財期限,將是各大銀行外匯理財產品短期內的趨勢,在人民幣升值后,為外幣持有者調整短期投資策略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中國銀行從10月3日至10月17日推出的個人外匯理財產品——“匯聚寶”,其中美元理財產品期限最短的僅為三個月,預期年收益率高達3。3%。為期12個月的美元產品年收益率為3。9%。   在收益增加的同時,各銀行都不約而同地保持較低的門檻,針對中低端客戶的意圖非常明顯。業(yè)內人士分析,這是商業(yè)銀行的新外匯理財產品在和11月1日開始實施的個人理財新規(guī)定在打“時間差”。   對此,有業(yè)內人士表示,銀行之所以會以較大幅度提高產品收益率,同時提供較低門檻等,主要是因為銀行擔心如果產品收益率不提高,外匯理財可能將要遭遇冷場。   一位銀行界人士告訴記者,外匯理財產品收益率目前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已經非常有限。盡管目前國內美元小額存款利率與同期美元LIBOR(倫敦同業(yè)拆放利率)仍有較大差距,但外匯理財作為一項零售業(yè)務,銀行需要進行大量研發(fā)、產品推廣、銷售等投入,銀行運作成本很高。   10月15日,人民銀行宣布提高小額美元、港幣的存款利率上限0。5個百分點,這使得外匯理財產品必須相應提高其收益率,才能避免冷場的尷尬。   外匯理財短期為王   商業(yè)銀行美元等外幣小額存款利率上調、美元聯(lián)邦基金利率上調……在外幣加息和人民幣升值的周期內,投資者如何打理手中的外匯就成了問題。   一位銀行客戶經理告訴記者,市場對利率和匯率的不同預期,將影響投資者對不同外匯理財產品的需求。目前美元已經進入加息周期,還有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中長期外匯理財產品投資的風險有所增加。投資時要考慮利率風險,應該多選購短期產品來增加流動性??梢钥紤]多投資一些流動性較好,期限為3個月至6個月的短線產品,避免將大量資金擱置在期限過長的產品中。   在外幣小額存款利率調整后,美元一年期的存款利率升至2。5%,外匯儲蓄在市民眼中吸引力大增。而面對年收益率約3%的外匯理財產品,存在的比較優(yōu)勢也不容忽視。而在面對種類繁多的外匯理財產品時,選擇時需要把握什么原則呢?   對此,理財專家分析認為,在美聯(lián)儲和境內的美元利率處于輪番上漲的情況下,目前有一部分外匯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時喜歡固定利率而非浮動利率。其實固定收益率產品始終只能體現(xiàn)原利率,在目前情況下,和LIBOR等掛鉤的浮動收益率產品也值得關注,期限短的較為合適。   同時,盡管銀行的外匯理財?shù)漠a品呈現(xiàn)多元化,但投資者在選擇外匯理財產品時不能盲目跟風或只選擇收益率高的產品,而應綜合考慮資金運用、避險、投資和增值等多方面因素,兼顧收益和風險的平衡,慎重選擇外匯理財產品的期限。就目前情況而言,投資者最好選擇期限較短的外匯理財產品,并對于那。

熱心網友

外匯儲蓄“叫板”理財   一位外匯理財專家坦言,如果外匯理財“新規(guī)”生效,許多市民將被阻擋在“理財”門外。此前不少銀行推出的外匯理財產品的門檻都是在500美元左右,相對來說新規(guī)定的門檻差不多提高了10倍,客戶群體可能會逐漸轉向中高端客戶。   而為吸引占大多數(shù)手中僅持有少量外匯的普通市民,部分銀行正抓緊研發(fā)新的外匯儲蓄產品。   “同樣到銀行,收益更高,本金和收益能夠百分之百的保證”。近日,華夏銀行打破了“大額資金才可談利率”的慣例,推出了小額外幣協(xié)議儲蓄,起始門檻為1萬美元。該產品包括美元、歐元和港幣三個幣種,期限分13個月、15個月、18個月和2年四個檔次。13個月期限的“美元外幣協(xié)議儲蓄”和美元1年期定期儲蓄的稅前利率分別為3.15%、1.125%,前者比后者稅后收益要多出180%。   外匯儲蓄與外匯理財似乎到了同場叫陣的時候。而在儲蓄品種上做文章的并非華夏銀行一家,據(jù)了解,多家銀行近期在外幣儲蓄產品上都有新舉措——廣發(fā)行推出高利息收益的“優(yōu)利美元存款”產品、上海銀行增加長期美元儲蓄品種等,都是在收益率、存期等方面做了必要改良。   上海銀行近期則增設了收益率較高的美元13、15、18個月的小額儲蓄存款期限品種。