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痢疾病因癥狀痢疾是由痢疾桿菌所引起的腸道傳染病,臨床主要以腹痛、里急后重、瀉下膿血便,便次頻為主要特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夏秋季多見。本病中醫認為多由濕熱或疫毒而致。有以下幾種類型:1.濕熱痢:癥狀是腹痛、腹瀉、里急后重、下痢膿血、肛門灼熱、小便短赤等。治宜清熱利濕、調氣行血為主。2.疫毒痢(中毒性痢疾):癥狀是發病急驟、高熱口渴、腹...
熱心網友
痢疾病因癥狀痢疾是由痢疾桿菌所引起的腸道傳染病,臨床主要以腹痛、里急后重、瀉下膿血便,便次頻為主要特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夏秋季多見。本病中醫認為多由濕熱或疫毒而致。有以下幾種類型:1.濕熱痢:癥狀是腹痛、腹瀉、里急后重、下痢膿血、肛門灼熱、小便短赤等。治宜清熱利濕、調氣行血為主。2.疫毒痢(中毒性痢疾):癥狀是發病急驟、高熱口渴、腹痛煩躁、里急后重、便下紫色膿血,甚至神志不清等。治宜清熱開竅、涼血解毒。3.寒濕痢:癥狀是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白多紅少或為純白粘液、納少脘脹、精神倦怠等。治宜溫中燥濕、行氣消滯。4.休息痢(慢性痢疾):癥狀是痢疾時止時作,臨廁腹痛、里急后重、大便夾有粘液、精神倦怠、食少畏寒等。治宜溫中健脾、清熱化濕。自療注意事項(1)注意飲食衛生,不喝生水,不食不潔瓜果,不吃變質食物,做到饑飽有度,不酗酒,以保護脾胃的正常功能。(2)切生熟菜的刀具及砧板最好能分開。如無條件者,至少在每次使用前用開水燙一下。(3)注意身體鍛煉,增強身體素質。(4)夏秋季節不能貪涼過度。(5)保持情緒舒暢,避免抑郁、憂思、惱怒過度。(6)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良好習慣。(7)患者應注意隔離與臥床休息。(8)飲食以半流質為主,忌辛辣、生冷與油膩的食品。自治療法1.成藥自療法(1)香連丸,每日3次,每次服6克。用于濕熱痢。(2)安宮牛黃丸,每日2次,每次服1丸。用于疫毒痢。(3)六合定中丸,每日2次,每次服6克。用于寒濕痢。(4)人參健脾丸,每日3次,每次服6克。用于休息痢。2.驗方自療法(1)白頭翁30克、川連5克、木香6克、銀花15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2次。用于濕熱痢。(2)黃連6克、地榆30克,水煎服,每日2次。用于疫毒痢。(3)鮮黃荊葉150克,濃煎取汁,每日分3次服完。用于寒濕痢。(4)干姜10克、白術15克、山藥30克,水煎服,每日2次,用于休息痢。3.飲食自療法(1)粳米50克、苡仁30克、馬齒莧30克,共煮粥吃,每日2次。用于濕熱痢。(2)活鯽魚500克、大蒜2只。將魚洗凈,大蒜去皮,一起煮湯,加調料食之,每日1次。用于疫毒痢。(3)粳米50克、生姜20克、苡仁30克,共煮粥食之,1日2次。 用于寒濕痢。(4)粳米50克、苡仁30克、生姜10克、紅棗10枚,共煮粥吃,每日1-2次。用于休息痢。(5)生姜9克、雞蛋2個。將生姜搗爛,雞蛋打碎。兩味相合蒸熟。空腹頓服,每日2次。生姜辛溫,解表散邪;雞蛋甘潤,扶正解毒。本方治痢,是大腸治病從肺論治之法。對痢疾初起而兼有惡寒發熱者較為適宜。