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寶寶快七個月了,因為天氣冷,所以我也不大方便兜他的尿,我聽說七個月的寶寶就可以訓練他坐便盆了,大人也不用這么辛苦的兜尿尿,因為寶寶不一定拉的,有時候還發脾氣,加上現在天氣很冷,請問我該怎么去訓練他呢?請說清詳細的步驟和注意事項,謝謝!
熱心網友
讓嬰兒坐便盆是培養嬰兒良好的大小便習慣的方法之一。但必須在以前訓練嬰兒大小便習慣的基礎上,才能對8-9個月的嬰兒進行定時坐便盆大小便。將便盆、痰盂等放在房間內固定的地方,若發現正在玩耍的嬰兒出現發呆、停止玩耍、扭動兩腿、不安躁動時,應及時讓他坐便盆。開始時,大人應扶住嬰兒坐在便盆上大小便,可以告訴嬰兒“寶寶,坐在便盆上大便(小便)了!用勁!‥‥”開始坐便盆時,每次2-3分鐘,逐步增加到5-10分鐘,時間不能過久,如未解出大便,可過一會,起來活動一下,再坐便盆。因為坐便盆時間過長,會形成脫肛。切記不可坐在便盆上給嬰兒吃糖果、玩玩具、喂飯等;更不能將便盆代替椅子,讓嬰兒長久地坐在上面,這樣不利于大便習慣的培養,對身體健康也沒有好處。冬天坐便盆時,可在便盆上套上布套子,以免便盆太涼的刺激引起大小便抑制。便盆最好放在容易看到的較明亮地方,便于尋找,也不會因為黑暗,引起嬰兒懼怕坐便盆。 “何時是寶寶告別尿布的恰好時機呢?”身為媽媽的您,千萬別操之過急,根據兒童心智專家張芳慈職能治療師的建議,孩子于兩歲以后,才是如廁訓練適當的年齡與時機,太早或太晚都不適宜。 如廁訓練的時機 什么時候是訓練孩子自行如廁的大好時機呢? 通常兩歲以后的孩子,其膀胱、直腸、尿道神經等肌肉發育較為成熟,此外,也具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所以如果你的孩子符合下面的情況,那么他已可以學習使用便盆了: ·2-2歲半(男孩子可能要到3歲) ·知道他自己往尿布上撒了什么東西,或者告訴你尿布濕了。 ·小睡之后尿布常常是干的。 專家認為,若是父母操之過急,常有負面言語批評,無形中就會造成孩子自信心低落,在生理上還會用憋尿來避免被責罵的心態,長久下來,會導致泌尿系統感染或是泌尿功能降低。 太晚訓練如廁,孩子就讀幼稚園時,可能還包著尿布上學,會被其他小朋友嘲笑,不但影響人際關系,孩子心理上會受到挫折。所以,選擇一個適當的時機,并經常鼓勵,你的孩子肯定可以順利地揮別尿布。 如廁妙法 1、 向孩子介紹便盆 把便盆拿給孩子看,告訴他便盆做什么的。把便盆在浴室里放幾天,什么也不做,只是讓孩子熟悉它。 2、 安排合適時間 訓練坐便盆的理想安排是在夏天專門用兩個星期。但不要在生活常規打亂的時候開始此項訓練,離家度假的時候就不是合適的時候。 3、 常常提醒他用便盆 這兩個星期中,把便盆放在附近;餐后喝水、吃點心或小睡之后,以及他有需要便盆的任何表示時,提醒他坐便盆。 4、 幫助他使用便盆 鼓勵他坐便盆,但是不要施加壓力。替他脫去褲子,幫他坐到便盆上。如果你的孩子剛坐下即跳起來,那建議他再坐多一會兒--約5分鐘--用玩具或書分散他的注意力。如果沒有大小便,就讓他起身繼續玩。 5、 當他真的在便盆里大小便 當他真的用到了便盆,每次都要稱贊他,告訴他,他是一個多么可愛的孩子。并很快地幫他擦洗屁股。當他起立時,要扶好便盆,拉上他的褲子。