年利率分別為1。875%、2。075%和2。275%。據(jù)了解,美元儲蓄存款為普通儲蓄存款,而非理財產品,沒有起點金額和發(fā)行時間的限制。以1000美元為例,如果直接存18個月美元存款,利息為34。13美元(稅前);如果按人民銀行統(tǒng)一公布的1年期以下美元小額存款利率,先存1年,然后再連本帶利存6個月,利息僅為23。87美元(稅前),前者比后者高了近43%。   美元定期儲蓄雖然收益率遠比不上美元理財產品,但其最大的好處是可以隨時支取,流動性非常好。一位理財師告訴記者,投資美元理財產品,能否提前贖回,關鍵要根據(jù)條款。而大多數(shù)美元理財產品都是不可以提前贖回的??蛻糇畲蟮娘L險是機會成本的損失。而針對外匯理財這一弱點,銀行也進行了一些改進。比如:招行外匯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在急需贖回的情況下,可以將手中的外匯理財產品抵押貸款。   不過,一位業(yè)內人士分析,這種改良的外匯儲蓄是目前銀行規(guī)避銀監(jiān)會對商業(yè)銀行個人理理財業(yè)務監(jiān)管的一種新趨勢。用存款的概念能夠保證收益,無需提示風險,而這一點恰好滿足了大多數(shù)客戶厭惡風險的特點。 新品迭出收益率出現(xiàn)新高   10月10日,上海銀行推出最新一款個人外匯理財產品,其美元9個月期的產品成為市場上1年以內的同類產品中,首個收益率突破4%的產品。   而自7月21日人民幣小幅升值和國內美元、港幣存款利率同時上調之后,商業(yè)銀行都迅速做出反應,推出新的外匯理財產品,紛紛提高收益率。   對此,有關專家分析說,在匯率調整的大背景下,銀行提高理財收益率、增加歐元、英鎊等其他幣種并盡量縮短理財期限,將是各大銀行外匯理財產品短期內的趨勢,在人民幣升值后,為外幣持有者調整短期投資策略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中國銀行從10月3日至10月17日推出的個人外匯理財產品——“匯聚寶”,其中美元理財產品期限最短的僅為三個月,預期年收益率高達3。3%。為期12個月的美元產品年收益率為3。9%。   在收益增加的同時,各銀行都不約而同地保持較低的門檻,針對中低端客戶的意圖非常明顯。業(yè)內人士分析,這是商業(yè)銀行的新外匯理財產品在和11月1日開始實施的個人理財新規(guī)定在打“時間差”。   對此,有業(yè)內人士表示,銀行之所以會以較大幅度提高產品收益率,同時提供較低門檻等,主要是因為銀行擔心如果產品收益率不提高,外匯理財可能將要遭遇冷場。   一位銀行界人士告訴記者,外匯理財產品收益率目前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已經非常有限。盡管目前國內美元小額存款利率與同期美元LIBOR(倫敦同業(yè)拆放利率)仍有較大差距,但外匯理財作為一項零售業(yè)務,銀行需要進行大量研發(fā)、產品推廣、銷售等投入,銀行運作成本很高。   10月15日,人民銀行宣布提高小額美元、港幣的存款利率上限0。5個百分點,這使得外匯理財產品必須相應提高其收益率,才能避免冷場的尷尬。   外匯理財短期為王   商業(yè)銀行美元等外幣小額存款利率上調、美元聯(lián)邦基金利率上調……在外幣加息和人民幣升值的周期內,投資者如何打理手中的外匯就成了問題。   一位銀行客戶經理告訴記者,市場對利率和匯率的不同預期,將影響投資者對不同外匯理財產品的需求。目前美元已經進入加息周期,還有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中長期外匯理財產品投資的風險有所增加。投資時要考慮利率風險,應該多選購短期產品來增加流動性??梢钥紤]多投資一些流動性較好,期限為3個月至6個月的短線產品,避免將大量資金擱置在期限過長的產品中。   在外幣小額存款利率調整后,美元一年期的存款利率升至2。5%,外匯儲蓄在市民眼中吸引力大增。而面對年收益率約3%的外匯理財產品,存在的比較優(yōu)勢也不容忽視。而在面對種類繁多的外匯理財產品時,選擇時需要把握什么原則呢?   對此,理財專家分析認為,在美聯(lián)儲和境內的美元利率處于輪番上漲的情況下,目前有一部分外匯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時喜歡固定利率而非浮動利率。其實固定收益率產品始終只能體現(xiàn)原利率,在目前情況下,和LIBOR等掛鉤的浮動收益率產品也值得關注,期限短的較為合適。   同時,盡管銀行的外匯理財?shù)漠a品呈現(xiàn)多元化,但投資者在選擇外匯理財產品時不能盲目跟風或只選擇收益率高的產品,而應綜合考慮資金運用、避險、投資和增值等多方面因素,兼顧收益和風險的平衡,慎重選擇外匯理財產品的期限。就目前情況而言,投資者最好選擇期限較短的外匯理財產品,并對于那些提前支取違約成本非常高的產品要保持警惕 。

