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時如果沒有吃飽就會暈是低血糖的癥狀嗎?我經常這樣。
熱心網友
低血糖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低血糖綜合癥,由于不同的疾病,低血糖的發病各有特點。當患有胰島素瘤時,常在饑餓和運動后出現,多在清晨空腹或下半夜發生,少數病人也可在午飯前或午飯后3小時~4小時后發生,此病多在成年發病,男女大致相等。發病時可有心慌、心悸、饑餓、軟弱、手足顫抖、皮膚蒼白、出汗、心率增加、血壓輕度升高等。 腦細胞常因葡萄糖供應不足伴有腦缺氧,可由輕度思維受損以至昏迷、死亡。初時精力不集...
熱心網友
低血糖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低血糖綜合癥,由于不同的疾病,低血糖的發病各有特點。當患有胰島素瘤時,常在饑餓和運動后出現,多在清晨空腹或下半夜發生,少數病人也可在午飯前或午飯后3小時~4小時后發生,此病多在成年發病,男女大致相等。發病時可有心慌、心悸、饑餓、軟弱、手足顫抖、皮膚蒼白、出汗、心率增加、血壓輕度升高等。 腦細胞常因葡萄糖供應不足伴有腦缺氧,可由輕度思維受損以至昏迷、死亡。初時精力不集中,思維和語言遲鈍,頭暈、嗜睡,視物不清,步態不穩;可出現幻覺、躁動、易怒、行為怪異等精神失常表現。病情繼續,可出現神志不清,動作幼稚,肌肉震顫及運動障礙,甚至出現癲痛樣抽搐,癱疾,并出現病理反射,昏迷、體溫降低、瞳孔對光反射消失。多起病緩慢,早期癥狀較輕,可自然進食后緩解,以后發作次數增多,癥狀也加重。 特發性功能性低血糖中年女性多見,多發生在早餐后2~4小時,可有心悸、心慌、出汗、面色蒼白、饑餓、軟弱無力、手足震顫、血壓偏高等癥狀低血糖食療方 (1)蝦皮腐竹:腐竹250克,蝦皮20克,蒜頭一瓣,麻油、姜、精鹽、味精各適量。①蝦皮加酒、水浸發并煮沸,腐竹冷水發后撕成細長條。②油燒熱后爆香蒜茸、姜末、加入腐竹及蝦皮(連汁),煮沸調味、再用小火燴20分鐘,淋上麻油即成。可經常食用,本品為高蛋白飲食,防止低血糖和高脂血癥。 (2)炸五香麻雀:麻雀10只,五香粉少許,黃酒、姜片、醬油、味精各適量。①麻雀去毛、去內臟洗凈,加上酒、醬油、五香粉、味精、漬半小時后滾上干生粉。②菜油燒至六成熱時爆入姜片,放入麻雀炸成金黃色。每周一次,主治頭暈,腰酸冷軟。 (3)西湖牛肉羹:牛腿肉200克,雞蛋2只,黃酒、蔥姜、醬油、麻油、胡椒粉、精鹽、味精各適量。①牛肉切成細末,略剁后加少酒、醬油、胡椒粉、生粉拌勻。②清水適量加姜末煮混后將牛肉末拌入內,再將打勻的蛋液倒入,調味著薄芡,撒上蔥花,淋上麻油即可。每周1~2次,具有補脾養胃、強筋壯骨的作用。 (4)太史鱔羹:鱔絲250克,豬瘦肉100克,水發木耳50克,香菇5只,蒜頭1瓣,黃酒蔥、姜、麻油、精鹽、味精各適量。①將鱔魚和豬瘦肉分別切成3公分長的絲,鱔絲加酒,鹽漬片刻。②油燒至5成熟時爆入蒜茸、姜末、煸炒入鱔絲、加酒、肉絲和適量的水。③煮沸后將木耳、香菇絲放入鍋內,爆15分鐘,調味后著薄芡,放上蔥絲,淋上麻油即成。可常食用,此菜具有補脾益氣之作用。
熱心網友
飯后不宜立即洗澡
熱心網友
低血糖有什么樣的癥狀?貴陽市華烽醫院主治醫師 張少武 低血糖的癥狀可輕可重,時間可長可短,有時容易糾正,有時又較頑固。癥狀的輕重不僅與血糖下降的程度有關,而且與血糖下降的速度、持續時間及個體差異有較大關系。 低血糖的早期反應是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腎上腺素過多的癥狀,然后出現腦神經功能上的障礙。癥狀的嚴重程度大致與血糖下降的程度和速度呈平行關系,但不是絕對的平行,也不是血...
