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從事互聯網的家伙,性別:男。25歲。從04年8月開始,我的腰就開始有一點點難受,當時沒在意,現在越來越嚴重了。往前彎腰特別困難,以至于早上起床穿襪子都困難。去醫院也沒“瞧”出什么名堂來, 5。

熱心網友

電吹風治療腰痛 發病時,用電吹風對著患部吹,由遠而近,再由近拉遠,反復吹熱風。時間一般在10—15分鐘,病情嚴重時,可延長到20—25分鐘。注意不要離身體太近,以免燙傷皮膚。使用可調節熱量的電吹風,風量調節在中檔,以感覺身體舒服為宜。腰痛常用有效驗方偏方 腰痛 腰痛是指腰部一側或兩側發生疼痛的病癥。凡房事過度,遺精滑泄,婦科疾病,以及老年腎衰都可出現腰痛。此外,...

熱心網友

電吹風治療腰痛 發病時,用電吹風對著患部吹,由遠而近,再由近拉遠,反復吹熱風。時間一般在10—15分鐘,病情嚴重時,可延長到20—25分鐘。注意不要離身體太近,以免燙傷皮膚。使用可調節熱量的電吹風,風量調節在中檔,以感覺身體舒服為宜。腰痛常用有效驗方偏方 腰痛 腰痛是指腰部一側或兩側發生疼痛的病癥。凡房事過度,遺精滑泄,婦科疾病,以及老年腎衰都可出現腰痛。此外,久臥濕地,或水中作業,或脾腎陽虛,寒濕入侵腰部經絡,或下焦濕熱,或痰濁下注,郁滯腰部經絡,也可出現腰痛;還有跌閃扭傷腰部之腰痛,亦屢見不鮮。常用的臨床上有效的驗方、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豬腎1對,川牛膝5克,補骨脂 3克,香附2克,杜仲5克,青鹽少許。將公豬腰子用竹刀剖開,去筋膜油脂,將各藥在鍋內略炒,烘干,研成極細末,填入豬腰內,外用濕紙包好,并可在濕紙外再包一層黃泥,放在灰火中煨熟。腰子煨熟后,去藥末,只吃豬腰,間膈1--2日服1次,連服7次為1個療程。 本方補腎氣,止腰痛,強筋骨,適用于腎氣虛的腰痛,足痿弱無力。 [方二] 生山藥100克,糯米600克,白糖300克,芝麻面、熟雞油各50克,炒核桃肉30克。將生山藥洗凈,人籠蒸熟,剝去外皮,芝麻炒酥磨成粉狀,炒核桃肉壓成末,凈熟雞油、核桃肉、芝麻面、白糖和山芍泥揉勻成餡料,糯米淘洗干凈,與水混合磨成米漿,放入布袋瀝干水分,作為湯圓外皮料,包入餡料做成湯圓,人開水中煮熟即可食之。 本方補腎滋陰,用于腎虛精滑所致腰痛無力。 [方三] 滑石20克,瞿麥10克,粳米50克。先將滑石用干凈布包扎、然后與瞿麥同入沙鍋煎煮,取濾液澄清約1000毫升。用藥濾液與粳米煮粥,供中晚餐服食;夏天可做成稀粥當飲料。 本方清熱除濕,適用于濕熱所致腰痛。 [方四] 豆豉60克,薤白1把,附子15克,川椒(去目及閉口者)50粒。先將薤白洗凈去滑性,切碎,附子炮裂去皮,杵為未,豆豉、椒和炒至薤熟,放人2000毫升酒中,更煎四五沸,去滓貯器內。每服1酒杯,和粥食之。 本方溫陽、散寒,主治腰腿疼痛。 [方五] 鮮南蛇藤、鮮虎刺、鮮馬蘭各刃克,鮮七層樓、鮮牛膝各15克,雞蛋3枚。 水煎前5藥半小時,去渣取藥液,待溫,放入雞蛋,文火煮熟。每日1次服盡,連服數日。 本方活血通絡,主治腰痛。 [方六] 獨活10克,桑寄生15克,秦艽12克,防風10克,細辛6克,當歸12克,芍藥15克,川芎12克,地黃9克,杜仲15克,牛膝12克,人參6克,茯苓、桂枝各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 本方祛寒行濕,溫經通絡,適用于寒濕腰痛。 [方七] 羌活12克,人參6克,苦參12克,升麻9克,葛根12克,蒼術15克,炙甘草6克,黃芩12克,茵陳15克,防風、當歸各9克,知母10克,澤瀉15克,豬苓、白術各12克。水煎服,每天1劑,早晚服。 本方清熱利濕,舒筋止痛,適用于濕熱腰痛。 [方八] 熟地12克,山藥、山茱萸各10克,枸杞子、菟絲子、淮牛膝各9克,鹿角膠、龜板膠各6克;水煎眼,1劑分2次服。 本方大補腎氣,尤適用于固腎氣虛腰痛。 [方九] 當歸12克,川芎、桃仁各10克,紅花12克,沒藥10克,五靈脂9克,香附10克,牛膝11克。水煎服,1日1劑,2次服。 本方活血化瘀,理氣止痛,適用于瘀血腰痛。 [方十] 黃芪15—30克,當歸12克,川芎8克,芍藥10克,熟地15克,升麻5—8克,臺烏藥8一12克,地龍10克。水煎兩遍混合,分2次1日服完。 本方為江西著名中醫周炳方驗方,功能益氣壯腰,活血通絡,理氣定痛,臨床可主治各種腰痛,不論外感內傷,凡非新感時邪,而又偏于氣滯血凝、筋骨勞損者均適應。 腰痛多以腎虛為本,風寒濕熱為標辨治,但關鍵在于氣滯血凝,尤其年久不愈者,非著重氣血不可,因而本方重用黃芪補虛損,充腠理為主,合四物湯補血活血、灌注經脈而充腎氣;臺烏藥溫腎除冷,善行諸氣以止痛;升麻助黃芪之升走直達病所,地龍咸寒通絡利腰,導濕熱下行,制升麻之升浮,以引諸藥恰人腰際,共奏調理氣血、壯腰止痛之功。每守此方服用多劑可收全效。 兼寒濕壅滯、腰冷苔膩乏味加威靈仙、細辛,瘀阻腰痛如錐加桃仁,腎陽衰微,腰際酸軟疼痛加山萸肉、補骨脂,或杜仲、續斷、菟絲子之類。 [方十一] 淡菜500克,青菜心200克,料酒、精鹽、蔥段、姜片、胡椒粉、豬油各適量。淡菜用熱水浸泡,去雜洗凈,放碗中,濾凈浸泡水,倒人碗中,上籠蒸1小時取出。燒熱鍋加入豬油,先將淡菜連湯下鍋,加入清水、鹽、料酒、蔥、姜、胡椒粉,煮開后加入青菜心稍煮,揀出蔥、姜即成。 淡菜為海味珍品之一。性味咸溫。《本草匯言》中稱其為“補虛養腎之藥”,“善治腎虛有熱及熱郁吐血、痢血、便血及血郁成癭,留結筋脈諸疾。”《日華子本草》謂之:“煮熟食之,能補五臟、益陽事,理腰,治腳氣,消宿食,除腹中冷氣、痃癖。”對肝腎不足、眩暈盜汗、腎陽虛弱、腰痛、陽痿、遺精早泄、女子月經不調、月經過多、崩漏、白帶過多、小腹冷痛、小便余瀝不凈、高血壓病、動脈血管硬化癥均有一定療效。 [方十二] 通芯蓮100克,新母雞1只(重1250克左右),中藥補骨脂15克,植物油500克(耗油15克),白糖20克,醬油25克,精鹽、味精、黃酒各適量,生姜1塊,蔥結1只。先將補骨脂用2杯清水浸泡半小時,然后置火上用大火燒開小火煎煮至半杯藥汁時濾汁待用。把母雞從脊背處剖開,拿掉內臟及血塊和喉管等,沖洗后瀝去水分,用刀根將雞肋骨斬斷,把醬油抹在雞皮上,腌漬15分鐘,放入燒熱的植物油中(七成熟)翻炸1分鐘,取出瀝油。炒鍋內留底油,下蔥結、生姜塊(拍碎)略煸,放人鮮湯(也可用清水)、蓮子和炸過的雞(雞的皮面朝上,湯汁與雞齊平),倒入補骨脂藥汁,用旺火燒開后加入醬油、黃酒、白糖、精鹽轉中小火加蓋燜燒15分鐘,然后開蓋將雞翻身,用旺火收濃湯汁,加味精調味,燒到鹵汁稠厚即可出鍋裝盆,裝盆時雞皮面朝上,蓮子圍放在四周即成。 補骨脂性辛、溫。具有溫補腎陽的效果,主治腎虛冷瀉,小便頻數,陽痿,遺尿,腰膝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