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患腎小管酸中毒,雖在湘雅醫院治療得到了好轉,但沒查出得病病因,得不到根治,現雖靠藥物控制,人已消瘦得沒人樣了,而且每天全身骨頭疼痛,雙腿不能負重,不能干體力活,他家經濟又拮據,今網上尋求良醫秘方,如有提供信息者,不甚感激。

熱心網友

腎小管性酸中毒是由于近端腎小管回吸收HCO-3或(和)遠端腎小管泌H+障礙引起的臨床綜合征,以陰離子間隙正常、高氯血癥性代謝性酸中毒和尿酸化功能差為其特征。臨床表現(一)原發性近端RTA 生長緩慢,系持續酸中毒所致。有時可表現為惡心、嘔吐、厭食、乏力和活動時氣急。嚴重酸中毒時可有脫水和電解質紊亂。(二)原發性遠端RTA 嬰兒型生后不久即發病,男孩多見,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預后較好;晚...

熱心網友

腎小管性酸中毒是由于近端腎小管回吸收HCO-3或(和)遠端腎小管泌H+障礙引起的臨床綜合征,以陰離子間隙正常、高氯血癥性代謝性酸中毒和尿酸化功能差為其特征。臨床表現(一)原發性近端RTA 生長緩慢,系持續酸中毒所致。有時可表現為惡心、嘔吐、厭食、乏力和活動時氣急。嚴重酸中毒時可有脫水和電解質紊亂。(二)原發性遠端RTA 嬰兒型生后不久即發病,男孩多見,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預后較好;晚發型多于2歲以后發病,女孩多見,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一般無治愈希望,常需終身服用堿性藥物。生長發育遲緩是最主要的表現,且可能是唯一的臨床表現。(三)高血鉀性RTA 本型主要特征是高氯性酸中毒和高鉀血癥,而尿呈酸性。治療(一)堿性藥物 急性重癥酸中毒可靜滴碳酸氫鈉。一般病例常用10%枸櫞酸鈉、鉀混合液(兩者各100g加水至1000ml,每亳升含Na+和K+各1mmol)。近端RTA開始為日5~10 mmol/kg,分次口服,可漸增至15~25 mmol/kg;遠端RTA開始為日2~4 mmol/kg,最大5~14 mmol/kg,直至HCO-3正常。后者應堅持長期服藥,甚至終生。(二)鉀的補充 重癥低鉀病人應先補鉀后糾酸。劑量:因人而異,一般給10%枸櫞酸鉀液分次口服,開始每日給2mmol/kg,漸加量。近端RTA每日常需4~10 mmol/kg,嚴重病例方可給予10%氯化鉀靜滴。(三)維生素D的應用 已有骨病變者可給予維生素D,劑量5000~10000IU/d。須注意防止過量。(四)利尿劑的應用 應用大量堿性藥,不僅病人難以耐受,且不能有效地糾正酸中毒,此時可加用雙氫克尿噻每日1~3 mg/kg。(五)IV型RTA的治療 宜根據不同病因和高鉀程度而定:輕癥只需低鉀飲食和禁用潴鉀藥物如安體舒通;重癥者合用氫氯噻嗪和堿性藥物,既可降低血鉀又可糾正酸中毒;醛固酮分泌不足者采用鹽皮質激素替代療法,可給予9а氟皮質醇每日0. 05~0.2mg。小管間質病所致的醛固酮反應低下常需較大劑量,每日0.3~0.5 mg。為避免用藥后鈉潴留引起高血壓和高血容量,必要時可加用利尿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