(6)獨頭大蒜2只、雞蛋1個。把鍋置火上,蒜放鍋內,將雞蛋打碎燒蒜上,蓋嚴,候蒜熟,空腹食下,以愈為度。大蒜解毒止痢;雞蛋和中止痢。二味相得益彰,為治痢食療良方。(7)干姜適量。干姜燒黑存性,候冷為末,每次服5克,用米湯送飲,具有神效。本法適用于急性熱痢之赤痢。(8)姜汁15克、蘿卜汁60克、蜂蜜30克、濃茶1杯,一起攪拌均勻,放入鍋中蒸煮,1次服完,老姜能強化胃、腸的機能,更有解毒、殺菌之功效,幾者合用,可以治療痢疾,尤對痢疾引起的里急后重果更佳。(9)大蒜2只。大蒜切細放入適量的米里煮成粥,即可食用;也可做成糖醋大蒜。大蒜是高等植物中殺菌力最強的一種,它不但能促進腸胃的機能,且對細菌性的治療別具功效。(10)大蒜1只、白糖20克。大蒜去皮切細末,用白糖拌和,每日早晚各1次。飯前吞服,連用7-10天。本方用治痢疾、腸炎腹瀉,具有解毒殺菌功效。如菌痢,可同時用大蒜液灌腸,效果更佳。(11)大蒜1只、莧菜100克、香油少許。先將莧菜洗凈切段備用; 大蒜去皮搗爛,鐵鍋倒入油后立即將莧菜倒入,而后置于旺火炒熟,撒上蒜泥。本方用治細菌性痢疾。注意莧菜不宜久炒過熟,防止養分受到破壞,影響療效。(12)鮮姜6克、紅糖30克、細茶15克。以沸水沖約半碗,待泡濃時1次飲,連飲2次。病重者可上、下午各飲1劑,每劑沖泡2次。本方治赤白痢疾、菌痢、急性腸炎及腹瀉,具有殺菌、收斂的作用。(13)大蒜2只、紅糖、白糖各少許。將大蒜去皮,搗爛,兌入適量開水浸泡4小時,然后濾取清汁,放入糖1次服下。本方用治痢疾有較好療效,具有殺菌驅蟲之功效。此外,每日分次生吃大蒜6克,連吃10天,對治療阿米巴痢疾,也有一定療效。(14)鮮姜5片、鵪鶉1只、赤小豆30克。鵪鶉去毛及內臟,切塊,同豆、姜共煮粥,食肉、豆粥,每日2次。本方除用治赤白痢外,還可做滋補食品服用,具有止下痢,補五臟之功效。(15)獨頭蒜1只、龍井茶60克。大蒜去皮洗凈搗成泥,與茶葉同時放入茶壺,用沸水泡開,當茶飲。本方用治慢性細菌性痢疾有較好療效,但要堅持服用,方可見效。(16)10%大蒜浮游液或浸出液70-100毫升。保留灌腸,每日1次,一般6次為1療程,同時可取紫皮蒜1顆,分3次生食。本方具有抑菌殺蟲、解毒止痢功效,主治阿米巴痢疾 。(17)大蒜2頭、炒山楂30克。水煎服,每日2-3次。本方主治傷食腹瀉及下痢不止。(18)生姜6克、陳皮10克、蘋果皮20克。水煎服,每日2-3次。本方主治濕濁中阻而致的痢疾。(19)紫皮蒜適量。每日用紫皮蒜1只,分3次餐中生食,并用10%大蒜懸浮液70-100毫升,每晚保留灌腸。痊愈后1-2月內每日堅持生食紫皮蒜半只至1只,可防復發。本方用治阿米巴痢疾。患者可出現腹痛、腹瀉、低熱等現象,大便每天3-5次或10余次不等,糞便呈果醬樣,有腐敗腥臭氣味。本病是由阿米巴原蟲引起的消化道傳染病。4.外治自療法(1)行軍散0.6克,用醋調成糊狀,敷于臍部,外用紗布固定。每日換1次。用于濕熱痢及疫毒痢。(2)吳茱萸適量,研末用醋調成糊狀,敷臍部及兩足心(涌泉穴),外用紗布固定,每日換1次。用于寒濕痢及休息痢。避免誤診痢疾初起濫用收澀藥,會產生閉門留寇之弊。痢疾的治療力求徹底,以免轉為慢性,耗傷身體。疫毒痢來勢迅猛,病情嚴重而多變,不可延誤,應去醫院就診,以免貽誤病情。病后不宜立即進補,特別是含脂類高的食物,應逐步增加,否則不僅無益,反受其害。
熱心網友
在蕃茄漿中加入綿白糖食用即可。祝你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