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唐初有“四杰”之稱,以“王楊盧駱”為序。楊聞之,謂人曰:“吾愧在盧前,恥居王后。”其序次當為“盧楊王駱”。后來,張說謂楊“既優于盧,亦不減王。”并謂楊口稱“‘恥居王后’,信然;‘愧居盧前’,謙也。”若依此,當為“楊盧王駱”。而杜甫詩有“楊王盧駱當時體”之句。經過楊炯這一鬧,一種序列變成四種,即(1)王楊盧駱(王前盧后),(2)盧楊王駱(盧前王后),(3)楊盧王駱(楊前王后),(4)楊王盧駱(楊前盧后)。唐初“四杰”只委曲了駱賓王,使他始終穩居排尾,只好“敬陪末坐”。其余三人則折騰得不亦樂乎。楊炯有知,看到如此局面,也要后悔當初不該“爭坐位”了

熱心網友

初唐四杰中的楊炯曾說“愧在盧前,恥居王后”。很顯然,認為排名在盧照鄰之前感到慚愧,是故作謙虛,真正的用意是不服王勃。他恃才傲物,罵那些裝模作樣的朝廷官員為“麒麟楦”,意思是麒麟的填料。問他此話怎講時,他說耍麒麟的都是用布畫麒麟蒙在驢身上,看起來像麒麟,其實揭掉畫皮,不過是一頭驢。真是罵絕了!幸好他生在唐代,不然的話,光憑這件事,就足以叫他掉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