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是的
熱心網友
理性看待人民幣理財 -------------------------------------------------------------------------------- 2005年04月19日 沈則瑾 范翔宇 自2004年銀行推出第一支固定收益人民幣理財產品之后,短短半年內數百億個人儲蓄匯集到了商業銀行的這一新興業務之中。但自今年3月起,這種方興未艾的投資產品卻并未出現人們早先預計的急速膨脹,取而代之的則是收益率的下調,固定收益向預期收益的概念轉變,乃至新產品的暫緩發售。人民幣理財產品的峰回路轉,引起了各種猜測,投資者的看多熱情也發生了180度轉變。 是什么造成了這一市場轉變?人民幣理財又將走向何方?記者為此走訪了中行上海市分行VIP理財中心。據該中心專家分析,人民幣理財市場的逆轉,其實是銀行在國家宏觀調控下的正常市場行為,對于普通投資者,也應該從理性的角度看待這一轉變。 “通過產品發售,商業銀行在募得理財資金之后,將其集中投入了債券市場與貨幣市場,銀行通過投資央行票據、短期債券、債券回購等傳統業務來獲得收益,再將其中的一部分轉分配給理財產品的投資者。這就是人民幣理財產品的運作模式?!敝行欣碡攲<医忉尩剑骸霸谶@一模式中,銀行依靠債券市場及貨幣市場進行投資,勢必會受到央行利率調整的影響?!? 3月17日,央行下調了商業銀行超額準備金利率,從1。62%下調到了0。99%。這一舉措使商業銀行在央行存款收益減少,一部分超額準備金也可能從央行分流到其他相對收益稍高的市場中去,從而使短期投資市場中債券等其他衍生產品的收益率將會因資金的大量涌入而明顯降低,人民幣理財產品的獲利空間由此而壓縮,各家銀行暫緩新品發售也就可想而知了。 超額準備金利率下調后,人民幣理財產品又將是怎樣的發展趨勢呢?中行理財專家分析,決定今后人民幣理財產品發展的主要因素還是以下兩個: 其一、取決于央行的貨幣政策。央行調低超額準備金利率可被視為一個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短期貨幣市場將會因為資金充裕而無法獲得較高的投資回報。這樣一來各家商業銀行續推新品的日程都將可能延后。 其二、取決于相關政策的走向。從實質上來看,銀行人民幣理財產品與貨幣市場基金并無太大區別,這就對我們一貫堅持的金融機構分業經營的原則提出了挑戰。銀行與基金公司在面對同樣的市場時,卻要受到不同的監管與限制,這顯然是存在著矛盾的。同時,大范圍的推廣人民幣理財產品,必將對央行的法定存款利率產生影響,這一點在我國走向利率市場化的艱難進程中也將產生一定的爭議。 鑒于此,人民幣理財產品因受收益水平的劇烈變化,短期內沉寂的可能性較大,而其后勢發展也將視國家的貨幣政策及金融機構的改革進程而定。 來源:經濟日報 。
熱心網友
是的
熱心網友
人民幣理財產品斷檔 銀行轉戰貨幣市場基金!
熱心網友
人民幣理財產品斷檔 銀行轉戰貨幣市場基金
熱心網友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