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界和國內的報道上,關于潛艇的介紹不多,也不詳細,作為我軍的殺手锏,它太神秘了
熱心網友
中國潛艇永遠是個謎,是各國軍事分析專家猜測的熱點!
熱心網友
中國潛艇部隊的神秘,是不能猜測的。誰也猜不出來。 對于世界,它永遠是個謎。
熱心網友
中國潛艇部隊的實力 中國長期以來都在尋求建設一支強大的潛艇部隊。在中國海軍首任司令員肖勁光對海 軍發展的規劃中,潛艇部隊就被放到了突出位置。現在中國正致力于建設一支龐大的現代化潛艇部隊。 常規潛艇。中國花費16億美元采購俄羅斯“基洛”級潛艇表明中國海軍的戰略家仍然認為柴油動力潛艇是海軍的重要力量。這8艘新的“基洛”級636型潛艇是俄羅斯最先進的常規動力潛艇,將大大增強中國已有的2艘636型和2艘877型潛艇的實力。今后幾年,這12艘“基洛”級潛艇,加上將近30艘老式的“羅密歐”級、大約20艘“明”級(中國自主生產的“羅密歐”級的改進型),以及9艘或更多新型的“宋”級潛艇將使中國成為一個強大的海底對手。 中國所有的潛艇中,“基洛”級是最引人注目的。它在西方廣受好評,采用了一系列降噪措施,使它極其“安靜”,可以與美國“洛杉磯”級改進型攻擊核潛艇的隱身效果相媲美。它采用耐壓雙殼體結構,可以下潛300米,水下最大速度17節,載員52人。中國的“基洛”級潛艇還能發射俄制線導式Test-71ME重型魚雷和可追蹤航跡的53-56KE魚雷。5年內,這8艘新“基洛”級潛艇還將采取一系列改進措施,可能包括采用高性能電池(解決出口型“基洛”級潛艇長期存在的問題)、改進的電子聲納系統,以及更加安靜的主發動機。此外,它們的武器系統也是最先進的,將采用 “俱樂部”武器控制系統,能夠發射3M-54E反艦巡航導彈。這些潛艇還可能裝備俄制超空化“暴風”魚雷。中國對“暴風”參數的描述是:重2。7噸,長8。2米,直徑533毫米,射程6~12公里,最大下潛深度400米。據稱速度超過200節,幾乎比所有西方國家潛艇裝備的魚雷快3倍。 不依賴空氣推進(AIP)技術使未來柴油動力潛艇的作戰潛力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AIP技術可以使柴油動力潛艇在水下采用液態氧發電,來為潛艇電池充電,避免了普通潛艇浮出水面充電時被探測和攻擊的危險。雖然采用AIP的柴油動力潛艇不能與核潛艇的耐力和速度相比,但AIP卻能使柴油動力潛艇在數周內保持安靜的下潛狀態。事實上,中國的海軍雜志已顯示出了對AIP的濃厚興趣。中國從事AIP研究的中心是大連化學物理研究院,有資料表明它和世界潛艇燃料電池技術最先進的國家德國的一些機構進行了大量有關燃料電池技術的交流活動。 2002年,美國國防部有關中國軍力的報告也認為中國在尋求AIP技術:“‘宋’級常規潛艇的一個最新型號將采用先進的AIP技術。”這份報告還描述了其他“宋”級潛艇的創新:包括采用七葉定距螺旋槳,具備水下發射反艦巡航導彈的能力,裝有法國設計的側翼聲納陣列,以及德國的柴油發動機。中國海軍試圖讓“宋”級替代“明”級和“羅密歐”級,同時也成為與進口的“基洛”級實力相當的國產潛艇。 “宋”級潛艇造價的大幅降低也將推動“宋”級潛艇的建造計劃。中國不斷建造“宋”級,加上同時采購“基洛”級,清楚地表明解放軍潛艇部隊正處在大規模擴充實力的時期。 核潛艇的現代化。連中國自己都承認中國的“漢”級攻擊核潛艇和“夏”級彈道導彈核潛艇不僅噪音大,而且對船員也有很大的危害。盡管如此,中國還是堅持讓這兩種潛艇繼續服役。 中國海軍正積極為第一代核潛艇尋求替代品。新的093型攻擊核潛艇不久將會替代“漢”級潛艇,“漢”級的最后一艘于1990年開始服役。西方認為,093型在技術上和俄羅斯的“勝利Ⅲ”型潛艇很相似,擁有改進的聲納探測系統和先進的靜音設備。最近,中國的一篇文章稱,自主生產的反應堆可使093型的速度超過40節,還斷言093型的作戰能力可與美國的“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相提并論。中國有報道稱,093型將裝備650毫米魚雷管,能夠發射俄制最大可追蹤航跡魚雷(65/DT/DST92),它被專門研制用來對付航空母艦。