熱心網友

外匯理財短期為王

熱心網友

外匯儲蓄"叫板"理財  一位外匯理財專家坦言,如果外匯理財"新規(guī)"生效,許多市民將被阻擋在"理財"門外。此前不少銀行推出的外匯理財產品的門檻都是在500美元左右,相對來說新規(guī)定的門檻差不多提高了10倍,客戶群體可能會逐漸轉向中高端客戶。  而為吸引占大多數(shù)手中僅持有少量外匯的普通市民,部分銀行正抓緊研發(fā)新的外匯儲蓄產品?! ?同樣到銀行,收益更高,本金和收益能夠百分之百的保證"。近日,華夏銀行打破了"大額資金才可談利率"的慣例,推出了小額外幣協(xié)議儲蓄,起始門檻為1萬美元。該產品包括美元、歐元和港幣三個幣種,期限分13個月、15個月、18個月和2年四個檔次。13個月期限的"美元外幣協(xié)議儲蓄"和美元1年期定期儲蓄的稅前利率分別為3.15%、1.125%,前者比后者稅后收益要多出180%?! ⊥鈪R儲蓄與外匯理財似乎到了同場叫陣的時候。而在儲蓄品種上做文章的并非華夏銀行一家,據(jù)了解,多家銀行近期在外幣儲蓄產品上都有新舉措--廣發(fā)行推出高利息收益的"優(yōu)利美元存款"產品、上海銀行增加長期美元儲蓄品種等,都是在收益率、存期等方面做了必要改良。  上海銀行近期則增設了收益率較高的美元13、15、18個月的小額儲蓄存款期限品種。年利率分別為1。87 5%、2。075%和2。275%。據(jù)了解,美元儲蓄存款為普通儲蓄存款,而非理財產品,沒有起點金額和發(fā)行時間的限制。以1000美元為例,如果直接存18個月美元存款,利息為34。13美元(稅前);如果按人民銀行統(tǒng)一公布的1年期以下美元小額存款利率,先存1年,然后再連本帶利存6個月,利息僅為23。87美元(稅前),前者比后者高了近43%。  美元定期儲蓄雖然收益率遠比不上美元理財產品,但其最大的好處是可以隨時支取,流動性非常好。一位理財師告訴記者,投資美元理財產品,能否提前贖回,關鍵要根據(jù)條款。而大多數(shù)美元理財產品都是不可以提前贖回的。客戶最大的風險是機會成本的損失。而針對外匯理財這一弱點,銀行也進行了一些改進。比如:招行外匯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在急需贖回的情況下,可以將手中的外匯理財產品抵押貸款?! 〔贿^,一位業(yè)內人士分析,這種改良的外匯儲蓄是目前銀行規(guī)避銀監(jiān)會對商業(yè)銀行個人理理財業(yè)務監(jiān)管的一種新趨勢。用存款的概念能夠保證收益,無需提示風險,而這一點恰好滿足了大多數(shù)客戶厭惡風險的特點?! ⌒缕返鍪找媛食霈F(xiàn)新高  10月10日,上海銀行推出最新一款個人外匯理財產品,其美元9個月期的產品成為市場上1年以內的同類產品中,首個收益率突破4%的產品?! 《?月21日人民幣小幅升值和國內美元、港幣存款利率同時上調之后,商業(yè)銀行都迅速做出反應,推出新的外匯理財產品,紛紛提高收益率。  對此,有關專家分析說,在匯率調整的大背景下,銀行提高理財收益率、增加歐元、英鎊等其他幣種并盡量縮短理財期限,將是各大銀行外匯理財產品短期內的趨勢,在人民幣升值后,為外幣持有者調整短期投資策略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袊y行從10月3日至10月17日推出的個人外匯理財產品--"匯聚寶",其中美元理財產品期限最短的僅為三個月,預期年收益率高達3。3%。為期12個月的美元產品年收益率為3。9%?! ≡谑找嬖黾拥耐瑫r,各銀行都不約而同地保持較低的門檻,針對中低端客戶的意圖非常明顯。業(yè)內人士分析,這是商業(yè)銀行的新外匯理財產品在和11月1日開始實施的個人理財新規(guī)定在打"時間差"。  