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我們裝備差,那也不至于三個小時就給你打爬下了,到時誰打誰還說不定呢?

熱心網友

新世紀開始的同時我國海軍的發(fā)展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紀的前十年間我海軍從戰(zhàn)略思想到裝備發(fā)展都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總的來說體現了新一個時期以求真務實為基本原則的發(fā)展思路。   從新千年的開始到現在能看到的不遠的將來,我國海軍新的輪廓漸漸的露了出來:嶄新的海軍作戰(zhàn)思想、新時期的作戰(zhàn)任務分配和隨前兩者而動作的海軍裝備。   作戰(zhàn)思想篇   隨著我軍的新軍事變革的推進和我國海權意識的增強,我國的海軍作戰(zhàn)思想也由原來的近岸防御轉變?yōu)樾碌慕V鲃臃烙?  我國的海軍自建國來經歷了無、有但小、大而不強等過程,到現在我們才能看見一個現代化海軍的雛形,而且僅僅是一個雛形。在看到這個雛形的同時我們更能感受到我國海軍思想的轉變:新的海軍作戰(zhàn)思想讓我們看到了明天我們強大的海軍的影子。我們不能小看這種作戰(zhàn)思想的轉變,雖然轉變得沒有大家預期的那么大――藍水遠洋型海軍,但我想說的是近海主動防御型海軍才是我國目前所亟需的。   我國在制訂新時期海軍作戰(zhàn)思想的時候并沒有好高騖遠,想一口吃一出個胖子來,這一點說明我國在看待海軍問題上還是比較客觀的。縱觀當今世界局面,能夠稱得上擁有遠洋海軍的除了美國以外就只有英法兩國能各算半個了。當年美國的決戰(zhàn)大洋的對手蘇聯已不復存在,而其衣缽的主要繼承者俄羅斯已真正從一只猛虎變成了一只瘦駱駝――雖有大量的海戰(zhàn)裝備,但卻沒有幾個能拿出來就上戰(zhàn)場,大多數都得花錢吃藥才能出征。有人會說小日本,我只能說一句,在現代戰(zhàn)爭的情況下它的九九艦隊是游不出自家的浴缸的。我國在海洋上的對手有日本和美國等,在面對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封鎖的現實情況下,我國海軍的發(fā)展不能追求一蹴而就在:要在短時間內發(fā)展一支像前蘇聯那樣能與美國海軍在大洋進行決戰(zhàn)的海軍,以我國的技術儲備和經濟力量是遠遠達不到的,其結果只能像前蘇聯一樣。只能按我們的客觀情況進行穩(wěn)步發(fā)展,面對大洋方向1000海里內的近海主動防御型海軍足以我國海洋方面2025年前的安全需求。   作戰(zhàn)任務篇   我國海岸線漫長,而且現在能真正進入大洋的“入海口”被臺獨分子占領著,這在客觀上將我海軍作戰(zhàn)分為兩的大的區(qū)域:南中國海和面向太平洋的東海,與之相對應的是南海艦隊和東海艦隊。而北海艦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依然是我國的戰(zhàn)略海軍和海軍后備隊。   南中國海的作戰(zhàn)對象是南海周邊國家,其絕大多數是發(fā)展中國家,海軍及整體軍事實力均不強,特別是水下作戰(zhàn)力量更是不如我國。但南海海域較廣,而周邊形勢也較為復雜,所以南海艦隊的任務還是比較重的。我國八十年代后的幾次海戰(zhàn)都發(fā)生在南海,也正因為這幾次海戰(zhàn),從而決定了南海艦隊的任務在戰(zhàn)時的可能性變得小了許多,主要任務在平時,也就是說南海艦隊的平時威脅作用要大于戰(zhàn)爭的作用。八十年代的越南、菲律賓都嘗到我們海軍的利害,所以只要我們南海艦隊能保持相對于周邊國家的軍事力量平衡就能保證我們南海的安全。   東海艦隊面臨的局面跟南海艦隊大不一樣:東海艦隊面向太平洋,而且有急于眼下的臺海問題。在緊急情況下與東海面對面較量的軍事力量就有日本海空軍、美國西太平洋海空軍事力量和臺灣。在三大艦隊中,常規(guī)戰(zhàn)爭任務最重的就是東海艦隊:東海艦隊的作用絕大部分在戰(zhàn)時而不在平時的威脅,因為面對東海艦隊的對手像美日聯合起來,我們就是把三大艦隊的主要力量全集中起來也不能將它們嚇倒,它們還會想干什么干什么。所以東海艦隊的任務是能在戰(zhàn)時給予敵人沉痛的打擊。   