第一艘093型已于2002年開始建造。 第二代彈道導彈核潛艇094型的制造也正在進行之中。中國方面的消息估計094型的目標是要使其聲學信號達到與非常安靜的俄羅斯“臺風”級潛艇相當的水平。第一艘094型彈道導彈核潛艇可能已于2003年開始建造,計劃2005年開始服役。到2008年第2艘094很可能開始服役。彈道導彈核潛艇的一種更大的替代品095型也可能正處在計劃之中,它將攜帶功能更強的彈道導彈發射裝置。 自1995年以來,中國就一直在進行“巨浪-2”型潛射彈道導彈的試驗工作。“巨浪-2”使用固體燃料,設計射程達8000公里,長13米,直徑2米,重4。2噸,其外形與美國的“三叉戟D-5”差不多。據稱“巨浪-2”可以攜帶1枚100萬噸級的單彈頭或3~8枚當量達15萬噸的分導式彈頭。它采用全球定位系統制導,圓誤差在150~300米之間。“巨浪-2”及其后續型似乎是著眼于對付美國的國家導彈防御系統。 人才和技術資源 招募和教育。在總體規模縮減的情況下,解放軍海軍非常注重建設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其中包括潛艇部隊。近年來,海軍采取提高工資待遇的措施來吸引專業人才加入海軍。在人員的選拔上,海軍對“愿意到潛艇部隊服役的優秀學生干部優先考慮。”青島艦艇學院近期經歷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學院增開一些新課程,鼓勵學員交叉培訓,從“理論到理論”的教學方式被徹底拋棄。此外,改革還包括引入跨學科研究,注重把理論應用到指揮決策,靈活處理突發事件,增強學員在復雜環境下作戰的心理素質。 海軍另一個教育改革項目是戰略研究。中國的軍事期刊明顯越來越重視對海戰史的研究,比如二戰中的大西洋海戰、希特勒的潛艇戰、太平洋戰爭以及1982年的馬島戰爭等等,從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訓練革新。通過對美國軍事行動的研究,中國的戰略家越來越意識到聯合計劃和作戰的必要性。事實上,在個別聯合訓練領域中國海軍可能已經超過了美國。解放軍提升訓練層次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從機械式重復訓練向 “直面式訓練”轉變,即增加沒有“劇本”的訓練。最近,中國的一篇文章描述了中國的“歐文堡”,在那里“紅軍”與精銳的“藍軍”對抗,“藍軍”的目標就是強迫“紅軍”的指揮員丟棄預先準備好的計劃,臨時做出決策。“直面式訓練”在中國海軍、尤其是潛艇部隊中應用越來越普遍。 科學技術。北京要想長期具備強大的水下作戰能力,必須依靠優秀的科研系統來保持潛艇艦隊的持續發展。科研系統的輪廓已經開始顯現,海軍高層已經選定武漢海軍工程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作為海軍工程人才的培養基地。前者合并了海軍工程學院、海軍電子工程學院,其課程集中在“解決為武器系統融合電子信息的關鍵問題”上。后者主攻核動力推進系統和水下工程。哈爾濱工作大學為海軍取得的最新成果是海底地形制圖技術和海底地雷探測、深海救援兩用技術。解放軍海軍的測繪單位最近已經生產出中國近海的三維電子地圖。該軟件不僅能顯示圖像,還可以在遇到潛在的障礙時發出聲音警報。更為復雜的技術是,海軍制圖人員還在制作海洋重力偏差圖,因為海底重力的偏差將會影響潛艇發射遠程武器的命中精度。 如果假定中國未來和防務科技完全依賴俄羅斯將是大錯特錯。中國在教育方面、特別是在基礎科學研究方面的努力,加上在西方接受培訓的一代科研人員,以及市場的激勵因素,當代中國的技術水平會大大提高。 海軍的潛艇戰原則 不對稱戰術。中國海軍潛艇官兵認識到:在現有環境下,他們必須創新戰術,才能克服技術差距,才能對抗技術先進的軍隊。這已深深扎根于中國的戰略文化之中。當代中國的軍事雜志很少討論在打擊弱敵的時候把先發制人作為制勝手段。戰略時機很重要,戰術時機也一樣。比如,中國一位軍事作者就設想中國潛艇在惡劣氣象條件下出港進行突擊,因為此時敵人的反潛機不能起飛。一位解放軍海軍潛艇軍官在完成了一次巡邏任務后向記者稱,“當我們滲透第一條島鏈的時候,我們利用惡劣天氣作為掩護,這能使我們的潛艇很好地保持隱蔽狀態。”