對此,有業(yè)內人士表示,銀行之所以會以較大幅度提高產品收益率,同時提供較低門檻等,主要是因為銀行擔心如果產品收益率不提高,外匯理財可能將要遭遇冷場。  一位銀行界人士告訴記者,外匯理財產品收益率目前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已經非常有限。盡管目前國內美元小額存款利率與同期美元LIBOR(倫敦同業(yè)拆放利率)仍有較大差距,但外匯理財作為一項零售業(yè)務,銀行需要進行大量研發(fā)、產品推廣、銷售等投入,銀行運作成本很高?! ?0月15日,人民銀行宣布提高小額美元、港幣的存款利率上限0。5個百分點,這使得外匯理財產品必須相應提高其收益率,才能避免冷場的尷尬?! ⊥鈪R理財短期為王  商業(yè)銀行美元等外幣小額存款利率上調、美元聯(lián)邦基金利率上調……在外幣加息和人民幣升值的周期內,投資者如何打理手中的外匯就成了問題。  一位銀行客戶經理告訴記者,市場對利率和匯率的不同預期,將影響投資者對不同外匯理財產品的需求。目前美元已經進入加息周期,還有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中長期外匯理財產品投資的風險有所增加。投資時要考慮利率風險,應該多選購短期產品來增加流動性。可以考慮多投資一些流動性較好,期限為3個月至6個月的短線產品,避免將大量資金擱置在期限過長的產品中?! ≡谕鈳判☆~存款利率調整后,美元一年期的存款利率升至2。5%,外匯儲蓄在市民眼中吸引力大增。而面對年收益率約3%的外匯理財產品,存在的比較優(yōu)勢也不容忽視。而在面對種類繁多的外匯理財產品時,選擇時需要把握什么原則呢?  對此,理財專家分析認為,在美聯(lián)儲和境內的美元利率處于輪番上漲的情況下,目前有一部分外匯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時喜歡固定利率而非浮動利率。其實固定收益率產品始終只能體現(xiàn)原利率,在目前情況下,和LIBOR等掛鉤的浮動收益率產品也值得關注,期限短的較為合適?! ⊥瑫r,盡管銀行的外匯理財?shù)漠a品呈現(xiàn)多元化,但投資者在選擇外匯理財產品時不能盲目跟風或只選擇收益率高的產品,而應綜合考慮資金運用、避險、投資和增值等多方面因素,兼顧收益和風險的平衡,慎重選擇外匯理財產品的期限。就目前情況而言,投資者最好選擇期限較短的外匯理財產品,并對于那些提前支取違約成本非常高的產品要保持警惕。

熱心網友

外匯儲蓄“叫板”理財   一位外匯理財專家坦言,如果外匯理財“新規(guī)”生效,許多市民將被阻擋在“理財”門外。此前不少銀行推出的外匯理財產品的門檻都是在500美元左右,相對來說新規(guī)定的門檻差不多提高了10倍,客戶群體可能會逐漸轉向中高端客戶。   而為吸引占大多數(shù)手中僅持有少量外匯的普通市民,部分銀行正抓緊研發(fā)新的外匯儲蓄產品。   “同樣到銀行,收益更高,本金和收益能夠百分之百的保證”。近日,華夏銀行打破了“大額資金才可談利率”的慣例,推出了小額外幣協(xié)議儲蓄,起始門檻為1萬美元。該產品包括美元、歐元和港幣三個幣種,期限分13個月、15個月、18個月和2年四個檔次。13個月期限的“美元外幣協(xié)議儲蓄”和美元1年期定期儲蓄的稅前利率分別為3.15%、1.125%,前者比后者稅后收益要多出180%。   外匯儲蓄與外匯理財似乎到了同場叫陣的時候。而在儲蓄品種上做文章的并非華夏銀行一家,據(jù)了解,多家銀行近期在外幣儲蓄產品上都有新舉措——廣發(fā)行推出高利息收益的“優(yōu)利美元存款”產品、上海銀行增加長期美元儲蓄品種等,都是在收益率、存期等方面做了必要改良。   上海銀行近期則增設了收益率較高的美元13、15、18個月的小額儲蓄存款期限品種。年利率分別為1。875%、2。075%和2。275%。據(jù)了解,美元儲蓄存款為普通儲蓄存款,而非理財產品,沒有起點金額和發(fā)行時間的限制。以1000美元為例,如果直接存18個月美元存款,利息為34。13美元(稅前);如果按人民銀行統(tǒng)一公布的1年期以下美元小額存款利率,先存1年,然后再連本帶利存6個月,利息僅為23。87美元(稅前),前者比后者高了近43%。   美元定期儲蓄雖然收益率遠比不上美元理財產品,但其最大的好處是可以隨時支取,流動性非常好。一位理財師告訴記者,投資美元理財產品,能否提前贖回,關鍵要根據(jù)條款。