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生物、醫學以及環境工程方面的。

熱心網友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簡介 充滿生機的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是隨著新世紀的到來而蘊育誕生的。學院由生物工程、生物科學、生物醫學工程以及航空、航天和航海醫學等四個一級學科構成。學院現設兩系一所兩中心,即生物技術系和生物醫學工程系;以科學研究和研究生教學為主的航空、航天和航海醫學研究所;實驗教學中心和生物工程研究開發中心。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是生物學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學院教師隊伍年輕并充滿活力,一批高學歷、高層次和國外歸來的學者充實了我們的師資隊伍,目前40歲以下教師多數具有博士學位,并活躍在教學科研第一線。  學院現有生物工程本科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致力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基礎扎實、適應面廣、素質全面、創造力強的研究發展型高等工程技術人才。掌握微生物、生物化學、化學工程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掌握生物細胞培養與選育、傳統和現代生物與工程等方面的基本技術。   專業內容:發酵、微生物、細胞、基因、抗生素、藥物和食品添加劑等傳統和現代生物技術和產品研究開發。   專業課和主要基礎課: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生化分析與分離工程、生化反應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基因工程、現代分子生物學等。   畢業生適應的工作領域:畢業生能從事生物技術與工程領域以及化學化工領域的研究、設計、開發、生產、管理工作   學院現有生物化工和應用化學兩個碩士點。主要研究方向有:   1。 生物醫藥學   心腦血管病、帕金森氏病、糖尿病、癌癥、老年癡呆病因及治療藥物的研究;中藥活性成分的研究;抗生素藥物改性;新型生物農藥。   2.生物材料與組織工程   新型醫用材料的制備、改性、應用及機理;生物可降解材料及其在工程中的應用;材料與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及相關機理。  3。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蛋白質工程;疾病的蛋白質組學;藥物生物化學;細胞增殖調控。   4。 現代儀器分析與生物分離技術   高效液相色譜在手性藥物分離分析中聽應用、生物功能化色譜、新醫藥的分離分析及活性成分篩選、HPLC動態固定化研究。   5。 現代發酵工程   微生物菌體的生產和代謝產物的發酵生產,應用DNA重組技術和細胞融合技術進行菌種改造和選育;新型反應器的設計及發酵產物的分離提取與精制等。   學院注重生命科學人才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優良的學風和濃厚的學術氛圍。 多年來,利用在分析分離科學方面取得的經驗和成就,重點發展了與生物大分子和天然物質有關的生物分離技術,并與中藥新藥的研究相結合開展了大量工作;利用在生物醫學和生物化學方面的研究基礎,開展了神經生物化學特別是腦神經細胞死亡機理的研究,該研究已達到國際先進并居國內領先水平;利用在微生物學和有機合成方面的優勢,進行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新型抗生素、抗癌藥物、抗老年癡呆藥、生物農藥、心腦血管藥物及生物材料的開發與研究。學院現有多項國家級、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已與云南、寧夏、甘肅等省的著名企業及公司建立了良好合作研究關系,為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將在學校黨政的領導下,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發奮圖強,為21世紀生命科學與技術的進步、國家經濟的發展和北京理工大學的輝煌做出更大貢獻。 生物技術系簡介 生物技術系成立于2002年7月,由原來生物化工專業發展而來。一年來,學院堅持一面抓學科發展,一面注重學院文化建設的方針,提出了“健康、快樂、團結、發展”的學院文化內涵。 本系現有生物工程專業和生物技術專業兩個本科點、生物化工、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以及應用化學等三個碩士點、應用化學博士點。現有專職教師1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講師及其他人員6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占總數的68%。本系已培養本科生180人,目前,我院在校學生總數達400多人,其中碩士生和博士生共80人。與美國Motic公司合作,即將建成一個先進的Motic多媒體互動生物教學實驗室。為了充分提高本系現有實驗室和研究室及其實驗設備等資源的使用效率,進行了實驗室托管,保證實驗設備的24小時正常運轉。本系的學科建設思路是學科高度交叉、學科平臺高度開放、學科建設和隊伍建設以及個人發展的三位一體的綜合評價體系、產學研緊密結合。目前本系承擔了包括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預研基金等在內的24項科研基金,涉及生物醫藥工程、生物材料與組織工程、生物分離工程和發酵工程等領域,形成了既各成體系又交叉互融、既有基礎研究又有工程應用研究的研究體系。一年來,我院有一人入選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培養計劃,一人獲北京市總工會教育創新工程優秀獎,多人次在地方和全國性學術會議上進行大會報告,一人在國內一級學會任常務理事,一人任二級學會副理事長,多人任二級學會理事或常務理事。此外,許多教師成為國內和國際一些專業學會的會員。目前,根據我們的研究成果已經與多個單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如由寧夏亙元藥業公司出資成立了北京理工亙元醫藥技術研究中心,這個具有獨立法人的研發中心將作為生物醫藥技術孵化的平臺;安徽豐原集團將在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設立“豐原科研基金”,五年內額度將達到1000萬元。 生命科學作為當前自然科學中最為活躍的領域,我們相信,在學校的正確領導和各位專家的精心指導下,在相關兄弟院系的積極支持下,我們一定能夠將生物技術系辦得更好,為推動我校生命科學學科建設與科學研究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生物醫學工程系介紹 為把學校建設成為中國一流世界知名的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在2002年完成了院系重組。生物醫學工程系是重組過程中新建的系。建系的目的是為后基因組時代人類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培養專門人才,同時開展相應的科學與工程技術研究。生物醫學工程系現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主要研究方向有:生物醫學電子學,生物醫學光子學,生物信息學,生物材料學。從2003年起招收生物醫學工程方向本科生。 生物醫學工程是一個多學科交叉滲透的綜合學科,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我系對科學研究和人才的培養主要側重于生命科學與光電、電子、信息、材料等科學技術的交叉、滲透,廣泛利用我校雄厚的工程技術資源和學科背景,理工結合,從事生命科學基礎理論方面的研究,解決與人類健康相關的生物醫學領域的重大問題,促進社會的進步和協調發展。生物技術系科學研究 本系的科研方向定位在疾病的病因學研究與新藥開發、天然生物活性成分的分離與藥理、藥效學研究、現代發酵技術與應用、生物材料與組織工程、化學藥物的有機合成與改性、新型色譜填料的合成與應用、現代色譜分析技術,同時,本系的科研方向還兼顧軍工特色,如生物合成含能材料、生物隱形材料及應用等。在生命科學研究的某些領域,學院已具備了比較雄厚的基礎。例如,基于我們提出的氧化應激促進內源性神經毒素在腦內形成的新假說,發現了與Parkinson癥緊密相關的新化合物ADTIQ,該學術成果得到國際高度認可;糖尿病中藥新藥研究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從植物分離純化的藥用活性成分已經完成了臨床前的全部工作,包括中試工藝研究,并已和企業合作申報臨床;從傳統中藥靈芝中分離的有效成分癌速克在主治癌癥疾病方面有顯著療效,目前正在進行臨床前申報工作;以新型抗生素為重要發展方向的重大課題資助基金已達300多萬,與國內抗生素生產大企業華北制藥集團建立了密切合作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