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就愛出汗,就是冬季稍一活動就會大汗一身,沒有其他癥狀,無結核病史,希望能有中藥的偏方或正方治療!!
熱心網友
中醫角度來看,汗是津液的代謝產品,出汗過多,會耗氣,也會傷及津液而損于心血。 ■汗量 無汗:又稱閉汗,是指汗腺減少或機體不產生汗液,身體局部或全身少汗或完全不出汗。患者某些部位或全身皮膚非常干燥,他們多半曾患有皮膚病(如銀屑病、硬皮病等),令毛孔閉塞,以致無汗。另外,若身體新陳代謝紊亂,亦可能會無汗。老人活動量減少,汗腺萎縮,排汗較小。 多汗:多汗是指在恒...
熱心網友
中醫角度來看,汗是津液的代謝產品,出汗過多,會耗氣,也會傷及津液而損于心血。 ■汗量 無汗:又稱閉汗,是指汗腺減少或機體不產生汗液,身體局部或全身少汗或完全不出汗。患者某些部位或全身皮膚非常干燥,他們多半曾患有皮膚病(如銀屑病、硬皮病等),令毛孔閉塞,以致無汗。另外,若身體新陳代謝紊亂,亦可能會無汗。老人活動量減少,汗腺萎縮,排汗較小。 多汗:多汗是指在恒溫和靜態情況下仍大量出汗。多汗兼有心悸、食欲亢進、情緒波動、失眠,可能是甲狀腺機能亢進;多汗兼頭暈乏力,以及感到饑餓,可能是血糖過低及肝功能欠佳。服用某些藥物后,亦會產生多汗反應。重金屬中毒,例如鉛、汞、砷等,可能亦會有多汗現象。 ■出汗時間 自汗:在白天清醒的狀態下,不因勞動、穿厚衣或高溫而汗自出,稱為自汗,是氣虛、陽虛的表現。自汗的人通常精神不振,氣短、怕冷。 盜汗:入睡后,在半夜或黎明時分,胸部,背部、大腿等地方出汗,出汗量甚多,可使衣服濕透。盜汗多為陰虛所致,若伴有低熱、兩顴潮紅、手心發熱、口干等癥狀,可能是肺病的征象。 ■出汗部位 頭汗:以頭面部出汗為多,是肝胃有熱及氣虛所致。若兼有四肢發冷、氣短,多為陽氣虛。重病患者若突然額頭大汗,則是病危警告。現代醫學發現,突然間一側額頭出汗,多是頸部交感神經受刺激,可能患有動脈瘤。 手足汗:心情緊張時會手腳出汗,而經常兩手潮濕和冰冷,則多因脾胃濕蒸,氣虛、腎虛所致。
熱心網友
我想你應該查一下,會不會是甲亢什么的,如果身體檢查一切正常再中醫調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