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周前,寶寶屁股兩側(褲子可以兜住)的地方長了2小片疙瘩,雖然摸起來很不平,但因為寶寶沒有不適的反應,就也沒有在意。前天發現寶寶一條小腿上也長了些一樣的紅疙瘩,寶寶大概很癢,尤其尿濕褲子后,不愿讓給穿秋褲,而且晚上睡覺蹬被,不愿讓蓋在腿上,現在再看寶寶的屁股兩側的疙瘩已經小了,而且也不是很紅了!!請給出出主意,孩子這是長的什么啊?應該怎樣治療和預防!!謝謝!!!(寶寶已經15個半月了,無論白天黑夜都是把尿,但因為有時把的不及時,經常有尿濕褲子的情形)
熱心網友
是不是尿布癥呀?
熱心網友
嬰兒皮膚本應白滑細嫩,可有些嬰兒的皮膚卻粗糙、脫屑,甚至破潰、流水。特別是在潮熱環境下,皮膚發紅,癢感加重,醫學上稱為“異位性皮炎”或“過敏性皮炎”,民間俗稱為“濕疹”。 引起濕疹的原因是什么?與“濕”是否有關?怎樣預防和治療呢?下面的實例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濕疹的本質。 例1:是不是穿得太多? 2個月的妞妞全身出現紅疹子。最初,父母并沒有特別在意,可經過一段時間的家庭護理,未見任何效果。 于是,父母帶著妞妞來醫院就診。 經了解,妞妞生后一直是母乳和配方奶粉混合喂養。近來全身,特別是面部和頭皮出現很多紅色不規則的皮疹,有些部位都可連成片。耳后還出現小裂痕,有淡黃色液體滲出。妞妞媽抱怨說:就是因為前兩周天氣變化,保姆給孩子穿得較多,孩子出汗多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孩子身上出現的皮疹是典型的濕疹。濕疹是一種慢性皮膚疾病,主要原因是對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觸物不耐受或過敏所致。患有濕疹的孩子起初皮膚發紅、出現皮疹、繼之皮膚發糙、脫屑,撫摩孩子的皮膚如同觸摸在砂紙上一樣。遇熱、遇濕都可使濕疹表現顯著。由于濕疹伴有奇癢,孩子會用手抓皮疹的部位,造成皮膚破潰。躺著時,孩子會在枕頭上蹭腦后部,形成枕禿;趴著時,孩子會用床單摩擦面部止癢;抱著時,孩子會依偎在你的肩膀揉蹭臉部。 大約20%的嬰兒會對奶蛋白產生不同程度的不耐受現象,常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濕疹,嚴重者可出現腹瀉,甚至便血。一般嬰兒只是對牛奶蛋白不耐受,但個別孩子對母乳蛋白也不耐受。這種不耐受表現多于生后1~2月開始,逐漸加重。生后4個月左右往往達到高峰。隨著輔食的添加,情況多開始好轉,一般2歲左右逐漸消失。但有些孩子皮疹會越來越重,今后出現食物過敏、過敏性鼻炎,甚至過敏性哮喘。 特別提醒:濕疹本身不是有潮濕所致,但潮濕可以促使濕疹加重。給孩子洗完澡,或者是孩子出汗后,皮疹都會變得更加明顯。第一次引起家長重視往往是洗澡后,因此將原因推為洗澡后身體沒擦干等潮濕因素。 治療任何疾病都應是在消除病因的基礎上對癥治療。引起嬰兒濕疹主要的原因與奶有關,常理來說,應該停用奶制品喂養,可是孩子才幾個月大,不吃奶又如何生存?因此,治療嬰兒濕疹最主要的方法是對癥治療——消疹、止癢。消疹可以緩解皮膚的損壞,避免皮膚感染;止癢可以解除孩子的痛苦,避免皮膚抓傷,也可預防感染。 目前,真正有效的藥物即是含有氫化可的松激素的藥膏,常選用0。1%濃度的制劑。一般將藥膏薄薄地涂在皮疹上2--3次,皮疹即可明顯好轉,癢感也明顯減退。在皮疹好轉后經常涂些潤膚露可以延長緩解時間。由于濕疹的根本原因是對奶的不耐受,所以一段時間后,濕疹又會出現。這樣反復使用激素藥膏,直至添加輔食后,奶的需求逐漸減少,以及孩子對奶的耐受性逐漸增強,才能從根本上緩解濕疹的發生。 可是,從小出現濕疹的孩子并不一定是對奶的不耐受,很可能還有其他因素。