另一位中國戰略分析家認為,巴士海峽是潛艇作戰的理想區域,因為該地區天氣特別惡劣。可以看出,解放軍海軍的潛艇部隊打算利用敵人可能出沒的中國周邊海域。因此,解放軍海軍的潛艇指揮員也在努力摸透中國海岸附近、特別是臨近臺灣海域的地形、溫度突變層、水流以及其他水文特征,以便利用這些環境保持隱身和其他戰術優勢。 中國的資料還顯示中國的潛艇還有協同布雷任務。他們看到二戰中,美國的潛艇在向日本海域布雷的行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結果導致670艘日本艦船沉沒。中國海軍戰略家感興趣的水下武器還不止潛艇和水雷,還包括微型潛艇、特種行動和無人水下航行器。 中國海軍的條令沒有正式賦予潛艇部隊反潛任務,但這一點正在轉變,現在潛艇部隊的反潛戰術正在受到重視。可以想象,中國的潛艇部隊未來將會參加反潛行動。中國的軍事分析人士還對反聲納措施很感興趣,包括利用中國大量的商船和漁船來偽裝聲音信號。在描述最近的美國“波第其”號偵察艦事件時,中國的一位評論員說,“在中國漁船把聲納系統砸爛后,該艦才悻悻地離開。中國利用平民對抗美軍,結果智勝美國軍艦。”這表明中國在未來的軍事行動中會大量利用民間資源來迷惑敵人。 數量問題。此外,中國海軍的潛艇部隊還會利用其數量上的優勢來抵消美國潛艇艦隊的技術優勢。中國的報道曾公開聲稱把一些老式潛艇如“明”級、“羅密歐”級做誘餌,引誘美軍潛艇向它們開火,而使美軍潛艇暴露在埋伏的“基洛”級潛艇面前。雖然西方觀察家都認為它們已經陳舊過時,但毫無疑問中國將繼續使用這些舊式潛艇。而且這些潛艇的戰斗力也不可小覷,因為解放軍海軍運用這些舊式潛艇的戰術非常熟練。 追蹤航母。盡管對反潛戰的關注正在增加,但摧毀美國航母戰斗群無疑是中國海軍的重要目標。一位解放軍將領最近說,“我們有能力對付膽敢進入我們火力范圍的航母……美國喜歡貪圖虛榮;如果有一艘航母被擊沉,美國民眾就會大吵大鬧,美國總統就會舉步維艱。”中國很清楚航母編隊的作戰能力,所以大力發展潛艇部隊,現在已經成為對美國航母的最大威脅。 中國將會依靠新一代空中和太空力量來跟蹤美國的航母。最近北京發射了第2顆最新一代照相偵察衛星,不久還會接收俄羅斯制造的A-50E預警機,用于監視海上艦船。此外,中國還利用商船、高頻測向設備,以及間諜網絡來搜索美國航母的行蹤。中國還對發展用于同潛艇艦隊的通信聯絡技術很感興趣,以便及時向潛艇通報從遠方獲得的最新目標信息。 中國的戰略家并沒有低估美國航母戰斗群的強大防御能力,但中國認為對付美國一流的艦艇是有勝算的。例如有一位作者寫道,“雖然航空母艦有威力巨大的反潛機、反潛艦船,其電磁和紅外探測器也非常先進,但要真正實施反潛戰卻并不容易。”實戰中,美國在追蹤潛艇上還存在很多問題。一位美國潛艇部隊的海軍中將在一次演講中說,“形容我們的反潛能力,最好的詞也就是比較差。” 中國認為多波次、全方位的巡航導彈飽和攻擊可以摧毀航母戰斗群。最近有一篇分析計算的結果是,“要癱瘓一艘航母,必須從8~10個方向運用巡航導彈進行打擊……同時半數以上的護衛艦必須被摧毀。一次攻擊大概需要從各種發射平臺發射70~100枚反艦巡航導彈。”反艦巡航導彈低空快速飛行,在接近目標的末段很難防御,所以美國海軍的傳統辦法都是打掉弓,而不是箭。中國戰略家規劃的對付航母戰斗群的辦法還有“打亂其編隊隊形”,然后各個擊破,還可攻擊一些比較薄弱的補給、保障艦船。 近期《遠東經濟評論》的一篇文章評論道,“國防分析人士已經在質疑:如果到本十年末,中國成功部署了一支強大的潛艇艦隊,美國是否會甘冒風險派航母編隊干預可能出現的臺海沖突。”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正在尋求成為一流的潛艇大國。在中國海軍現代化進程中,已購買了大量的海軍飛機和水面艦艇,但潛艇卻是中國重新定位的海洋戰略重心。北京已把潛艇作為對付美國海上優勢的一種有效的不對稱手段。對柴油動力潛艇的繼續投資,將在近期內增加北京在東亞近海的威懾力,而核潛艇的現代化則表達了中國未來實現全球力量投送的愿望。(完)(美)萊爾·哥德斯坦 郭烽 編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