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感染
熱心網友
肺 結 核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臨床上有低熱、乏力、消瘦、盜汗等全身毒性癥狀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統癥狀。 一、臨床表現 1.全身癥狀:常見癥狀有食欲減退、疲乏不適、消瘦、盜汗、午后面頰潮紅和低熱等。其中對潮熱、消瘦和盜汗特別要警惕。婦女可出現月經不規則或閉經。 2.呼吸系統癥狀:①咳嗽、咯痰:早期咳嗽甚微無痰或少量粘液痰。病變擴大、有空洞形成者,痰呈膿性,量較多。②咯血:約...
熱心網友
肺 結 核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臨床上有低熱、乏力、消瘦、盜汗等全身毒性癥狀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統癥狀。 一、臨床表現 1.全身癥狀:常見癥狀有食欲減退、疲乏不適、消瘦、盜汗、午后面頰潮紅和低熱等。其中對潮熱、消瘦和盜汗特別要警惕。婦女可出現月經不規則或閉經。 2.呼吸系統癥狀:①咳嗽、咯痰:早期咳嗽甚微無痰或少量粘液痰。病變擴大、有空洞形成者,痰呈膿性,量較多。②咯血:約1/3~ 1/2的患者有咯血。炎癥病灶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可引起痰中帶血;病變破壞小血管產生中量咯血;空洞壁上較大的動脈破裂引起大量咯血。③胸痛:不定位的隱痛常是神經反射作用引起,不受呼吸影響。部位固定的刺痛,隨呼吸和咳嗽加重,為炎癥波及胸膜所致。④呼吸困難:當肺組織破壞嚴重、范圍廣泛或并發肺萎縮、肺氣腫、廣泛胸膜增厚時可出現呼吸困難。 3.臨床類型:①原發型肺結核(Ⅰ型):包括原發綜合征和支氣管淋巴結結核,是初次感染結核桿菌引起的疾病。I型多見于兒童。②血行播散型肺結核(Ⅱ型):急性血行播散型是由于大量結核桿菌同時或在極短時間內侵入血循環而引起。可以是全身性播散,也可局限于肺內。病人出現嚴重的毒性癥狀,如高熱、寒戰、盜汗、乏力、呼吸困難等。亞急性和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是少量結核桿菌分批侵入血循環所引起,X線檢查見分布不均、大小不等、新舊不同的點狀或小片狀陰影。③浸潤型肺結核(Ⅲ型):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類型,病灶多在肺尖和鎖骨上、下部位。④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 (Ⅳ型)。 二、診斷要點 1.出現久咳、咯血、低熱、乏力、消瘦等癥狀。 2.X線胸部檢查可早期發現肺結核,且可對病灶性質、部位、范圍、發展情況和療效作出判斷。 3.痰結核菌檢查如找到結核桿菌是診斷肺結核病的最可靠依據。 4.結核菌素試驗:在健康人群作普查時,用0.1毫升1:2000稀釋度的舊結核菌素在左前臂內側皮內注射。以注射后72小時出現局部硬結范圍大小作為判斷標準。硬結直徑在5毫米或以下者為陰性;6-10毫米為(+);11-20毫米為(++);20毫米以上為(+++);伴有水皰形成的為(++++)。結核菌素試驗陽性反應僅表示曾有過結核桿菌感染,并不表示一定患病。結核菌素試驗陽性對成人的臨床意義不大,但若3歲以下的兒童出現陽性反應,雖無明顯癥狀,仍應認為當前有活動性結核病。成人對1:10000稀釋度的結核菌素試驗呈強陽性反應者,也表示體內有活動性結核病存在。 三、治療方案 1.化學療法:是主要的治療方法。臨床上有結核病毒性癥狀,痰結核菌檢查陽性,X線示病灶為炎性,病灶處于進展期或好轉階段均為活動性肺結核,是化學療法的適應證。化學療法的基本原則是早期使用、定時用藥、劑量適量、聯合用藥。常用的藥物有異煙肼、鏈霉素、對氨水楊酸、利福平、乙氨丁醇、氨硫脲、吡嗪酰胺等。 2.萎陷療法:包括人工氣胸術和人工氣腹術兩種,主要是使肺臟收縮,從而使呼吸幅度減少,促進病灶愈合。 3.手術治療:是將藥物和萎陷療法所不能治愈的肺組織,一個肺葉或一側肺全切除。 [專家提示] 肺結核病有卷土重來之勢,世界衛生組織已敲響警鐘,全球結核病正處于緊急蔓延狀態。尤其是老年人,結核病的發病率日趨上升,這種情況應該予以重視。在臨床上也要與肺癌仔細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