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譚維翰教授提出健心《八戒》:一戒疑,二戒妒,三戒卑,四戒傲,五戒躁,六戒愁,七戒憤,八戒悲。 我想這有些象佛教講的戒去人性中“貪、嗔、癡、慢、妒”五毒的教誨,不過這種提法更細化了一些,都是勸善之道,因為人有什么缺點必然會在什么缺點上摔跟頭,所以健心、養生的含義在我看來就是如何做人的問題。“厚德積福”這句話是真的,我的一位同事的爺爺40多歲確診為癌癥,可是直到今年去世,活了80歲,人的心態真的很重要...
熱心網友
譚維翰教授提出健心《八戒》:一戒疑,二戒妒,三戒卑,四戒傲,五戒躁,六戒愁,七戒憤,八戒悲。 我想這有些象佛教講的戒去人性中“貪、嗔、癡、慢、妒”五毒的教誨,不過這種提法更細化了一些,都是勸善之道,因為人有什么缺點必然會在什么缺點上摔跟頭,所以健心、養生的含義在我看來就是如何做人的問題。“厚德積福”這句話是真的,我的一位同事的爺爺40多歲確診為癌癥,可是直到今年去世,活了80歲,人的心態真的很重要。
熱心網友
一戒疑。疑心病者,總以為別人在暗算自己,一言一行都得提防,因此坐立不安,經常失眠。 二戒妒。妒忌別人的成就,不考慮怎樣奮起猛追,卻希望別人栽跟頭。 三戒卑。覺得自己處處不及旁人,在人前仿佛矮三分。不喜歡和人共事,愈來愈孤僻,越來越古怪。 四戒傲 自以為是,老子天下第一。周圍的人對他敬而遠之,他卻自鳴得意。生活空虛,無所寄托,缺少樂趣。 五戒躁。容易發脾氣,臉...
熱心網友
一戒疑。疑心病者,總以為別人在暗算自己,一言一行都得提防,因此坐立不安,經常失眠。 二戒妒。妒忌別人的成就,不考慮怎樣奮起猛追,卻希望別人栽跟頭。 三戒卑。覺得自己處處不及旁人,在人前仿佛矮三分。不喜歡和人共事,愈來愈孤僻,越來越古怪。 四戒傲 自以為是,老子天下第一。周圍的人對他敬而遠之,他卻自鳴得意。生活空虛,無所寄托,缺少樂趣。 五戒躁。容易發脾氣,臉紅脖子粗或吵或鬧,甚至罵人、打人、毀壞物件,然后心理上得到一種莫名其妙的滿足。 六戒愁。整天生活在憂慮之中,愁容滿面,心事重重。 七戒慎。時時提心吊膽,怕說錯話,怕做錯事,怕得罪人。 八戒悲。一生當中,一些不幸的事常常浮現在眼前,不覺悲從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