對于6個月齡輔食添加后,皮疹不但沒好,反而越來越重的孩子,應考慮存在其他原因。就像下面的例2所述。 例2:反反復復總也不好? 從出生后1個月開始,11個月的小裘裘就被濕疹糾纏著。時好時壞的濕疹折磨著孩子,也折磨著父母。起初認為是配方奶粉過敏。本應該換用低敏性奶粉,可由于孩子的拒服,只能期盼輔食來扭轉乾坤,可結果令家長大為失望。孩子吃蛋黃后起濕疹、吃菜后起濕疹、吃肉后也起濕疹——裘裘一家人簡直要瘋了。什么都不敢給孩子吃,弄的孩子又瘦又小。有時,裘裘的爸爸媽媽想既然吃什么都起濕疹,干脆就什么都給孩子吃,可是看到孩子滿身的濕疹及痛苦的樣子,又不忍心繼續下去。雖然,含有氫化可的松激素的藥膏能使皮疹暫時消退,可長期使用又怕副作用,為此也不敢長期使用。該怎么辦呢? 在對裘裘和他的父母表示深深同情的同時,了解到裘裘的媽媽小時侯也存在濕疹的問題,大約是4-5歲后逐漸好轉的。又了解到孩子的濕疹的表現是清晨輕、晚間重,還了解到孩子吃上述食物后每次出現濕疹的程度并不同,也有個別不起濕疹的時候。這些情況提示我們應該慎重推斷濕疹的原因。一個孩子不應對如此多種類的事物產生過敏,也不應存在晨輕晚重的特點。是否存在環境因素的問題?在多次與裘裘的父母商榷后,他們終于同意給孩子取血檢查過敏原。果然,檢驗結果顯示孩子對任何事物均不過敏,只是對屋里的塵土過敏。再次詢問媽媽,家中鋪有地毯,家人喜歡每天用吸塵器清理地毯,孩子每天清醒時都在地毯上玩耍。 對于頑固的濕疹,應考慮是過敏所致。雖然,多數情況下我們能基本猜測到過敏的原因,但不能保證猜測的準確性。特別是同時對幾種食物過敏,或對環境因素過敏者,僅憑猜測往往耽誤治療,還可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只有通過抽血或皮膚試驗檢查過敏原才能真正了解過敏原因,也有才能從根源上進行預防。如果有可能,遠離過敏原是最好的預防辦法;對于不能根本脫離過敏原時,采用適當治療,保護皮膚的完整性至關重要。如廁自理,寶寶準備好了嗎? 是不是應該開始訓練寶寶大小便自理了?幾歲訓練是最佳時機?應該怎么訓練?有沒有什么竅門?夏日來臨,寶寶們終于可以脫下全身裝裹,迫不及待地輕裝上陣,在陽光下跑跑跳跳。可是,越來越熱的天氣也帶給爸爸媽媽們一個難題,要不要給寶寶再接著用尿布(或紙尿褲)?穿開檔褲不衛生,穿滿檔褲他(她)又會經常尿褲子。什么時候寶寶才能大小便自理呢?寶寶大小便能否自理與智力無關中國的傳統觀念,特別是老一代認為,寶寶大小便訓練越小開始越好,聰明的寶寶不尿褲子。經常看到爺爺奶奶給仍在襁褓中的寶寶把尿'很興奮地夸耀說,我家寶寶最聰明'不到1歲就不尿褲子啦。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專家指出:“寶寶是否能大小便自理'和寶寶的智力無關。智力由頭腦來決定,和控制大小便的膀胱相隔遙遠。”自理方面,女寶寶比男寶寶更聰明嗎?有人認為'女寶寶能比男寶寶更快學會大小便自理。但至今為止'并沒有醫學證據能證實這種說法。“事實上'在訓練過程中'由于男女寶寶的生理結構不同'男寶寶通常會通過玩‘消防員’之類的游戲'更快地擺脫尿布。”一位從事幼教工作十多年的幼兒園老師指出'“女寶寶的確更喜歡使用坐便器'特別是當坐便器是可愛的動物形狀時。” 大小便自理與什么有關?要做到大小便自理'寶寶首先要能識別需要排泄的感覺'并通過語言、動作或其他方式表達這種感覺。其次'寶寶要能在短時間內控制肛門和尿道的肌肉運動。最后'寶寶要能理解并配合在適當的地點排泄。這些'都只有等寶寶生理發育成熟到一定程度才能做到。大小便自理的最佳訓練期是?一般來說,大小便訓練宜在寶寶兩歲到兩歲半之間進行。因為在此之前,寶寶無法控制腸蠕動以及負責排泄的括約肌,而且中樞神經沒有發育成熟,寶寶不理解來自腸道或膀胱的刺激的含義。專家總結說:“如果寶寶的腦部神經系統是A,膀胱是B點,那么訓練寶寶大小便自理必須等到A點到B的道路暢通。否則,不管如何努力,都不可能順利地從一點到達另一點。”