而大多數(shù)美元理財產品都是不可以提前贖回的??蛻糇畲蟮娘L險是機會成本的損失。而針對外匯理財這一弱點,銀行也進行了一些改進。比如:招行外匯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在急需贖回的情況下,可以將手中的外匯理財產品抵押貸款。   不過,一位業(yè)內人士分析,這種改良的外匯儲蓄是目前銀行規(guī)避銀監(jiān)會對商業(yè)銀行個人理理財業(yè)務監(jiān)管的一種新趨勢。用存款的概念能夠保證收益,無需提示風險,而這一點恰好滿足了大多數(shù)客戶厭惡風險的特點。 新品迭出收益率出現(xiàn)新高   10月10日,上海銀行推出最新一款個人外匯理財產品,其美元9個月期的產品成為市場上1年以內的同類產品中,首個收益率突破4%的產品。   而自7月21日人民幣小幅升值和國內美元、港幣存款利率同時上調之后,商業(yè)銀行都迅速做出反應,推出新的外匯理財產品,紛紛提高收益率。   對此,有關專家分析說,在匯率調整的大背景下,銀行提高理財收益率、增加歐元、英鎊等其他幣種并盡量縮短理財期限,將是各大銀行外匯理財產品短期內的趨勢,在人民幣升值后,為外幣持有者調整短期投資策略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中國銀行從10月3日至10月17日推出的個人外匯理財產品——“匯聚寶”,其中美元理財產品期限最短的僅為三個月,預期年收益率高達3。3%。為期12個月的美元產品年收益率為3。9%。   在收益增加的同時,各銀行都不約而同地保持較低的門檻,針對中低端客戶的意圖非常明顯。業(yè)內人士分析,這是商業(yè)銀行的新外匯理財產品在和11月1日開始實施的個人理財新規(guī)定在打“時間差”。   對此,有業(yè)內人士表示,銀行之所以會以較大幅度提高產品收益率,同時提供較低門檻等,主要是因為銀行擔心如果產品收益率不提高,外匯理財可能將要遭遇冷場。   一位銀行界人士告訴記者,外匯理財產品收益率目前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已經非常有限。盡管目前國內美元小額存款利率與同期美元LIBOR(倫敦同業(yè)拆放利率)仍有較大差距,但外匯理財作為一項零售業(yè)務,銀行需要進行大量研發(fā)、產品推廣、銷售等投入,銀行運作成本很高。   10月15日,人民銀行宣布提高小額美元、港幣的存款利率上限0。5個百分點,這使得外匯理財產品必須相應提高其收益率,才能避免冷場的尷尬。   外匯理財短期為王   商業(yè)銀行美元等外幣小額存款利率上調、美元聯(lián)邦基金利率上調……在外幣加息和人民幣升值的周期內,投資者如何打理手中的外匯就成了問題。   一位銀行客戶經理告訴記者,市場對利率和匯率的不同預期,將影響投資者對不同外匯理財產品的需求。目前美元已經進入加息周期,還有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中長期外匯理財產品投資的風險有所增加。投資時要考慮利率風險,應該多選購短期產品來增加流動性??梢钥紤]多投資一些流動性較好,期限為3個月至6個月的短線產品,避免將大量資金擱置在期限過長的產品中。   在外幣小額存款利率調整后,美元一年期的存款利率升至2。5%,外匯儲蓄在市民眼中吸引力大增。而面對年收益率約3%的外匯理財產品,存在的比較優(yōu)勢也不容忽視。而在面對種類繁多的外匯理財產品時,選擇時需要把握什么原則呢?   對此,理財專家分析認為,在美聯(lián)儲和境內的美元利率處于輪番上漲的情況下,目前有一部分外匯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時喜歡固定利率而非浮動利率。其實固定收益率產品始終只能體現(xiàn)原利率,在目前情況下,和LIBOR等掛鉤的浮動收益率產品也值得關注,期限短的較為合適。   同時,盡管銀行的外匯理財?shù)漠a品呈現(xiàn)多元化,但投資者在選擇外匯理財產品時不能盲目跟風或只選擇收益率高的產品,而應綜合考慮資金運用、避險、投資和增值等多方面因素,兼顧收益和風險的平衡,慎重選擇外匯理財產品的期限。就目前情況而言,投資者最好選擇期限較短的外匯理財產品,并對于那些提前支取違約成本非常高的產品要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