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常人講“一講曹操,曹操就到”而不用其它美語。如“一講就到”……何解?
熱心網友
我覺得是這樣: 1.從前的人愛講《三國》,說評書、唱戲、講故事,像曹操、劉關張周瑜這些人物是深入人心,經常掛在嘴邊的。 2.“說曹操,曹操就到”,這句俗語說起來挺順口,聽起來看不過順耳——因為押韻。 3.這句話已經流傳了許多年,它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你要問它為什么不是別一個樣子,這就有點為難人了。好比說,有句俗話“站著說話不嫌腰疼”,人家就這樣說了,你怎好讓人家改口說“站著說話不嫌腿疼”呢?
熱心網友
出自《三國志》,漢帝尚未翹時,朝中各位人物在品論天下大勢之時,往往能遇到曹操。加上曹操當時也是一號人物。慢慢的成此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