北海艦隊是我國海軍戰(zhàn)略核力量所在,也是我海軍的戰(zhàn)略后備隊。北海艦隊承擔著我國海基核力量對敵進行核報復打擊的艱巨任務,同時也承擔著保衛(wèi)祖國北大門和防止敵水下滲透的任務。由于地理優(yōu)勢和當今世界格局的變化,我國來自北海艦隊負責海域周邊的威脅降低了許多(冷戰(zhàn)時期北海艦隊最大的威脅來自蘇聯的太平洋艦隊,而現在只有南北朝鮮了,而南北朝鮮與我國發(fā)生沖突的可能性實在是太小),如果發(fā)生全面戰(zhàn)爭,北海艦隊是最有可能在第一波戰(zhàn)爭中保存下實力的艦隊,如果北海艦隊的實力都被敵人消耗了的活,我們海軍只能是重復甲午海戰(zhàn)的結局了。   裝備篇   我國海軍裝備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謀劃現代化建設。其中水面艦艇走在了前面,那就是從用八十年代進口歐洲和美國的裝備建造112、113開始的,到現在以及能感覺得到的明天我國海軍的水面、水下和空中裝備都經歷了更新換代,而這種更新并沒有像大躍進那樣一步登天,而是用的小步快跑和兩條腿走路的方法,這也能從實質上看出海軍發(fā)展的求真務實。   1、水面艦艇   A、驅逐艦   我軍水面艦艇向來都只注重反艦火力而缺少反潛和防空力量,這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軍就意識到了這些,但當時我國海軍的作戰(zhàn)思想是近岸防御,也就是說我海軍水面艦艇的作戰(zhàn)區(qū)域都在岸基航空兵的作戰(zhàn)半徑之內,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艦載遠程防空導彈的發(fā)展,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歐、中美友好期內我國也只引進了艦載電子設備、作戰(zhàn)指揮系統、動力裝置、反艦導彈、近程防空導彈、魚雷和一些反潛設備。112、113的建造就是用我國引進的西方裝備拼裝而成的,其目的是發(fā)展一種以反潛為主的先進驅逐艦,以滿足我北海艦隊日益嚴重的反潛任務(因為北海艦隊的地理位置決定敵人要想進入只能是從水下才有可能,而我國當時沒有先進的反潛艦艇,不能保證我北大門和海基核力量的安全),這也是許多人不明白為什么我國的僅有的兩艘反潛力量較強(現在公開報道的我軍艦只有112、113裝有拖曳聲納、并且載有兩架反潛直升機)的軍艦都放在了北海艦隊的原因。   到九十代我國意識到國內技術儲備不足而海軍又急需現代化的裝備的現狀,在裝備的發(fā)展方面采取了自研和引進并行的方法,驅逐艦的發(fā)展就是采用的這種兩條腿走路的方法走到現在的。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由于與西方的關系變化和蘇聯的解體,我國引進武器的對象由以歐美國家為主轉為以獨聯體國家為主。九十年代中期,我國在自研051B級軍艦的同時與俄羅斯達成了購買現代級驅逐艦的協議。167號艦在九十年代末服役,其艦體設計已超過現代級,但當時我國的艦載武器系統沒有跟上其步伐,所以只能算是一級過渡型的艦體試驗艦。現代級是蘇聯在冷戰(zhàn)時期的產物,其火力強大而且是用過多年的成熟裝備,所以我國買回后便讓其在戰(zhàn)時任務最重的東海艦隊服役。進入二十一世紀后,我國在引進消化了外國軍事技術的基礎上重新設計了新型艦體,那就是新服役的052B、052C系列軍艦,其排水量要比051B級大1500噸左右,有了足夠的空間來安裝新型艦載設備,如HH9。新服役的江南四驅都配到了南海艦隊,這是因為近年來南海問題日益突出,而新驅的服役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證我對南海周邊國家的軍事優(yōu)勢(就目前周邊國家的軍事實力,現南海艦隊一半的力量也足以跟他們的任何一個國家在海上打一仗,同樣也足以威脅他們任何一個國家)。到此,我國南海艦隊有了新的隱形驅逐艦,而東海艦隊有從俄羅斯進口的現代級,而北海艦隊卻只有兩艘服役十多年的老船。隨著我國周邊形勢的變化和我新時期的海軍戰(zhàn)略方針的成型,我國現有的海軍軍事實力難以保證我國的海域安全和海基核力量的作用發(fā)揮,新的海軍編制提了出來――那就是航母,雖然現在還沒有成形,但已能看見了他的一點影子:修復中的瓦 和在建的051C型驅逐艦。   