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鋰電池放電特性和放電電流有關。放電的安全截止電壓一般為2.5V左右。小電流放電同大電流放電比起來實際的輸出總能量較高,這個道理很簡單,假如電池內阻一定,電流越大,損失在電池本身的能量也越大,這和為什么輸電線路要使用高壓線一個道理。輸送同樣的能量,電流越小,損失越小。學過高中物理的人都知道的。況且,大電流放電會導致電池發熱增加,進一步導致內阻增大,屬于惡性循環的說。  那么,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小電流放電會提高電池容量了。電池廠商通常使用0.2C放電電流獲得的容量來標稱電芯,比如標準電池容量是4400mAH,那么就是880mA電流下獲得的容量。  關于過度放電,從鋰電池的原理上看不出太大的問題,唯一的可能是負極表面的介質膜會發生明顯變化。過放電確實會嚴重損害電池,其原因可能和實際鋰電池的構造以及各部分所使用的材料有關。

熱心網友

鋰離子電池有一個特性非常不好,就是鋰離子電池的時效(或稱老化,老外稱為aging)。鋰離子電池在存儲一段時間后,即使不進行循環使用,其部分容量也會永久的喪失。這是因為鋰離子電池的正負極材料從一出廠就已經開始了它的衰竭歷程,不同的溫度和電池充飽狀態,其時效后果不同。以下數據摘自參考文獻,以容量的百分比形式列出:  存儲溫度  40%充電狀態    100%充電狀態  0度    98%(一年以后)    94%(一年以后)  25度    96%(一年以后)   80%(一年以后)  40度    85%(一年以后)   65%(一年以后)  60度    75%(一年以后)   60%(3個月以后)  由此可見,存儲溫度越高和電池充的越飽,其容量損失就越厲害,所以不推薦長期的保存鋰離子電池。反之,廠家應該像對待腐爛的食物一樣將其回收,用戶要密切留意電池的生產日期。  如果用戶手中有閑置的電池,那么專家推薦的存儲條件為充電水平是40%,存儲溫度低于15度或更低。  而鎳氫電池和鎳鎘電池則幾乎不受這個時效作用,長期存儲的鎳基電池在進行幾個深充深放以后就可以恢復其原始容量了。。

熱心網友

不用放電,要想放電就用到它開不了機再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