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發菜是高原特有的野生陸地藻類生物,也是青海的"三寶"之一。因形似人的頭發而得名,纖細如發絲,俗稱頭發菜。青海的湟水、黃河東部流域的腦山山坡、溝壑地段和牧區草原分布較多,每年夏末秋初為發菜的盛產期,3-4月份也有生產。一般在早晨和雨后,用鐵絲耙或竹耙扒菜。采集后輕輕拍打,抖其土塊,揀其雜質,晾干后梳理成綹,即為成品。發菜含有人體所必須的七種氨基酸和錳、鐵、鈣、銅等十幾種微量元素,蛋白質含量高于黑木耳,比雞蛋高出32%,為枸杞的四倍,可與鳳尾茹媲美,故有補身益氣,治療高血壓病,降低膽固醇和血脂含量等特殊功效,并因此而馳名國內外。 "芙蓉發菜"就是一道名菜肴,由青海名廚宋發劍創制于1984年。主料為雞脯肉和青海特產發菜。做法是:用攪打均勻的蛋清在平底鍋中烙成薄餅,上攤雞肉茸,再鋪一層泡發洗凈的發菜,卷成長卷蒸熟后切成圓片裝盤,灌入調味汁,上籠蒸5分鐘后瀝出調味汁,扣入盤內,澆雞湯兌成的湯汁即成。此菜內包發菜,外卷蛋白,黑白相間,故得名。發菜豬手煲.豬前手兩只(小手)去凈毛斬件,過水.發菜用水泡洗干凈.香菇三幾個,泡水后切成小快.八角一個或一個半洗凈砂煲放進豬手,八角,生抽,鹽,酒,拍過的姜塊,蔥頭,加水以所有材料的四分三為好.大火燒滾后中火燜.大概十五分鐘后加入香菇和發菜.再小火燜五分鐘.時間你可以自己掌握.差不多時可以拿筷子扎一下豬手,輕易扎進就可以了.如水還剩有多就要大火收收.最好是不要留有汁水.會影響香味.還可以煲發菜瘦肉湯.將發菜和瘦肉一起放入砂煲加三幾個蜜棗.煲兩個鐘就差不多了.氽發菜三絲配料:發菜200克。 蛋黃絲50克,雞脯肉絲100克。醬油10克、紹酒10克、清湯100克、口蘑湯100克。 特色:湯鮮味醇、色澤鮮艷,似瓊漿玉液中漂浮的“靈芝”,令入賞心悅目。 菜系:山東 操作:發菜洗凈,用溫開水泡2分鐘,搌凈水分。雞脯肉切成細絲。炒鍋放火上,加入開水,將蛋黃用針扎一小孔,用手輕輕捏入鍋內,成為細絲時撈出搌凈水分,雞絲下鍋,用竹筷劃開即撈出。發菜、蛋黃絲、雞脯肉絲分三堆放在大湯碗內,鍋加入清湯燒開,撇去浮沫,加入口蘑湯、醬油、紹酒,調好口味,倒入三絲碗內即成。
熱心網友
保護環境,建議少吃或不要吃.
熱心網友
春羽的栽培 [形態] 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莖直立,呈木質化,生有大量氣根。植株高大,可達1。5米。葉簇生,生于莖頂,葉片羽狀深裂,長約60厘米,濃綠色,有光澤。葉柄堅挺細長,可達80~100厘米。 [習性] 原產于巴西、巴拉圭。喜溫暖、潮濕的環境,耐蔭,忌夏日陽光直射。不耐寒,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 [繁殖] 通常用分株和扦插法。旺盛的植株可在基部萌生分蘗,待蘗枝上生出不定根時,將其分割下來另行盆栽即可。也可以在5~9月剪取健壯莖干2~3節,插入素沙中,保持濕潤,約20天可生根?! 栽培] 盆栽通常用腐殖土、泥炭土和少量河沙配成培養土,上盆和換盆時均應加適量基肥。生長期注意保持盆土濕潤,每天注意向葉面噴水,夏季每日均要澆水,每月施1次液肥:冬季要適當減少澆水量,并少施肥或不施肥。每年春季換盆1次,平日可放于室內,夏季更應避免強光直射。冬季室內溫度在2℃以上即可。家庭培植3~4年應更新。 參考文獻: 。
熱心網友
這是我們食堂廚師說的,她是甘肅人,本地人過年時候桌桌必有的一道菜.發菜洗干凈,捏干水分,放到開水中稍撈出,加精鹽、料酒、味精拌勻。取一個雞蛋打散,加少許水、濕淀粉攪均勻,蒸成雞蛋糕,放涼后切成1厘米的長條。另取兩個雞蛋打散,加少許水、鹽、淀粉攪均勻,炒鍋上火用油擦光,分攤蛋皮蛋兩張。然后將事先烙好的雞蛋皮攤開,抹一層“釀子”,攤—層發菜,發菜上再抹一層“釀子”,釀子上加一層黃蛋糕,卷起上籠蒸熟后,切成七八厘米厚,形如古銅錢的片,裝入湯碗,擺放整齊。澆上雞湯即成。什么是釀子:雞脯肉剁成茸,加蛋清、熟豬油、用力攪拌至發起,制成“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