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wǎng)友
我相信的,有靈魂存在。老百姓講的“中邪”。就可見一斑。在我的理解中,就是“靈魂”暫時的借了“人”的“體”,而行“靈魂”所代表的那個曾經(jīng)的人所不能舍棄的事。曾經(jīng)看過一本書,書上說,所謂的“靈魂”其實是人體內(nèi)的一種“物質(zhì)”,是一種“精神”的載體。當人離世的那一刻,這種物質(zhì)就會揮發(fā)出來,留在人世間。如果這個人的不能舍棄足夠強,記憶足夠深刻,就能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存在。而一但碰到相近的“磁場環(huán)境”就能相溶,附著于這個與其相溶的人的身上,或者說是“精神”上。你可以報有疑問,我卻可以肯定的告訴你,我信,而且,深信不疑。為什么?我也曾經(jīng)是一個無神論者,我也曾經(jīng)堅定的相信,這個世上不存在所謂的靈魂,一切,只是目前的科學(xué)無法解釋!可是,可是,我又真的見過這種事!親眼所見。毫無疑議。我的一個至親的人,遭遇了。聲音變了,又尖又細,而且是唱著說話。我試著和“她”溝通,問“她”是誰,從哪里來,怎么來的,“她”都講了。“她”也是我一個過世的親人,惦念扔下來的三個孩子,總是會“回來”。這一次,是跟一個騎著摩托車的人來的,方位,時間都對。確實有這樣一個人在那一刻在“她”的墳前經(jīng)過,而且到了我這個至親的人的家里。然后,這個至親的人就變成了“她”。“她”講話時,緊閉著眼,卻知道誰是誰,過去的事,都曉得。等我用好言好語安慰住“她”時,“她”一下子安了心,然后長嘆了一口氣,說,我走了。然后,我那個至親的人,就醒了。她感到身體很累,很累,沒有精氣神,也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上面的樓主mminyue 講,那是佛家講的“神識”。一般會存在49天,可是,我這個過世的親人已經(jīng)過世20多年了,什么時候“她”才能往生?。
熱心網(wǎng)友
應(yīng)該沒有,可是在心里還是希望有的這樣至少等我們活的疲憊了可以找個歸宿,可以去陪愛過,愛過自己的人!
熱心網(wǎng)友
正信的佛教,并不接受這一套靈魂的觀念,因為這在緣起緣滅的理論上不能成立,站在「生滅無常」的立足點上,看一切事物都是生滅無常的,物質(zhì)界是如此,精神界亦復(fù)如此。用肉眼看事物,往往會發(fā)生「成而不變」的錯覺,若用精密的儀器去看任何事物,無不都在剎那變化之中,易經(jīng)所說的「生生」,其實在生生的背后,也包含著死死,也就是變變或化化。除了已經(jīng)解脫生死(如小乘的阿羅漢)或已經(jīng)自主生死(如大乘的圣位菩薩)的圣者之外,一切的眾生,都要進入輪回。所謂輪回,實際上是上下浮沉的生死流轉(zhuǎn),輪回的范圍共有六大流類,佛教稱為六道,那就是由上而下的:天道、人道、修羅(神)道、傍生道、鬼道、地獄道,這都是由于五戒十善及十惡五逆(十善的反面是十惡,殺父、殺母、殺羅漢、破壞僧團的和合、出佛陀的身血,稱為五逆)而有的類別,五戒十善分為上中下三品,感生天、人、修羅的三道,十惡五逆分為下中上三品,感生傍生、鬼、地獄的三道。作善業(yè),生于上三道,作惡業(yè),生于下三道。在每一類別中的福報享盡或罪報受完,便是一期生死的終結(jié),便又是另一期生死的開始,就這樣在六道之中,生來死去,死去生來,便稱為輪回生死。眾生的生死范圍雖有六道,眾生的善惡業(yè)因的造作,則以人道為主,所以,唯有人道是造業(yè)并兼受報的雙重道,其余各道,都只是受報的單重道,天道神道只有享受福報,無暇另造新業(yè),下三道只有感受苦報,沒有分別善惡的能力,唯有人道,既能受苦受樂,也能分別何善何惡。人間眾生的造作業(yè)因,是有善有惡的,是有輕有重的,人在一生之中,造有種種的業(yè),或善或惡,或少或多,或輕或重。因此受報的機會,也有先后的差別了。所以,人在一期生命的結(jié)束之后,朝向輪回的目標,有著三種可能的引力,第一是隨重:一生之中,善業(yè)比惡業(yè)的分量重,便先生善道,善道的天業(yè)比人業(yè)重,便先生天道;如果惡業(yè)比善業(yè)重,便先生于惡道,惡道的地獄業(yè)比傍生業(yè)重,便先生于地獄道,受完重業(yè)的果報,依次再受輕業(yè)的果報。第二是隨習(xí):人在一生之中未作大善也未作大惡,但在生平有一種特殊強烈的習(xí)氣,命終之后,便隨著習(xí)氣的偏向而去投生他的處所,所以,修善學(xué)佛,主要是靠日常的努力。第三是隨念:這是在臨命終時的心念決定,臨終之時,如果心念惡劣,比如恐怖、焦慮、貪戀、鎮(zhèn)惱等等,那就很難不墮惡道的了,所以佛教主張人在臨死或新死之時,家屬不可哭,應(yīng)該代他布施修福,并且使他知道,同時宣說他一生所作的善業(yè)功德,使他心得安慰,使他看破放下,并且大家朗誦佛號,使他一心向往佛的功德及佛的凈土;若無重大的惡業(yè),這種臨死的心念傾向,便可使亡者不致下墮,乃至可因亡者的心力感應(yīng)了諸佛菩薩的愿力,往生佛國的凈土。 民間的信仰,以為人死之后即是鬼,這在佛教的輪回觀中是不能成立的,因為鬼道只是六道輪回的一道,所以人死之后,也只有六分之一的可能生于鬼道。讓我們把握住這次為人的機會好好修行吧。阿彌陀佛 。
熱心網(wǎng)友
真的有靈魂.
熱心網(wǎng)友
有,而且還會在世間飄蕩到他不再留戀人世的時候,就會安然離開,去天堂或者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