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在哪里碰破了一點點皮,就會流血不止,就應是血液不凝固吧,請問哪兒可以根治這病?

熱心網友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由巨核細胞脫落的直徑為2~5微米的小聲胞質構成,無細胞核,表面覆有細胞膜。血小板只見于哺乳動物體內。人血液中血小板的數量變化很大,正常值為15~30萬個/微升。  血小板有止血功能。在小血管破裂處,血小板聚集成血小板栓,堵住破裂口,并釋放腎上腺素、5-羥色胺等具有收縮血管作用的物質,是促進血液凝固的重要因子之一。血小板還有營養和支持毛細血管內皮細胞的作用,使毛細血...

熱心網友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由巨核細胞脫落的直徑為2~5微米的小聲胞質構成,無細胞核,表面覆有細胞膜。血小板只見于哺乳動物體內。人血液中血小板的數量變化很大,正常值為15~30萬個/微升。  血小板有止血功能。在小血管破裂處,血小板聚集成血小板栓,堵住破裂口,并釋放腎上腺素、5-羥色胺等具有收縮血管作用的物質,是促進血液凝固的重要因子之一。血小板還有營養和支持毛細血管內皮細胞的作用,使毛細血管的脆性減少。如果血小板數量顯著減少或功能有障礙,都會導致出血傾向。如血小板減少到每微升7萬個以下時,如遇傷破出血將不易止血,若少于4萬個,就有自發性出血的可能。但在有些疾病如血友病、壞血癥等雖也有出血癥狀,但血小板總數多為正常。故檢查血液中血小板數量有助于對出血性疾病的鑒別診斷。20世紀60年代以來已確證血小板有吞噬病毒、細菌和其他顆粒物的功能。血小板因能吞噬病毒而引人注目,在血小板內沒有核遺傳物質,被血小板吞噬的病毒將失去增殖的可能。臨床上也見到患病毒性疾病時總出現血小板減少癥。因此血小板有可能與皮膚、粘膜和白細胞一樣是構成機體對抗病毒的一道防線。 你應去醫院檢查一下,確診后對癥治療

熱心網友

可能是血小板缺少癥

熱心網友

你可能有血小板功能不全~敗血癥(白血病也稱血癌)也是這個癥狀建議你去大醫院詳細檢查一下!不要耽誤了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