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描述大草履蟲的生活習性包括生長發育攝食繁殖交配
熱心網友
一、草履蟲(Paramecium) 草履蟲屬于原生動物門的纖毛綱,是一類體型較大的原生動物,在自然界廣泛分布,又容易采集和培養,是觀察研究原生動物的好材料。草履蟲種類很多,其中體型最大和最常見的是大草履蟲(Paramecium caudatum)。1。采集草履蟲通常生活在水流速度不大的水溝、池塘和稻田中,大多積聚在有機質豐富,光線充足的水面附近。當水溫在14~22℃時,繁殖最旺盛,數目最多、草履蟲的這些習性,是確定采集地點和方法的重要依據。(1)到水溝、池塘采集草履蟲。水溝和池塘是草履蟲的主要生活場所。在氣候溫暖的季節,到水質沒有污染的水溝、池塘岸邊,選擇枯枝落葉多的地方,用廣口瓶沿水面采集池水,這樣的池水往往含有許多草履蟲。為了更有把握,可在不同地點多采幾瓶。采集后,廣口瓶內要放置少許水草,瓶口不要加蓋,以免草履蟲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回到實驗室后,要把盛有池水的廣口瓶放在溫暖、明亮、陽光又不直射的地方,使瓶中的革履蟲迅速繁殖。三五天以后,對著光線用肉眼觀察,如果看到水中有許多小白點在不停地游動,很可能就是草履蟲。這時,用吸管吸取一滴帶有小白點的水,放在載玻片上,用顯微鏡進行觀察,在視野中會看到各種微小生物。如果發現有象倒置的草鞋一樣的小動物,不停地螺旋運動,那就是草履蟲,采集就成功了。(2)到稻田采集草履蟲。在稻田灌水期間,尋找田中的舊稻茬,用廣口瓶在稻茬附近取水,隨后放進幾根舊稻草。這樣的水中往往會有許多草履蟲。返回實驗室后,放在溫暖明亮處,三五天后,用顯微鏡檢查是否有草履蟲存在。(3)從新鮮稻草上采集草履蟲。當環境變得干旱或寒冷時,草履蟲能向身體表面分泌一層蛋白質的薄膜,蟲體不吃不動,進入休眠狀態。這種狀態叫作包囊。在稻田水抽干時,草履蟲便形成許多包囊,附著在稻草近根部的幾節莖上。因此,可選取新鮮稻草近根部的幾節,剪成3~4厘米長的小段,放入廣口瓶中,注入清水,放在明亮溫暖處,一周以后,用顯微鏡檢查是否有草履蟲。2。配制培養液草履蟲的食物主要是細菌。為了培養繁殖草履蟲,必須配制含有大量細菌的培養液。培養液的配制方法通常有以下兩種。(1)稻草培養液。取新鮮潔凈的稻草,去掉上端和基部的幾節,將中部稻莖剪成3~4厘米長的小段,按1克稻草加清水100毫升的比例,將稻草和清水放入大燒杯中,加熱煮沸10~15分鐘,當液體呈現黃褐色時停止加熱。這樣的液體,由于加熱煮沸,只留下了細菌芽孢,其它生物已均被殺死,為培養草履蟲創造了良好條件。為了防止空氣中其它原生動物的包囊落入和蚊蟲產卵,燒杯口要用雙層紗布包嚴。然后放置在溫暖明亮處進行細菌繁殖。經過3~4天,稻草中的枯草桿菌的芽孢開始萌發,并依*稻草液中的豐富養料迅速繁殖,液體逐漸混濁,等到大量細菌在液體表面形成了一層灰白色薄膜時,稻草培養液便制成了。由于草履蟲喜歡微堿性環境,如果培養液呈酸性,可用1%碳酸氫鈉調至微堿性,但pH值不能大于7。5。(2)麥粒培養液。將5克麥粒(大麥、小麥均可)放入1000毫升清水中,加熱煮沸,煮到麥粒脹大裂開為止。然后在溫暖明亮處放置3~4天,便制成了麥粒培養液,此時培養液中已繁殖有大量的細菌。3。接種接種是指將采集來的草履蟲轉移到培養液的過程。接種草履蟲時必須提純,否則會混入其它小動物。這不但會影響草履蟲的純度,而且一旦混入草履蟲的天敵水輪蟲(Rotaria),將會使培養液中草履蟲的數量急劇下降。接種時,先將含有草履蟲的水液吸到表面皿中,再將表面皿置于低倍顯微鏡或解剖鏡下檢查,發現有草履蟲后,用口徑不大于0。2毫米的微吸管,將表面皿中草履蟲逐個吸出,接種到培養液的廣口瓶中進行繁殖。如果要培養純系的草履蟲,可按上述方法,在顯微鏡或解剖鏡下,從表面皿中吸出一個草履蟲,放入盛有少量培養液的凹玻片中,上面再覆蓋一片凹玻片,用以防止培養液干燥。待草履蟲經過橫分裂達到20~30個個體時,移到培養液的廣口瓶中進行繁殖。4。培養(1)將接種有草履蟲的培養液的廣口瓶,放在溫暖明亮處進行培養,培養液的容器口要用紗布包嚴。大約1周后,就會有大量草履蟲出現。(2)如果是長期培養,就要定期更新培養液。這是因為隨著蟲體大量繁殖,培養液中營養逐漸減少,而蟲體排出代謝物卻又不斷增加,這就會引起草履蟲數量減少甚至全部死亡。因此在培養過程中,每隔3天左右須更新一次培養液。更新時,用吸管從廣口瓶底部吸去培養液及沉淀物,每次要吸去一半培養液,加入等量新鮮培養液。這樣可使草履蟲長期得到保存。。
熱心網友
大草履蟲生活在淡水中,一般的池沼、小河溝中都可以采集到。 大草履蟲的身體前端圓,中間較寬,后端較尖,外形象一只倒放著的草鞋,所以被叫做草履蟲。它的全身長滿了纖毛,當它游泳的時候,全身的纖毛都會有節奏地擺動。由于口溝的存在和纖毛長度不同,草履蟲是旋轉著前進的。 大草履蟲的細胞質里有細胞核,是它生命的中樞,通常為一個大核,一個小核,也有兩個或多個小核的。有趣的是,細胞核每天以24小時的周期變化著:中午12時的體積最小,以后逐漸增大,到午夜24時體積變得最大。 大草履蟲的個子大、繁殖快、觀察方便、容易培養,一般用它作為研究細胞遺傳學的好材料。隨著科學的發展,還發現它的水溶性提取物,可以較準確地診斷消化系統的癌癥和乳腺癌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