熱心網友
低血糖有什么樣的癥狀?貴陽市華烽醫院主治醫師 張少武 低血糖的癥狀可輕可重,時間可長可短,有時容易糾正,有時又較頑固。癥狀的輕重不僅與血糖下降的程度有關,而且與血糖下降的速度、持續時間及個體差異有較大關系。 低血糖的早期反應是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腎上腺素過多的癥狀,然后出現腦神經功能上的障礙。癥狀的嚴重程度大致與血糖下降的程度和速度呈平行關系,但不是絕對的平行,也不是血糖降到某個數值就一定出現癥狀。輕度血糖下降的病人,可以沒有癥狀;如下降太快也可能出現癥狀。當血糖降至2.8~3.3毫摩爾/升(50~60毫克/分升)時,多數病人都會出現癥狀,但也有例外,如胰島素瘤的病人由于長期處于低血糖狀態,即使血糖降至1.7~2.8毫摩爾/升(30~50毫克/分升)也可沒有癥狀,甚至血糖低至1.1毫摩爾/升(20毫克/分升),如果持續時間短暫也可能沒有癥狀。 低血糖最早出現的癥狀有:心慌、手抖、出冷汗、面色蒼白、四肢冰冷、麻木和無力,同時有頭暈、煩躁、焦慮、注意力不集中和精神錯亂等神經癥狀。繼續發展,則出現劇烈頭痛、言語模糊不清、答非所問、反應遲鈍、眼前發黑、視物不清、心里明白嘴里說不出話來,有時全身肌肉抽動、甚至抽風,最后完全失去知覺發生昏迷和各種反射消失。如仍得不到及時搶救,最終將導致死亡。 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ⅰ型)人,當胰島素注射量太多時,可出現惡性低血糖反應癥狀,很象躁狂型精神病或癲癇樣發作。還有更嚴重的是發生低血糖性腦病,病人可有單癱,偏癱、不能說話、走路不穩、曰眼歪斜等,若老年糖尿病人很容易誤診為腦血管意外。 另外,低血糖發生的次數越多,癥狀會不斷發生變化,變得更不典型。在得病的頭幾年內,主要表現為交感神經興奮癥狀,有心慌、手抖、出汗、頭暈、饑餓、無力等明顯自覺癥狀,若糾正及時,很少發生低血糖昏迷。隨著病程拉長、病情加重,低血糖發作的癥狀變得很不典型,以神經精神障礙表現為重,嚴重者發生昏迷。 出現低血糖反應處理應正確、及時。 人的大腦唯一能量來源是葡萄糖,所以低血糖對機體的影響以神經系統最大,如果不及時治療,短時間內可導致腦組織不可逆的損傷,甚至導致死亡。尤其令人擔心的是,當糖尿病病人發生低血糖反應時,病人和家屬往往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而一味的根據經驗再讓病人服用降糖藥,結果適得其反,使病情加重。 那么,該如何及時發現低血糖并作出正確處理呢?一般來說,低血糖的典型癥狀是病人出現大汗淋漓、面色蒼白、疲乏無力、眼前發黑等癥狀。一旦發現上述情況,正確的處理方法是: 有條件的應及時測量血糖值,確診低血糖; (1)如果只是輕度的低血糖,患者神志清醒,可以吃幾粒糖果、幾塊餅干,或喝半杯糖水,可以達到迅速糾正低血糖的效果,一般十幾分鐘后低血糖癥狀就會消失;在進食以上食物后,可再適當食用些米飯或饅頭、豆腐干等食物以防止低血糖的再次發作; (2)如果經過以上方法仍沒有效果或者病人神智不清時,應立即送醫院急救同時帶上病人常服的降糖藥以便醫生了解病情。 (3)發生嚴重低血糖的患者不要給其喂食物,應立即送往醫院。送入醫院后,立即測血糖,并靜脈注射50%葡萄糖20毫克,在癥狀緩解、神志清醒后,可在靜脈內滴注葡萄糖,以防低血糖的再次發生。尤其是對于一些口服降糖藥所致的低血糖患者,經治療蘇醒后,仍有可能再次進入昏迷,需要密切觀察四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