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阿彌陀佛!“七情六欲”這是六道凡夫的根本煩惱,有這些煩惱,就會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造業必定受報,因此生生世世搞六道輪回,苦不堪言!而出家修行就是為了要出離六道輪回,要出六道首先就要斷掉這些“七情六欲”的煩惱,斷掉“貪嗔癡慢”的煩惱,斷掉“五欲六塵”的煩惱。“四弘誓愿”的第二句,“煩惱無盡誓愿斷”,“七情六欲”就是這“煩惱”中的一部分。不能首先斷掉,就不能出離“三界”。所以,出家人必須首先斷掉“七情六欲”。不僅是出家人要斷掉“七情六欲”,不是出家人也應當斷掉“七情六欲”,因為人們對這些煩惱的貪愛,是造成人生生世世輪回苦難的根本原因,斷掉這些煩惱習氣,人就得輕安自在了!南無阿彌陀佛

熱心網友

七情,指人的七種心態和情緒:喜、怒、哀、樂、懼、愛、憎。六欲,是指人的六種欲望,其具體內容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據《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論》,六欲分別是①色欲,②形貌欲,③威儀姿態欲,④語言音聲欲,⑤細滑欲,⑥人相欲。“七情”“六欲”的存在,違背戒律,影響禪定,更不能開智慧,明心見性。 因此,佛弟子都必須超脫“七情六欲”,否則難得正果。然而超脫七情六欲有一個過程,作為初學佛法的弟子,首先要超脫的是一己之私的七情六欲。不為己喜,不為物悲,不生私欲,廣生菩薩心。真正達到這個境界肯定已經有所成就了。但是和完全脫離所有情和欲,達到無情、無欲、無求的高境界,還有相當距離。我們中國人的救世主----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是早已成就的古佛,為什莫還是稱菩薩?還有地藏菩薩也是早已成就佛果的,為什莫還稱菩薩?當然,他們不是做不到,而是自己愿意的,不作到。呵呵呵呵,有情有欲,未必不是真佛。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南無地藏菩薩。

