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撣改。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4.人而無信,不知其也可。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上便是,誰幫我翻譯一下,最好是準確的
熱心網友
1.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撣改。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4.人而無信,不知其也可。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沒有朋友不如自己的,不要害怕改正錯誤。2.不擔心別人不知道自己,擔心自己不知道別人。3.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智慧的。4.一個人如果沒有誠信,那就不知道這個人怎么樣了。5.6.自己不想做的,也不要強加給別人。
熱心網友
1 注釋: (1) 無:通毋,“不要”的意思。 (2) 不如己:一般解釋為不如自己。另一種解釋說,“不如己者,不類乎己,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也。”把“如”解釋為“類似”。后一種解釋更為符合孔子的原意。 (3) 過:過錯、過失。 (4)憚:音dàn,害怕、畏懼。 譯文: 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2、 注釋 :(1)患:憂慮、怕。 (2)人:指有教養、有知識的人,而非民。 譯文 : 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別人。 3、 譯文: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啊! 4 譯文: 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不知道他會如何才可。 5、 注釋: (1)憤:苦思冥想而仍然領會不了的樣子。 (2)悱:音fěi,想說又不能明確說出來的樣子。 (3)隅:音yǔ,角落。 譯文: 教導學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出來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教給他一個方面的東西,他卻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個方面的東西,那就不再教他了。6、譯文: 自己不想做的,也不要強加給別人。 。
熱心網友
2孔子說:“不憂慮別人不了解自己,憂慮的是自己不了解別人。”4孔子說:“作為一個人不講信用,不知道那怎么能行。”
熱心網友
太多了,沒時間了
熱心網友
2.不擔心別人不知道自己。而擔心自己不了解別人6。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強加給別人
熱心網友
老大,你多懸賞點分,你回得到滿意答案。
熱心網友
翻譯成現代文還是英文啊?
熱心網友
書店有英文斑論語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