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紅杏出墻,語出南宋葉紹翁的詩《游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墻來。 詩句的本意只是嘆詠春色,并無其他意思,但是這首詩太有名了,在明清時期的一些白話小說里被廣泛引用。明清白話小說有一個特色,就是用一些古詩名句或諺語來代稱事情,比如說生氣,叫“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說人死了叫“閻王注定三更死,誰敢留人到五更?!币蜓嘁u,成為一種習慣。而對妻子有外遇,這些小說也用“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來代稱,漸漸的成為一種習慣,“紅杏出墻”就是這句詩的簡稱。戴綠帽子綠帽子是“綠頭巾”一詞的引申,因為在清朝以前,男人都是留長發,頭上都頂著頭巾,明代朝郎瑛《七修類稿》中“綠頭巾”條下說:“李封為延陵令,吏人有罪,不加杖,但令裹碧綠中以恥之,隨所犯重輕以定日數,吳人遂以此服為恥。但又思當時李封何必欲用綠巾?及見春秋時有貨妻女求食者,謂之‘娼夫’,以綠巾裹頭,以別貴賤。然后知從來己遠。李封亦因是以辱之。今則深于樂人耳。”意思就是說,春秋時期,有男人靠自己老婆女兒為妓過日子,這樣的男人都要用綠頭巾裹頭。到唐朝時,有一個叫李封的人去延陵做縣令,讓有罪的人戴綠頭巾,這個“綠頭巾”就被當成一種恥辱傳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