熱心網友

 每因恩愛戀紅塵。貪迷忘失本來人。八十余年皆幻夢。萬事成空無一人。 今朝解脫生前累。換取蓮邦凈妙身。有緣念佛歸西去。莫于苦海甘沉淪。====================================《憨山大師警世歌》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處隨緣延歲月,終身安分度時光。休將自己心田味,莫把他人過失揚。謹慎應酬無懊悔,耐煩作事好商量。從來硬弩弦先斷,每見鋼刀刃易傷。惹禍只因閑口舌,招愆多為狠心腸。是非不必爭人我,彼此何須論短長。世事由來多缺陷,幻身焉得免無常。吃些虧處原無害,退讓三分也不妨。春日才逢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榮華終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老病死生誰替得?酸咸苦辣自承當。人從巧計夸伶俐,天自從容定主張。獐因香重身先死,蠶為絲多命早亡。一劑養神平胃散,兩蠱和氣二陳湯。生前枉費心千萬,死后空留手一雙。悲歡離合朝朝鬧,壽夭窮通日日忙。休得爭強來斗勝,百年渾是戲一場。傾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 =======================順治皇帝歸山詞 天下叢林飯似山 衣缽處處任僧餐黃金白玉非為貴 唯有袈裟披最難朕為大帝山河主 憂國憂民事轉煩百年三萬六千日 不及僧家半日閑來時糊涂去時迷 空在人間走一回未曾生我誰是我 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成人方是我 合眼朦朧我是誰不如不來也不去 亦無煩惱亦無悲五湖四海為上客 逍遙佛殿任僧棲雖然不是真羅漢 也搭如來三尺衣莫說僧家容易得 皆因囊里種菩提口內吃的清和味 身上常穿補納衣兔走鳥飛東復西 為人切莫用心機百年是事三更夢 萬里江山一著棋禹開九州湯放桀 秦吞六國漢登基古來多少英雄輩 南北山頭臥土泥自悔當年一念差 龍袍換去紫袈裟吾本西方一衲子 因何流落帝王家十八年來不自由 南爭北戰幾時休我今撒手歸山去 那管千秋與萬秋時在暌亥年二月書===============================皮袋歌皮袋歌。歌皮袋。空劫之前難名狀。威音過后成掛礙。三百六十筋連體。八萬四千毛孔在。分三才。合四大。撐天拄地何氣概。知因果。辨時代。鑒古通今猶蒙昧。只因迷著幻形態。累父母。戀妻子。空逞無明留孽債。皮袋歌。歌皮袋。飲酒食肉亂心性。縱欲貪歡終敗壞。做官倚勢欺凌人。買賣瞞心施狡獪。富貴驕奢能幾時。貧窮兇險霎時敗。妄分人我不平等。害物害生如草芥。每日思量貪嗔癡。沉淪邪僻歸淘汰。殺盜淫妄肆意行。傲親慢友分憎愛。呵風咒雨蔑神明。不知生死無聊賴。出牛胎。入馬腹。改頭換面誰歌哭。多造惡。不修福。浪死虛生徒碌碌。入三途。墮地獄。受苦遭辛為鬼畜。古圣賢。頻饒舌。晨鐘暮鼓動心曲。善惡業報最分明。喚醒世人離五濁。皮袋歌。歌皮袋。有形若不為形累。幻質假名成對待。早日回心觀自在。不貪名。不貪利。辭親割愛游方外。不戀妻。不戀子。投入空門受佛戒。尋明師。求口訣。參禪打坐超三界。收視聽。罷攀緣。從今不入紅塵隊。降伏六根絕思慮。無人無我無煩惱。不比俗人嗟薤露。衣遮體。食充饑。權支色身好因依。舍財寶。輕身命。如棄涕唾勿遲疑。持凈戒。無瑕疵。玉潔冰清四威儀。罵不嗔。打不恨。難忍能忍忘譏嗤。沒寒暑。無間斷。始終如一念阿彌。不昏沉。不散亂。松柏青青后凋期。佛不疑。法不疑。了了聞見是良知。穿紙背。透牛皮。圓明一心莫差池。亦返源。亦解脫。還元返本天真兒。無不無。空非空。透露靈機妙難思。到這里。不冤枉。□地一聲是了期。方才稱。大丈夫。十號圓明萬世師。咦。猶是那個殼漏子。十方世界現全身。善惡明明不差錯。為何依假不修真。太極判。兩儀分。心靈活潑轉乾坤。帝王卿相前修定。富貴貧窮亦夙因。有了生。必有死。人人曉得莫?股搿?為妻財。為子祿。誤了前程是貪嗔。為甚名。為甚利。虛度光陰十九春。千般萬種不如意。熬煎在世遭艱?。老到眼花須發白。一善難聞枉為人。日到月。月到歲。空嗟歲月如轉輪。世間誰是長生者。不如歸去禮慈云。或名山。或勝境。逍遙自在任游巡。無常迅速知不知。幾句閑言敢奉聞。念彌陀。了生死。多多快活誰得似。學參禪。得宗旨。無限精神祇這是。清茶齋飯心不偷。二六時中為法喜。除人我。無彼此。冤親平等忘譽毀。無掛礙。沒辱恥。佛祖同心豈徒爾。世尊割愛上雪山。觀音辭家為佛子。堯舜世。有巢許。聞讓國。猶洗耳。張子房。劉誠意。也棄功名游山水。況末劫。甚艱苦。如何不悟古人比。縱無明。造十惡。費盡心機為世鄙。刀兵厲疫旱潦多。饑饉戰爭頻頻起。變怪屢聞妖孽生。地震海嘯山崩圮。適當其際可奈何。多行不善前生里。事難如意落迷途。處貧遇患善心始。善心始。遁入空門禮法王。懺悔罪過增福祉。拜明師。求印證。了生脫死明心性。勘破無常即有常。修行大有徑中徑。圣賢勸世有明文。三藏經書尤當敬。瀝心腸。披肝膽。奉勸世人應守正。莫當閑言不記心。大修行人必見性。速修行。猛精進。種下菩提是正因。九品蓮生有佛證。彌陀接引到西方。放下皮袋超上乘。皮袋歌。請君聽。。

熱心網友

那要說說宗教的存在背景了,當時的宗教是為了禁錮人民而得以繼續存在的,為了迎合統治者的要求,就要按照統治者的意思,使老百姓規規矩矩的,于是產生了克制七情六欲這樣的規定

熱心網友

因為七情六欲是煩惱的根源.凡人也能做到超脫,那就是“得意淡然,失意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