不要讓他看到便盆里的臟東西,應盡快倒入廁所沖掉。 6、 孩子偶然出錯時,不要責備他 這一階段你不能期待孩子完全記得使用便盆。如果他尿濕或大便搞臟了褲子,不要責備他,在同情的氣氛下為他擦洗屁股,換上干凈褲子。如果兩周后,你的孩子對便盆還是沒有認識,而且也從未告訴過你他要坐便盆,說明他還未到告別尿布的時候,讓他再包上幾周時間的尿布,然后再試。 7、 日間小睡時拿掉尿布 一旦孩子白天使用便盆已很熟練了,而且差不多有一周時間,白天小睡后他的尿布一直是干的,你就可以在小睡時拿掉尿布。當他小睡后,提議他去坐便盆。這樣有助于他過渡到夜間不用尿布。 8、 當你們外出時 在你的孩子控制大小便的能力已十分可靠之前,你們外出時還是要給他包上尿布,但是可以在出去前讓他事先坐盆排掉大小便,不過不要強迫他這樣做。 9、 建議使用廁所 白天使用便盆幾周后,可以建議孩子和試試和你一樣使用廁所。在馬桶上裝上小孩座板,使他放心不會掉下去。馬桶前面放一張小凳,讓他踩著坐上廁所,開始幾次幫他一下,直到他掌握為止。如果他只是想小便,教他如何將陰莖對準馬桶。如果是大便,幫他脫下褲子,爬上馬桶坐下;女孩子也一樣幫著脫褲、坐上馬桶。站在他旁邊,當他大、小便完畢,替他擦屁股,幫他下來。孩子至少要到4歲才會自己擦屁股。事后,他可能要自己沖廁所,那當作是游戲。 在1周歲以前給嬰兒規定時間排尿,只有節約尿布的意義。1歲到1歲半的時期,排尿的訓練要有四個條件:第一、氣候溫暖。第二、嬰兒撒尿的間隔時間比較長。從10月份到次年3月份,不是訓練嬰兒排便的適當時期,嬰兒不愿意取掉尿布,坐便盆也很困難。另外,天冷時嬰兒小便間隔變短,即使給他規定好小便時間,到時候早尿濕了。嬰兒撤尿間隔在1個半小時以上的,可以規定時間讓他練習坐便盆。間隔不到1個小時的,就不好辦了。在溫暖季節,撒尿間隔時間較長的嬰兒滿周歲后,可果斷地取下尿布。同時,可估摸著時間讓他坐便盆。這時,如果他拼命抵抗,一坐到便盆上就挺胸后仰,大哭大叫,可再墊上尿布,推遲排便訓練的時間。等到漸漸能聽話以后,才能叫他坐便盆。過不多久,嬰兒就會坐了。如果屁股觸到便盆感到太涼,嬰兒就不愿意坐,因此寒冷季節不宜訓練坐便盆。在坐便盆之前,先對嬰兒說:“好,唏、唏吧!”嬰兒排便時,也要從旁喊“唏-”來進行伴奏。尿完后要對他說:“尿完啦(唏唏啦)”,以資鼓勵。家長應努力讓嬰兒知道排便就是“唏-”。也可讓嬰兒自己說“唏-”,這樣反復幾遍,嬰兒就懂得排便就是“唏-”了。不過,媽媽只教嬰兒一遍,要他在排便前說“唏-”,嬰兒是做不到的,要經過多次訓練,才能學會。用慣了尿布的嬰兒,不能很好地表達因尿濕了而引起的不舒服感,但隨著能說“唏-”就能排尿后,當身體再被尿濕時,就會明白不舒服的感覺是尿濕了引起的,由此就可教嬰兒用語言來表示排尿。也有的嬰兒因尿濕了不舒服而讓母親換尿布。若不知道經過上述努力才能達到目的,光是責備嬰兒,排尿訓練就不易成功。接著,當嬰兒感到有尿時,會用說“唏-”來表示。可是,媽媽聽到后還沒有來得及讓他坐便盆,嬰兒就忍不住而排尿了。這時,媽媽就會惱火,說“為啥不早說”。經過上述兩個階段,嬰兒在有了便意后可忍得住一段時間,再發生排便動作。一般當媽媽的都把嬰兒會表達排便看作是“理想目標”。因此,就會斥責忍不住先尿出來的嬰兒。嚴厲的媽媽,會在嬰兒的屁股上打兩巴掌。