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7月28號來的最后一次月經,到了懷孕三個月的時候去全面檢查,醫生說我患有宮頸糜爛,而且說我是雙宮頸,她只是說爛的一塌胡涂,問我是不是流產過,我說是的,然后問我是不是只生一個寶寶,我說是的,然后她就沒再說了別的了,回來后我一直很擔心。這會不會影響我的寶寶呢?我不太了解這些,因為我年齡很小,也沒人教我,我不懂。希望大家幫忙。
熱心網友
不要緊的,根據醫生的舉動可以知道,你最好等生完孩子后再做治療,以免因用藥而影響胎兒的發育。如果發展到不得治療時,建議采用冷凍療法。祝你如意。
熱心網友
宮頸糜爛是生育期婦女常見病。多由分娩、流產、或手術造成子宮頸裂傷,細菌侵入感染所致。子宮頸表面的鱗狀上皮因炎癥而脫落,由宮頸管內膜的柱狀上皮覆蓋,由于柱狀上皮菲薄,皮下血管顯露而呈紅色區,稱之糜爛。炎癥初期,宮頸外口周圍糜爛面光滑,稱單純性糜爛;如腺上皮及間質增生,糜爛面粗糙不平,則形成顆粒型或乳頭型糜爛。主要的癥狀為白帶增多,呈乳白色粘液狀,有時呈膿性或血性,偶有接觸性出血,輕者多無不適感,如炎...
熱心網友
宮頸糜爛是生育期婦女常見病。多由分娩、流產、或手術造成子宮頸裂傷,細菌侵入感染所致。子宮頸表面的鱗狀上皮因炎癥而脫落,由宮頸管內膜的柱狀上皮覆蓋,由于柱狀上皮菲薄,皮下血管顯露而呈紅色區,稱之糜爛。炎癥初期,宮頸外口周圍糜爛面光滑,稱單純性糜爛;如腺上皮及間質增生,糜爛面粗糙不平,則形成顆粒型或乳頭型糜爛。主要的癥狀為白帶增多,呈乳白色粘液狀,有時呈膿性或血性,偶有接觸性出血,輕者多無不適感,如炎癥延及骶韌帶擴散至盆腔時,可伴有腰骶部酸痛和下腹墜痛,于月經期或性交后加重。臨床上根據糜爛面的大小分為3度。輕度:糜爛面小于整個宮頸面積的1/3;中度:糜爛面占宮頸面積的1/3—2/3;重度:糜爛面占宮頸面積的2/3以上。宮頸糜爛患者,尤其有血性白帶或接觸性出血時應與早期宮頸癌鑒別,需做宮頸刮片檢查,必要時活檢以明確診斷。一般以局部治療為主,是糜爛面柱狀上皮脫落,由新生鱗狀上皮覆蓋。在治療前應先做宮頸刮片,排除早期宮頸癌。物理治療是目前治療宮頸糜爛療效較好,療程最短的方法,多數一次即可治愈。常用電燙、冷凍和激光治療。適用于糜爛面積較大或炎癥侵潤較深的病例。治療時間宜選擇在月經干凈后3—7天內進行,有急性生殖器炎癥者禁用。藥物治療只適用糜爛面小、炎癥侵潤較淺的病例。對年齡大、久治不愈的宮頸糜爛或有疑有癌變前期病變者,可考慮行子宮頸錐形切除或子宮切除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