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夫妻的年收入只有2萬人民幣。要供養兒子讀大學會變成困難戶嗎?
熱心網友
看你兒子現在多少歲咯,要是還能有幾年時間才上大學,現在就可以再多省點錢,不過到時候真的是存的錢很少,只能考這2萬,我看還真的是很難,我幫你們算一下:你們日常要花的,吃的住的,這^^^^^不好意思,真的算不了,因為你們的工資實在是太少了。不過我上過大學,讀的是高職,學費就比本科的高很多,算5000一年吧.(這只是學費而已),還有住宿費一年大概也要1000左右,還有伙食費,算你一個月300到400(這算一般水平)一年4000,還有其他花費,估計也要2000這樣,行了,這是最保守的算法了,加一下:12000!天,這都給了你的孩子了,你們還拿什么來生活?要是還是上有老下有更小的話,哎……不說那么多了,現在多去打工吧.
熱心網友
教育提前與國際接軌了,而且是高速干線。工資還是慢車,遠著呢。你兒子想上慢車就不用上大學了。想上快車,就得買快車票,這是現實。大學要蓋樓,買車,要發獎金,要旅游,要舉行校慶,要支援山區,都要錢啊!
熱心網友
你說的對,上不起的原因主要是對農民兄弟來說昂貴的學費負擔。我認為你們夫妻的收入不供孩子上大學就已經是困難戶了,但是供養一個大學生應該還可以對付。
熱心網友
一般學費就要5000左右,民辦大學要上萬,再說在學校孩子還要開銷把,一般中下等條件的一個月要花400-500,差一點至少也要300左右(當然靠勤工儉學可以賺一點微薄的錢),還要住宿費等等。你算下一年的開銷呢,你們夫妻還能剩多少呢,恐怕得把以前的積蓄用上了 現在讀大學的人很多,學費也高
熱心網友
根本原因是教育產業化,幾乎成了商業手段,毫無學術性可言。學校不是為培養祖國的下一代招生,而是赤裸裸地為了錢。政府的教育產業化和所謂的醫療改革都是變相削減公共開支,拿錢來養貪官,買武器。中國人的教育負擔是全球之最(教育經費占的人均收入的比例)。所謂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本"都沒有了,還談什么大計,簡直是無"計"可施。政府這樣削減公共開支,如教育,醫療等,什么經濟GDP增長多少都是沒用,老百姓的生活與改革開放前差不多。經濟發展帶來的利益都被不公正地歸為權貴者所有,這樣的發展不發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