我海軍驅逐艦在進行換代的時候三大艦隊采用了三種不同型號,南海艦隊的是我國最先進的052B、052C系列,東海艦隊是引進的火力強大的、技術成熟的現代級,而北海艦隊的驅逐艦由于直接服務于航母就建造了051C型。在這三型軍艦的換裝上也同樣體現我海軍的求真務實。   052B、052C系列技術先進,但分配給南海艦隊而沒有給戰(zhàn)時任務最重的東海艦隊是因為南海問題也很重,而且南海有大片海域不在我岸基航空兵的作戰(zhàn)半徑之內,亟需一型區(qū)域防空艦承擔防空任務,而且其不是成熟裝備(像東海這樣高強度沖突的首戰(zhàn)裝備必須是成熟裝備才行),他們的建造本身也承擔著我驅逐艦小步快跑的試驗任務。另外我國設計制造出052B、052C系列后還購買了現代和建造了051C級也是一種務實的表現。   052B級的作戰(zhàn)能力應該與現代級差不多,其造價也和購買現代級的價格相差不多。眾所周之,我國目前能造大型軍艦的只有三個造船廠,如果我們選擇自己大量造052B的結果就是自己造了大量不很成熟的裝備而且同時浪費了寶貴的船臺資源,所以我軍選擇了購買技術成熟的現代級(其實這樣同級數量的增加也更有利于提高東海艦隊的實力),自己留下時間空間造其它船只。   051C型驅逐艦是我國為我未來的航母艦隊而建造的專用防空型驅逐艦。由于我國052C采用的類似美國宙斯盾系統的相控陣加HH9A組合的價格實在太高(一艘170的造價約50億人民幣),并且其放在航母編隊中有點浪費(我國的財力不能和美國相比),不能發(fā)揮區(qū)域防空指揮系統的能力,因此我們?yōu)榱撕侥妇托枰环N經濟、高效的新軍艦,我們根據這一要求采用了051B型的艦體配以從俄羅斯引進的改進型里夫,由于航母編隊的驅逐艦可以放棄機庫,6000噸的艦體甲板便足夠布置里夫防空系統,并且整體造價降低到了35億人民幣左右。每艘051C負責一定角度范圍的空域防空,而編隊區(qū)域的防空指揮系統將放在航母上。   B、護衛(wèi)艦   我國護衛(wèi)艦的發(fā)展一直以來都是獨立自主的。一開始就采用小步快跑發(fā)展起來的護衛(wèi)艦在上個九十年代至今就有三代面世:江衛(wèi)Ⅰ、江衛(wèi)Ⅱ和新型的054型。在我國新時期海軍戰(zhàn)略前提下,我們的大型水面艦艇能在持久戰(zhàn)中發(fā)揮作用的只能是護衛(wèi)艦:護衛(wèi)艦的噸位不大,我國有多個造船廠能造,特別有好幾個內陸造船廠能造,不像驅逐艦那樣的沿海大型造船廠在容易遭打。并且其建造速度也遠高于大型驅逐艦,而其作戰(zhàn)能力卻不弱:一艘2000噸的護衛(wèi)艦的作戰(zhàn)能力是一艘5000噸驅逐艦的三分之二,而其造價卻只有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五十(武器配置不一樣價格不一樣),也有利于戰(zhàn)時的大量建造。   C、航母   航母這個問題可以說牽動了全中國人的心,我國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從國外購買的三艘退役的航母或被拆解或用于娛樂,一艘未建成的中型航母瓦號現有跡象表明正在進行改裝。由于航母對于我國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課題,我們沒有相關的任何經驗,此次修復的瓦號很有可能就是為了準備一支以其為核心的航母編隊作為我國的航母試驗艦隊,以獲取航母艦隊的經驗。   D、快艇   隨著我國海軍戰(zhàn)略在鄧小平時期的慢慢轉型,我國海軍就停止了大批量的小型快艇的建造,從而結束了我海軍小艇撐天下的局面。90年代后期建造的快艇大家最熟悉的就是香港的037Ⅱ“紅箭級”,由于其造價太高而幾乎成了駐港部隊的專用級軍艦。新的海軍戰(zhàn)略決定我們的快艇必須要做到能腿長(深入大洋)、身輕(噸位小、速度快)才可以發(fā)揮其作戰(zhàn)能力,在這種要求下,我國從九十年代引進澳大利亞的雙體穿浪運輸船上看到了我國快艇的明天,那就是現已批量建造的22××級導彈快艇。   