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與施耐庵的資料總是很少

熱心網友

施耐庵,原籍江蘇興化。他出身船家,家境貧寒。童年時隨父至蘇州。13歲時在蘇州附近的滸墅關讀書。二十九歲時中舉人,30歲赴元大都會試,結果落第。經友人推薦,到山東鄆城任訓導。在山東他遍搜梁山泊附近有關宋江等人的英雄事跡,熟悉了山東的風土人情。施耐庵35歲考中進士,到錢塘任縣尹。但只當了兩年,便因與當道權貴不合,憤然懸印回到蘇州。張士誠農民起義隊伍占據蘇州以后,施耐庵投筆從戎,為張士誠的幕僚,這使他熟悉了農民起義軍的軍營生活和許多起義軍首領。后發現張士誠等首領日益驕逸,料日后必敗,隨后離開張士誠部,隨居在常熟河陽山和江陰祝塘一帶以教書為生,并潛心創作《水滸傳》。張士誠失敗,朱元璋在蘇州搜捕有關人員,施耐庵只得為避禍而回到蘇州,到現屬大豐市的白駒鎮定居,并繼續《水滸傳》的創作。傳說施耐庵寫《水滸傳》,有一段時間是在一座小樓上。他有一個習慣,當寫作思路一時堵塞時,就情不自禁地“嘖嘖”有聲。他家養了一條小狗,當它聽到主人“嘖嘖”時,就以為是喚它吃食,連連跑上樓來。施耐庵一見,他咂嘴,狗上來;他跺腳,狗下去。時間一長,那塊樓板竟被跺斷,小狗也因找不到食物而餓死了。《水滸傳》書成后,民間廣為傳閱。朱元璋看到此書后很生氣,很快施耐庵被捉,關進刑部天牢。后來在劉基的幫助下,托病就醫被釋放,由其弟子羅貫中接到淮安暫住養病,并繼續整理《水滸傳》。不久施耐庵去世,遺體安葬在淮安,后遷移到興化白駒場施家橋。抗日戰爭時期,當地抗日民主政權將施耐庵墓整修交立碑保護至今。。

熱心網友

元末明初小說家。古代長篇小說《水滸傳》的作者。生平資料流傳下來的非常少,可能是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說是江蘇興化人。時代略早于羅貫中,經歷了元末的社會大動亂,傳說他曾和當時的農民起義有過一些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