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寶寶一歲九個月了,其它方面發展都還挺好,就是不會數數,我們平時上樓時都教她數數,可是每次她都只對3和5這兩個數字感興趣,她也知道5后面是6,6后面是7,7后面是8,有時也愿意跟數11-20的數,可不會象別的孩子那樣自己從1連續數到10,也不認得數字。各位有經驗的媽媽有什么好主意嗎。
熱心網友
孩子學習是從質到量,而不是從量到質.數字是量.小孩看起來會數數了,實際上他們是背出來的,根本不知道數是什么,也不會與數量相聯系.不要著急,再大一點就好了.
熱心網友
其實這么大的孩子對數字根本不是很感興趣,不要給寶寶太多的壓力了。用實物數吧,這樣寶寶比較喜歡。
熱心網友
注意方法
熱心網友
不要著急,孩子對數學的敏感期一般是在四五歲,順其自然吧。你千萬別太著急,你的情緒會嚴重影響到寶寶的。像他這個年齡,快樂是最重要的。
熱心網友
教寶寶數數 一些兒童教育專家發現,過早讓孩子做太多的數學題,不僅不會開發智力,反而可能由于孩子力不從心而早早喪失對數學的興趣,甚至更寶貴的自信心,實為得不償失之舉。但是,專家們同時又重申,鑒于孩子腦海中還是一張“白紙”,往往容易接受新概念,家長和教師此時若能抓住時機教孩子一定量簡單的數學知識,則對于孩子智能發育一定能起促進作用。 幼兒掌握初步的數概念,需經過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一般發展過程。由具體到抽象是幼兒對周圍事物形成各種概念的一般認識過程。所以在教幼兒數概念時,要從具體出發。從具體出發,就是要從接觸具體的事物開始,從親自擺弄、接觸、看具體事物中獲得有關物體數量方面的感性經驗開始。這種對數量的感性經驗越豐富,就越有利于幼兒形成抽象數概念。 教孩子數時,您可以這樣做: 1.一邊走,一邊數“一、二、三”。 2.對于1-2歲的孩子,可由家長自制寫有1-3(至多可1-10)阿拉伯數字并配有星星或水果的“數字卡”,讓孩了學會去區分、辨認。2-3歲的幼兒大多已能領悟一定程度的數學概念,因而數學難度可略有增加。 3.運用情景數字的方法。例如:從商店回來,有意識地告訴孩子,“媽媽買了三本書,一本、兩本、三本”,并讓孩子跟自己說,同時擺弄書。再如:早上吃雞蛋時跟孩子悅:“我們有三個雞蛋,一個、兩個、三個,寶寶一個,媽媽一個,爸爸一個。”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家長應該做一個“有心人”,抓住生活中的數學情景,來教育孩子。 4.學唱帶數字的童謠、兒歌。下面舉兩例: 數星星 天上星,亮晶晶, 數來數去數不清。 你數一,我數二, 數得星星眨眼睛 一、二、三、四、五…… 終于數到了北極星。 跑步 四歲的小琦琦 天天早早起, 跟著媽媽去跑步, 跑了一程又一程, 琦琦不休息, 練出了兩條“飛毛腿” 練出了一個好身體。
熱心網友
教育幼兒最好采取寓教娛樂的方法,在游戲中學習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