E、其他水面艦艇   改革開放至今,我國的造船業(yè)有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這一點在我國建造的大型油、貨輪就能體現出來,但我國現在用于軍事的最大的船只有大型補給艦超過萬噸,沒有造更大的作戰(zhàn)艦艇如大型船塢登陸艦、直升機航母等,這一點也同樣是由我國海軍目前的作戰(zhàn)任務決定的。我國海軍現在對陸最迫切的就是臺灣問題了,但臺海戰(zhàn)爭是一場高強度的戰(zhàn)爭,臺灣的地理位置和臺灣的軍事力量決定在臺海之戰(zhàn)中登陸部隊從港口或大型碼頭登陸的可能性不大,更多的將是多灘頭進行搶灘登陸,所以我們現階段急需的是大量的先進的能讓兩棲裝備進行搶灘的坦克登陸艦,而那種上萬噸的船塢登陸艦和所謂的直升機航母在現階段是華而不實的(耗費時間、船廠空間和有限的軍費),當然只是說在現階段。隨著我們坦克登陸艦的數量到達夠用的時候,我們就會將會發(fā)展新一代的登陸裝備,現在好像看到她的影子了!   2、潛艇   我國的海軍向來注重潛艇的作用,但由于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技術斷層加上沒能在與西方的友好期引進完整的潛艇技術,我國的潛艇雖然數量龐大但技術卻不先進,直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我國決定引進俄羅斯的基洛級才得到了改善。   A、常規(guī)動力潛艇   我國的常規(guī)潛艇數量多,但大多數已不能適應現代化條件下的戰(zhàn)爭了,特別是在東海,小日本的反潛力量特別龐大,而且反潛能力居世界首位,介于此種情況我國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與俄羅斯達成了購買其先進的基洛級常規(guī)動力潛艇。剛開始引進基洛的目的只是為了吸收其先進的技術用于我國的039級潛艇,但后來的臺海局勢空前緊張,我國的軍事準備速度加快,為了能縮短新裝備的換裝時間,我國采取了兩條腿走路的方式,潛艇也不例外:一方面繼續(xù)讓俄羅斯為我們造基洛級,一方面我們自己制造用基洛的技術改進過的039改進型潛艇,這樣更騰出人員來研制我下一代更為先進的常規(guī)潛艇,那就是040(外界傳的元級)。這樣一來我國的常規(guī)潛艇就只用了短短的十年時間追趕上了與西方二十多年的差距。   B、核潛艇   這在我國是一個比較敏感的話題。我國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就下水了第一艘核潛艇,雖然晚了世界水平多年,但我們卻采用了世界超前的水滴形外形,這無疑是一個高的起點。由于技術等原因,我國的091型攻擊核潛艇在下水十多年后才形成戰(zhàn)斗力,而且長時間沒有新級別艇出現,直到近兩年才有消息傳出我國有了新一代的攻擊核潛艇093型,其戰(zhàn)斗力無從得之。我國的彈道導彈核潛艇于1988年首次發(fā)射導彈成功,但這只是解決了一個有無的問題,并沒有實質上讓我國形成第二次核打擊能力,2004年有國外消息猜測我國新一代的彈道導彈核潛艇094出現。   3、海軍航空兵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的中國海軍航空兵最先進的飛機是我們的殲八Ⅱ,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海航看中了西飛的飛豹戰(zhàn)機的遠程火力投送能力,將其作為反艦導彈的空中發(fā)射平臺,使我海軍航空兵的戰(zhàn)斗力有了實質性的提高。由于東海周邊的情況緊張,我國在前兩年從俄羅斯進口了兩個團的蘇30MK2戰(zhàn)機以加強我海軍航空兵高技術兵器的不足。從大局上看來,海航同樣是采用的兩條腿走路的發(fā)展方式,一方面自己生產改進飛豹,一方面引進先進的蘇30MK2,以此形成高低搭配,這樣的四個團的飛機一次的火力投擲(正常掛載96架飛機可掛480枚反艦導彈)足以讓小日本的四個九九艦隊沉入海底。并且海航已裝備空中加油機,這大大地提高了我海航的作戰(zhàn)半徑。   從整體來看,我國海軍由于周邊環(huán)境的復雜化而采取了正確的發(fā)展方法,保證了戰(zhàn)時和平時都能起到有效作用的海軍部隊發(fā)展,也同樣保證了軍事斗爭準備的速度,還保證了經濟、高效。 。

