柵距/水平點距  0.20mm   水平掃描頻率  30-85KHz   垂直掃描頻率  50-160Hz

熱心網友

最早所說的點距,一般是針對普通的孔狀蔭罩式顯像管來說的。一般公認的點距定義是熒光屏上兩個最臨近的同色熒光點間的直線距離。因為孔狀蔭罩式顯像管的R、G、B三色磷光點是等邊三角形的排列,所以點距實際上也就相當于一個熒光點到距離它最近的同色熒光點間的直線距離。常所說的0。27mm的點距是孔狀蔭罩式顯像管的蔭罩孔距。對于采用蔭柵式顯像管的產品來說,能夠代表它們這方面性能的數據是“柵距”,也就是磷光柵條之間的距離。簡單地說,點距是決定顯示畫面精細程度的一個重要因素。提高畫面的精細程度要靠減小點距來達到在單位區域內有更多的像素點來顯示畫面,也就是分辨率可以做得更高。一般說來,目前蔭罩式顯像管的顯示器點距都在 0。28mm以下,而對于像FD Trinitron這樣的蔭柵式顯像管,由于自身的技術優勢,柵距可以達到0。24mm甚至0。22mm,顯示的畫面更精細。 行頻又稱為“水平掃描頻率”,指電子槍每秒在熒光屏上掃過的水平線的數量,其值等于“場頻 × 垂直分辨率×1。04”,單位為KHz(千赫茲)。行頻是一個綜合分辨率和場頻的參數,該值越大,顯示器可以提供的分辨率越高,穩定性越好。以800*600的分辨率、85Hz的場頻為例,顯示器的行頻至少應為“600*85=51KHz”。 場頻又稱為“垂直掃描頻率”或“刷新率”。指單位時間(以秒計)之內電子槍對整個屏幕進行掃描的次數,通常以赫茲(Hz)表示。以85Hz刷新率為例,它表示顯示器的內容每秒鐘刷新85次。 。

熱心網友

都是顯示器性能指標,0.20MM那個是說的屏幕上像素的距離,后面的那兩個決定了顯示器的刷新頻率,高一點的刷新頻率可以保證屏幕看上去閃爍較弱。畫質更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