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云是怎么形成的?是由什么構成的?需要凝結核嗎?哪位麻煩詳細解釋一下啊,謝謝啦!
熱心網友
云的成因和成分 人們常常看到天空有時碧空無云,有時白云朵朵,有時又是烏云密布。為什么天上有時有云,有時又沒有云呢?云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呢? 它又是由有什么組成的? 漂浮在天空中的云彩是由許多細小的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有的是由小水滴或小冰晶混合在一起組成的。有時也包含一些較大的雨滴及冰、雪粒,云的底部不接觸地面,并有一定厚度。 云的形成主要是由水汽凝結造成的。 我們都知道,從地面向上十幾公里這層大氣中,越靠近地面,溫度越高,空氣也越稠密;越往高空,溫度越低,空氣也越稀薄。 另一方面,江河湖海的水面,以及土壤和動、植物的水分,隨時蒸發到空中變成水汽。水汽進入大氣后,成云致雨,或凝聚為霜露,然后又返回地面,滲入土壤或流入江河湖海。以后又再蒸發(升華),再凝結(凝華)下降。周而復始,循環不已。 水汽從蒸發表面進入低層大氣后,這里的溫度高,所容納的水汽較多,如果這些濕熱的空氣被抬升,溫度就會逐漸降低,到了一定高度,空氣中的水汽就會達到飽和。如果空氣繼續被抬升,就會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如果那里的溫度高于0°C,則多余的水汽就凝結成小水滴;如果溫度低于0°C,則多余的水汽就凝化為小冰晶。在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逐漸增多并達到人眼能辨認的程度時,就是云了。云的族屬 天上的云總是形態各異,千變萬化的,你知道為什么會這樣嗎? 前面我們已經知道云主要是由空氣上升絕熱冷卻而形成的,這是云形成的共性,但是水汽在凝結或凝華過程中有著不同的特點,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云狀,這是不同云形成的個性。 根據形成云的上升氣流的特點,云可分為對流云、層狀云和波狀云三大類。對流云包括淡積云、濃積云、禿積雨云和鬃積雨云,卷云也屬于對流云;層狀云包括卷層云、高層云、雨層云和層云;波狀云包括層積云、高積云、卷積云。 根據云底的高度,云可分成高云、中云、低云三大云族。然后再按云的外形特征、結構和成因可將其劃分為十屬二十九類。它們主要是:低云: 包括層積云、層云、雨層云、積云、積雨云五屬(類),其中層積云、層云、雨層云由水滴組成,云底高度通常在2,500米以下。大部分低云都可能下雨,雨層云還常有連續性雨、雪。而積云、積雨云由水滴、過冷水滴、冰晶混合組成,云底高度一般也常在2,500米以下,但云頂很高。積雨云多下雷陣雨,有時伴有狂風、冰雹。層積云 層 云 雨層云 積 云 積雨云中云: 包括高層云、高積云兩屬(類),多由水滴、過冷水滴與冰晶混合組成,云底高度通常在2,500-5,000米之間。高層云常有雨、雪產生,但薄的高積云一般不會下雨。高層云 高積云高云: 包括卷云、卷層云、卷積云三屬(類),全部由小冰晶組成,云底高度通常在5,000米以上。高云一般不會下雨,但冬季北方的卷層云、密卷云偶爾會降雪。卷云 卷層云 卷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