熱心網友

海軍不是說強大就強大的.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而且要堅決拋棄大陸軍的觀念.這在思想上和行動上都是非常需要努力的.現在是實力說話的世界.特別是在日本這樣的沒有任何是非的國家面前講什么大道理都是廢話.它眼里只有實力沒有道義.所以你再氣憤,如果實力太弱,沒有意義.憤青就是五分鐘熱,罵過了原來作弊還是作弊,原來逃課還是逃課,原來荒廢還是荒廢.要是每個人都做好自己的事自然國家就強了.它跟你磕頭都來不及,還用得著在這里亂罵?說實話,這里的別看哭著喊著要軍隊怎樣怎樣,一到招兵時是閃得比誰都快.這樣的口是心非,復興還有什么希望?

熱心網友

支持檢察官的回答 。 那是日本人吹牛給自己打氣而已 。一方面叫囂中國威脅論 ,一方面散布中國海軍沒有戰(zhàn)斗力的論調來鼓舞日本的士氣 。跳梁小丑何足懼哉 ?

熱心網友

對于日本和美國而己.我們中國的解放軍對他們的軍人來說是一場惡夢.但我們海上軍隊作戰(zhàn)就差.因為沒有多少經驗.

熱心網友

實踐證明:建造強大的海軍不是一時半會就可以做到的,這就是所謂的“百歲海軍”!  都說“十年陸軍,百年海軍”,意思就是說,陸軍要形成戰(zhàn)斗力,只要10年就夠了,而一支真正意義上的海軍,要經歷過百年的發(fā)展,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藍水力量。一個真正的大海軍的形成的條件必須具備以下: 先要有動力,國民經濟的需求,國防安全的需求,帶動國民心態(tài)上對大海軍的呼喚; 其次是海軍戰(zhàn)略的制定上,在海軍的大戰(zhàn)略下,研發(fā)海軍裝備,培養(yǎng)海軍人才;科研院校編寫海軍戰(zhàn)術條例; 而后在訓練中形成戰(zhàn)斗力,為實現海軍的職能而努力。 海軍是一個高科技的兵種,擁有獨特的海軍文化。海軍的戰(zhàn)斗力的形成不光是對武器裝備掌握,還有科研體系,軍魂的培養(yǎng),艦船建造基地建設,艦載機的研發(fā)和制造,人才的培養(yǎng),技工技師的培養(yǎng),海軍作戰(zhàn)理論作戰(zhàn)體系、前瞻性的研究,國民的海洋意識等等涉及方方面面非常的多。 這么一個龐大的系統的形成,絕非兩、三年十幾年能辦到的,那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積累!海軍裝備的生產需要一定的時間,熟練操作海軍裝備的人員的培養(yǎng)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我們不能有:等局勢緊張了再發(fā)展海軍力量的錯誤想法,等真正的局勢緊張了,再發(fā)展力量是來不及的,海軍的戰(zhàn)斗力是技術和時間的積累帶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