這樣做的結果,嬰兒會認為表示排便反倒要受到懲罰,于是連“唏-”也不說了。因此,不管嬰兒在排尿前或排尿后說“唏-”,都應表揚。為了使嬰兒能控制排便行為,首先應鼓勵嬰兒把便意表達出來。排便訓練從幾歲幾個月開始合適,這不是個大問題,問題在于要鼓勵嬰兒表達便意。在排便訓練方面,托兒所比家里做得好,其原因是阿姨經常稱贊嬰兒,鼓勵嬰兒,從不象當媽媽的那樣去斥責嬰兒,罵他們是笨蛋等等。寒冷季節,嬰兒排便間隔短,不要從這個時候著手訓練排便,因為嬰兒還沒有主動撒尿的意愿,多半會弄得濕淋淋的,沒法加以表揚。認為已經教會嬰兒在白天撒尿,從而就認為也可以教嬰兒在夜間醒來時說“唏-”,還為時過早,夜間還得墊尿布。從1歲到1歲半的期間,不用急于給嬰兒撤掉尿布。因為取掉尿布,教嬰兒撒尿一般要過2歲。決不是一撤掉尿布,嬰兒就會自己告訴要排便了。撤掉尿布并不是教嬰兒排尿。媽媽認真地規定時間,讓嬰兒撒尿,嬰兒如果很順從,只能做到不致弄臟尿布。也有的嬰兒,雖然裹著尿布,但卻會告訴要小便。不過,由于總是等尿出來以后才喊“唏-”,因此來不及把尿。是否撤掉尿布,與季節有很大關系。在6~9月份的暖季,撤尿布比較容易,即使弄濕了,洗滌的東西也少。另外,天熱時出汗,尿量減少,間隔變長。小便間隔一長,媽媽就能掌握時刻,可讓嬰兒適時坐便盆。尿頻的嬰兒,在寒冷季節不容易撤掉尿布。每30分鐘讓嬰兒坐一次便盆,多耐心的媽媽也很難辦到。許多嬰兒撒尿是掌握不住的,但大便一般能安排嬰兒坐便盆或去廁所。大便前,面部表情異樣,并作使勁動作,媽媽能很快發現,來得及撤下尿布,讓他坐到便盆上。大便溏稀,一天拉2~3次的嬰兒就辦不到。每天如何讓嬰兒小便,情況各不相同,多取決于季節、排尿間隔,嬰兒性格、媽媽的脾氣(寬容或嚴格)。舉例如下:A嬰兒(女孩,1歲5個月)8月份撤掉尿布,按估計的時間,能老老實實地撒尿。到了10月份,天氣涼爽,排便間隔變短,又給她墊上尿布。上午讓撒尿,能成功。下午小便次數增多(因午飯后喝水多),媽媽又比較忙,就不能按照規定時間撒尿了。天熱時,夜間不小便,可一直睡到第2天早晨。天涼時,夜間尿一次,是哭著告訴大人的,墊的尿布沒尿濕。O嬰兒(男孩,1歲5個月)他的媽媽是個不計較小事的人,不急于訓練嬰兒小便,一直還墊著尿布。從兩個月前開始,每當尿后,總表現出不痛快,因而給換了尿布。第2年春天,氣候變暖,以為可以教他撒尿了。可是,一讓他坐便盆,然后仰打挺兒,絕對不干。媽媽盡管著急,但也沒法,只好聽其自然。T嬰兒(女孩,1歲5個月)很早就叫她坐便盆了。排尿間隔為1個半小時,上月起(7月份)撤掉尿布,每隔1個半小時讓她坐便盆1次,每次都能老老實實地撒尿。大便固定在早飯后坐便盆。母親沒有可洗的尿布了。T嬰兒的媽媽不是一個老要嬰兒撒尿的神經過敏的人。這就是T嬰兒的排便方式。上述事例說明,撤掉尿布與否,不取決于媽媽的訓練,而是取決于其它條件。因此,即便聽說鄰居的嬰兒已經撤掉尿布,自己也沒有必要著急。 。
熱心網友
一、買一個安全又漂亮的便盆。二、在每次喝完水后10-15分鐘后,誘導寶寶坐盆。一般,寶寶愛喝水,差不多一個多小時就尿一次。三、練習定時大便,先觀察寶寶通常在什麼時候大便,之前讓寶寶坐盆。 一般飯后半小時容易大便。最好調整到早飯后。開始不要著急,慢慢來,堅持一段時間后,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