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如樓上學長所言,嘔吐的原因很多,如能除開消化系統以外其他原因所致嘔吐,確實可以做胃鏡檢查,畢竟胃鏡檢查是食道胃十二指腸疾病最準確、直觀的檢查方式。7歲小孩做胃鏡完全沒有問題,一般只需要口咽局部麻醉就行,如小孩很不配合現在很多大醫院還可做無痛胃鏡(采用異丙酚靜脈麻醉),這兩種方法都是比較安全的。當然作為一種有創檢查,危險(并發癥)當然是有的,你如果采用異丙酚靜脈麻醉,還涉及到麻醉的風險,但總的來說,發生危險的幾率非常小,特別是在一位熟練的檢查者操作情況下。 嘔吐現象要分幾類:1)有消化道疾病。胃炎,腸炎,等細菌性引起的炎癥。別忘了還有感冒引起各器官的病毒性炎癥。都會引起嘔吐。2)生理現象。如早上睡覺起來就進行各種劇烈運動也會引起嘔吐的,因為這是各器官還在“睡眠”狀態哦。3)咽喉是否有炎癥。是否有痰,有鼻炎等。4)保健方面:晚飯是否吃的過多,太好,太油膩,吃了又不休息和運動就學習或睡覺。睡覺姿勢不當:盡量平躺。睡覺不老實,腹部受涼。5)貧血或血壓方面: 睡覺醒來就立即坐起腦部瞬間缺血也會嘔吐的。醒后平躺一會再坐起就不會有嘔吐現象了。6)腹腔,腦部有積塊等雜癥。 。
熱心網友
寶寶腹瀉中醫辨證 小兒腹瀉,中醫根據臨床癥狀分為傷食泄、風寒泄、濕熱泄、脾虛瀉等證型。 傷食泄:寶寶常表現為大便稀,夾有未消化的奶瓣、食物殘渣,味酸臭,或如臭雞蛋味,肚腹脹氣。 風寒泄:多表現為大便清稀,夾有泡沫,氣味不重,往往伴有腸鳴腹痛,鼻流清涕、咳嗽。 濕熱泄:常見大便如水樣,量多次數頻繁,或如蛋花湯樣,氣味極臭,或有少許黏液,寶寶陣陣哭鬧,精神萎靡或發熱煩躁,口渴尿黃。 脾虛瀉:寶寶大多是腹瀉治療不及時或喂養不當,腹瀉遷延不愈而造成。大便稀溏,可見不消化食物,色淡不臭,多在吃下食物后就泄,時輕時重,面色萎黃,體重不增加或增加緩慢,精神不振,嚴重者有便后脫肛,手腳發涼等癥狀。 寶寶腹瀉處理原則 1。寶寶一旦腹瀉,首先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千萬不要自行使用止瀉藥或服用抗生素。對于輕型腹瀉患兒,遵循預防脫水、糾正脫水、繼續飲食、合理用藥的原則,一般腹瀉很快就能康復。 2。對于由于腸胃功能紊亂而腹瀉的患兒,單純使用助消化藥是不夠的,采用中醫中藥的療法,常可獲得事半功倍的療效。根據寶寶不同病情,采用消食化積、疏風散寒、清熱利濕、健脾溫腎等功效的藥物,如丁香、肉桂、葛根、吳茱萸、白術、淮山藥、茯苓等藥物。可口服中成藥:脾可欣、健脾止瀉散、腸胃康沖劑等,對那些久瀉不愈,或伴有嘔吐、吃藥困難的患兒,可采用中藥敷臍的方法進行治療,往往可以收到滿意的療效。 寶寶腹瀉中醫妙方 根據不同的辨證分型,可選用不同的藥物組合,研成細末,用黃酒調勻如膏狀,敷于神厥穴(肚臍處)上,蓋醫用膠貼;次日揭去,用溫水清洗后再敷新藥。每天1次,3天為一個療程。個別患兒局部可能會輕度發紅,但并不影響治療和療效,停用后即可恢復。這種方法安全有效,簡便易行,經濟實用,寶寶容易接受。當寶寶吃藥、打針有困難,或用西藥治療效果不好時,不妨試試敷臍的方法。 愛心叮囑: 1。嬰兒斷奶時間不要選擇在夏季。 2。如果敷臍3天后病情不見好轉,并出現以下任何一種癥狀都應到醫院診治:腹瀉次數和量明顯增加、頻繁嘔吐伴明顯口渴、發熱不退、不能正常飲食、大便有膿血。 3。帶寶寶看醫生時,不要忘記帶新鮮大便標本,以備化驗用。
熱心網友
我家寶寶前段時間也是又吐又拉,持續了十來天,吃了好多藥,總算止住了。這一過程,真的是急人呀!所以,我特別理解你的心情,給你一些建議。不管是何種腹瀉,總有一些藥物療效不錯的,對嬰兒又很安全。分別有:1、斯密達,蒙脫石粉劑。淡奶味、一天一包,對各種原因的腹瀉效果立竿見影。喝多了還會造成便秘呢。非處方藥,藥房會有售,也可以到醫院兒科開。2、媽咪愛,活性二聯益生菌沖劑。對腹瀉很有效,特別是非感染性腹瀉,如抗生素造成的腸道功能紊亂,同時增進食欲、助消化。非處方藥,藥房會有售,也可以到醫院兒科開。3、金雙歧,活性三聯益生菌片劑。功能和媽咪愛近似,可以先化成水溶液,兌入孩子飲水里。應該也是非處方藥。4、脾可欣沖劑。專用于嬰兒腹瀉的小中藥,但是有股烤煳的味道,因為里面有“烤雞內金”,看寶寶接受不。。也是非處方藥。相對來說媽咪愛比較有效,寶寶也比較能接受,注意喝奶前半小時喂。另外,蘋果泥隔水加熱后給寶寶吃也有止瀉作用,你試試看吧。祝你家寶寶早日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