每個寶寶的具體情況不同,所以根本不存在一個固定的最佳時機。只有在寶寶樂意并主動配合成人時,訓練才能事半倍功。訓練寶寶如廁自理的8點提示1。 寶寶大于18個月。2。 寶寶在便后能感覺到尿布或者紙尿褲潮了,通過語言或者動作表達不舒服的感覺。她(他)可能扯拉濕了的尿布'或者扭來扭去。3。 寶寶在大小便前能通過語言、動作或者其他方式表示,他(她)需要大(小)便。她可能突然漲紅臉'兩腿夾住不動'或者通過聲音報告。4。 寶寶能在短時間內憋住大小便。一般只有寶寶過了兩歲半之后,能控制腸蠕動時,才能做到這一點。5。 寶寶在短時間睡眠時能保持不尿,比如說午睡。6。 寶寶對成人如廁感興趣,并樂于模仿。7。 寶寶能理解“坐便器”的含義'并樂意經常坐在上面。開始時'是否能成功大小便并不重要。8。 寶寶能簡單脫穿自己的褲子。許多寶寶不喜歡使用坐便器的主要原因是'穿脫褲子很麻煩。父母的態度最重要大小便訓練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必經之路,訓練不得法,寶寶和父母都痛苦。父母的態度最重要。傳統的做法通常是,時刻提醒寶寶,要求寶寶隨時隨地按成人指令行事。到處都可以看到成人強迫玩得正高興的寶寶定時小便,結果寶寶哭,爸爸媽媽罵。現代幼兒教育認為,大小便訓練要充分尊重寶寶,更確切地說法應該是大小便學習。學習過程中強調寶寶自身的主動性,讓寶寶通過學習處理大小便,體會到獨立的重要性。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父母應該保持輕松寬容的心態,既關注也要有分寸。大小便訓練只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每個寶寶發育程度都不同。訓練過程應循序漸進,不要和其他寶寶相比,更不能因為寶寶出了“事故”,喝斥或者打罵。否則,輕者可能讓寶寶產生抗拒心理,不愿擺脫尿布,直到四、五歲都不能大小便自理,重者可能影響親子關系。兒童專家特別指出:如果父母對寶寶大小便問題過分關注,寶寶可能不自覺地利用這種心理,或者消極抵抗,或者屢報假情況吸引成人的注意。如何幫助寶寶學會如廁:為寶寶選擇一個合適的坐便器。安全舒適最重要,款式不要太復雜。市場上流行的玩具坐便器'有的還帶有音樂'多半并不實用'寶寶很容易因此分心。養成寶寶良好的坐便習慣。大小便的時候,不玩玩具,不吃東西。特別要注意避免寶寶長時間坐在坐便器上,以免形成習慣性便秘。細心觀察寶寶大小便前的信號。比如說,當看到寶寶突然漲紅臉不動時,問寶寶,是不是要小便?然后帶寶寶坐在坐便器上。教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想大小便的意愿。教寶寶自己脫穿褲子'在訓練期間'不要給寶寶穿背帶褲。及時表揚寶寶'讓寶寶為自己能控制大小便感到自豪。應就事實本身肯定寶寶的努力'不要過于夸張。寶寶沒能控制大小便時,態度要溫和'告訴寶寶:下次要告訴媽媽。幾種常用的坐便器的特點坐式坐便器靠背使寶寶可以穩定地坐下,抽取式便盒便于清潔,不過要保持寶寶的注意力集中'據說有的寶寶會因受了別的吸引'而站起來就走掉了。跨越式坐便器這種方式避免了寶寶站起來走掉的好笑場面,使寶寶無法移動,但如果在冬天沒有暖氣的地區使用,則要把寶寶的褲子脫下至少一條腿,很不方便。坐廁圈墊在大人的坐廁圈上面的小號圈墊,省卻了倒洗便盆的麻煩'但必須要墊高腳'不方便隨時使用'尤其是夜間。過渡期有時,寶寶明明已經學會控制大小便,又突然會尿床,或者白天大小便不愿意喊人。這種情況多半與寶寶的情緒有關。可能是環境突然改變,熟悉的看護人離開,或者這段時間玩得太興奮等等。這種反復是非常正常的,父母應以寬容的態度看待寶寶突然倒退,找出原因,幫寶寶輕松度過過渡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