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披頭士由四個來自英國利物浦工人家庭青年組成,他們初期在利物浦的酒吧里駐唱,輕松自由的歌曲風格讓他們在利物浦小有名氣,后來他們被音樂經紀人發現,重新打造后遠征美國,投身于搖滾故鄉風風火火的搖滾奠基運動,并終于成為了眾所公認的搖滾樂鼻祖。披頭士創作的歌詞也往往通俗易記,卻往往能用最直白的語言蘊含最為深刻的思想,以青年獨有的率真本色和直露的反叛姿態與同齡青年取得著心靈溝通。 約翰·列儂是披頭士的靈魂人物,也是搖滾樂史上最為偉大的人物。約翰列儂詞曲創作的才華源源不絕,在披頭士時代列儂就已經出了四張個人專輯,60年代末披頭士樂隊解散之后,列儂發展起個人音樂事業,在妻子大野洋子的影響下,他大大改變了音樂風格,音樂中多了很多政治主張的內容,旋律也從優美流暢變得更加簡約有力。而在1980年的12月8日,約翰·列儂不幸被歌迷槍擊,飄然而去。 【列儂生平】 約翰·溫斯頓·列儂(John Winston Lennon)、英國著名搖滾樂隊“披頭士”(The Beatles,也譯做“甲殼蟲”)成員、詩人、社會活動家。 一九四零年十月九日:約翰·列儂生于利物浦的一個破碎家庭,由姨媽養大。早年就讀于利物浦藝術學院。十八歲時,母親死于車禍。 一九五六年:結識了十四歲的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 一九五八年:保羅的好友,十六歲的喬治·哈里森(George Harlison)加入樂隊。經歷了人員的變更和在德國的演出,披頭士樂隊基本成型。 一九六二年五月:正式與倫敦EMI旗下的一家小公司Parlophone簽下錄音合同。同年九月十一日,首張單曲《Love Me Do》(愛我吧)問世。《請讓我快樂》大獲全勝,自此,開始了以披頭士為主角的搖滾樂“不列顛入侵”,大舉進軍美國市場,唱片傾銷一空。 一九六四年:年底,披頭士有三十首歌曲列入該年“佳曲100首”行列,他們的三張專輯壟斷專輯排行榜之首達三十周之久。此后的五年中,《Yellow Submarine》(黃色潛水艇)、《The White Album》(白色專輯)、《Magical Mystery Tour》(神秘之旅)、《Sgt。Pepper''s Lonly Hearts Club Band》(佩珀軍士孤獨之心俱樂部樂隊)、《Revolver》(左輪手槍)等專輯都成為樂壇經典。 一九六八年:約翰和辛西婭的婚姻破裂,隨后遇見了紐約先鋒藝術家大野洋子(Yoko Ono)。 一九六九年:約翰·列儂和大野洋子在直布羅陀結婚。 一九七零年:專輯《Abbey Road》(修道院之路)的發行引起樂隊成員的分歧,約翰和保羅紛紛指責對方的妻子過分介入樂隊的事務,從而引發口角乃至起訴,披頭士終于在一九七零年解散。 七十年代:約翰·列儂和大野洋子在紐約格林尼治村安家,繼續音樂和藝術創作。 一九八零年十二月八日晚,約翰在為洋子的歌曲《如履薄冰》配完吉它曲的回家路中,被一名瘋狂的持槍者槍殺于自己曼哈頓公寓的門口。 。
熱心網友
披頭士的主唱
熱心網友
甲殼蟲樂隊的主唱
熱心網友
Beatles 即甲殼蟲
熱心網友
披頭士.也叫甲殼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