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最近,關于中國激光武器系統服役的帖子不斷涌現。那么激光武器真的已經可以實戰使用了嗎?中國的激光武器比美國的還先進嗎?   不妨先看看激光武器的特點。強激光武器首先主要是用來反導彈。 它最突出的優點是不存在攔截過程、速度快。但它也有很大的缺點。   主要包括:   a。受大氣影響嚴重,如大氣對能量的吸收、大氣擾動引起的能量衰減、熱暈效應、湍流以及光束抖動引起的衰減等,這種缺陷決定了其地基應用只適于近程點防御系統。空基使用對付空空導彈,限制在一定條件下,問題能裝載在飛機的有限空間上嗎?反應時間是足夠的,也只有激光具有這樣的反應時間了!   b。高精度跟瞄系統的限制。激光光束角很小,為實現作戰,必須精確瞄準運動目標,為此要采用光學跟瞄系統。它同激光武器一樣受大氣影響,同時還要求系統有很好的動態跟蹤特性。   c。大氣層內作戰使用受到作戰距離的限制,僅靠單點布站難以攔截戰術彈道導彈。     d。毀傷效果不定。激光殺傷效果受目標材料特性影響很大,有些材料無法破壞,因此不易判斷,要研究新的殺傷效果評估手段。因此,激光武器很難作為反導的主戰系統使用,但可空基應用,實現遠距攔截。美國已確定了機載激光武器用于戰術彈道導彈助推段攔截的計劃。有研究報告預計,21世紀的美國空軍將可能裝備機載和航天器載的激光武器。在地基應用方面,激光武器可用于近程點防御反導防空系統,實現末段攔截。美國已研制出高能激光武器系統樣機,通過試驗,顯示出擊毀高速飛行目標的能力;美荷合作研制了取代守門員的戰術激光武器系統;美以聯合推出了鸚鵡螺計劃,采用激光武器攔截喀秋莎火箭彈。可見,戰術激光武器用于低空反導前景樂觀。   由此,可見激光武器將有地基、艦載、空基、太空甚至機動平臺等多種平臺發射。   中國有自己的機載激光武器嗎?據說代號為"**"。  機載近程激光防御系統:首先用被動紅外搜索跟蹤裝置探測在飛行的空空導彈排放的尾焰,粗略地測定目標位置,然后打開多光束激光照明器(通常采用二極管泵浦固體激光器,波長1。06μm)照亮來襲導彈彈體,這一由探測導彈尾焰轉換成探測彈體的過程稱硬彈體移交過程,并轉換為激光照明器主動跟蹤過程。再由高分辯率紅外成像傳感器精確確定導彈尾焰位置,從而轉入跟蹤恢復過程,與此同時,高分辨率紅外傳感器探測飛行中的導彈錐形頭部,并使多光速激光信標器(通常也使用二極管泵浦固體激光器)瞄準該錐形頭部測量反射的激光束,求得由于飛機振動、大氣湍流和激光光學裝置受熱造成的光學畸變,然后將修正參數輸入到自適應反射鏡進行光學畸變修正,以補償對激光散焦和瞄準精度造的影響。在完成自適應補償后,發射數秒波長1。3μm氧碘化學激光器殺傷光束,摧毀目標的燃料箱2000年8月成功地完成了歷時1個月的系列風洞試驗,驗證了機載激光器關鍵部件和激光器排氣系統的設計性能。2002年已用該系統進行了小規模試驗,還用中紅外化學激光器進行了較大型的殺傷力試驗,極其詳盡地了解金屬對于不同波長能量的吸收能力。已完成了一系列地基外場實驗,模擬了機載激光器在空空作戰情況下預計將遇到的強烈湍流條件和傳輸環境,重復并成功地演示驗證了自適應光學補償和閉環跟蹤能力。6月成功地進行了兩次被動搜索跟蹤飛行的空空導彈的試驗,證實了被動跟蹤的可行性。目前已完成的包括:(1)硬彈體移交、主動跟蹤與跟蹤恢復三個過程;(2)光束畸變修正功能;(3)保證目標跟蹤與瞄準誤差小于10μrad。該系統的反射鏡采用無冷卻的單晶硅反射鏡,間距1~2cm的制動器可使反射鏡面變形達8μm,以保證足以修正光學畸變。   防御半徑:14~16km   還有中國神光激光系統的報道。   1986年上光所建成尖峰疽功率超過1012瓦的強脈沖激光試驗裝置,張愛萍上將將它命名為“神光”,使中國成為繼美、蘇、法、日之後擁有同類設備的國家。王之江率領的強激光武器團隊在探索多種激光器後,最後選定固體激光器作主攻方向,怛無奈當時國內外的技術條件都未成熟,只得在1970年代暫時擱置計劃。計劃暫停的原因有多種。   中國新一代飛杪級超短超強激光裝置已在1996年由上海光機所研制成功,并通過驗收,標志著中國的強激光技術又踏上一個新臺階。這個設備是大陸第一臺用于超短超強激光研究的精密裝置,專家認為它的研制成功為中國強場激光物理研究提供了一種全新技術,目前超短超強激光場中的物質及行為研究,是國際上重大前沿研究項目之一。激光武器具有攻擊目標速度快、轉移火力快(只需零點幾杪)、效費比高,勢將成為資訊戰時代的重點武器裝備,在福克蘭戰爭和波灣戰爭已得到初步實戰驗證。不過目前使用的成熟激光武器仍是低功率的激光致盲武器,雖然它已經被列為不人道武器而受到抵制,怛各列強似乎仍陽奉陰違,以“不怕一萬,只怕萬一”的心態秘密發展這種武器,其中又以美國表現最為露骨。中國對此亦有準備,1995年在第之屆國際防務展覽會上(IDEX95),北方工業展出了1990年代初制成的ZM一87手提激光干擾機,它能使敵人眼睛受傷或令其暈眩,能重創用光電儀器向己方瞄準或射擊的敵人。ZM一87的有效作用距離3公里,加上一個放大器後更可增至5公里,性能并不比美軍差。   那么美國現在的激光武器怎樣呢?   下面是98年的兩條條美國地基和機載激光武器的報道。   1997年10月,美國以中紅外線化學激光炮兩次擊中在軌道上運行的廢棄衛星,宣告這次秘密試驗完滿成功。   據《簡氏防務周刊》98年6月24日報道:美國空軍的YAL-1A機載激光器(ABL)計劃對其高能激光器組件進行了第一次成功的試驗。該組件是由美國波音公司、TRW公司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正在研制的機載導彈防御平臺的"積木式部件"。   預計到1998年底將完成17套樣機。美國陸軍計劃在2000年開始生產,并采購650套裝置。1998年初,美國陸軍的修改戰略將LRAS3的生產延續到2006年,比原計劃延長了1年。因此采購650套裝置將是很有可能的。不過正式的合同還沒有簽定。   綜上所述,中國的激光技術比美國、俄羅斯不差,甚至還領先,首先是領導重視,聶帥曾十分關心激光武器的發展。所以,當你看到美國有什么新的激光武器時,你可以大膽的預測中國已經有了,而且比美國的還好!絕非意淫!   所以,有朋友猜測中國的機載激光武器已經應用在J10戰機,這完全有可能的,只不過不是標準配件,是選配系統!有120多個單位參與J10啊!如果沒有幾項獨到之處,憑什么搞第四代戰機和F22抗衡呢?   我們的激光科技工作者致敬!。

熱心網友

不如美俄

熱心網友

中國激光技術,納米技術和超導技術同為世界領先之列,可排世界前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