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殲10跟梟龍的進氣口好象都進行了改進.采用了三維鼓包式無附面層隔道進氣道.據說是新一代的進氣道.目前只有F-35采用這一種進氣道.不知這種進氣道好在哪里?
熱心網友
無附面層隔離裝置超音速進氣道概念 洛·馬的工程師在1990年代早期就開始研究傳統超音速進氣道概念的替代方案。他們試圖取消和附面層控制有關的復雜機構:附面層隔離板、放氣系統、旁通系統。通過取消這些機構,設計人員可以從飛機上減輕大約300磅的重量。最后的研究結果就是如今的DSI,或叫做 鼓包式進氣道。如圖所示,在DSI上已經去掉了附面層隔離板,進氣口也整合到前機身設計中。在進氣口前設計有一個三維的表面(鼓包)。這個鼓包的功能是作為一個壓縮面,同時增大壓力分布以將附面層空氣“推離”進氣道。進氣道整流罩唇口的設計特點使得主要的附面層氣流可以溢出流向后機身。整個DSI沒有可動部件,沒有附面層隔離板,也沒有放氣系統或旁通系統。 DSI是隨著計算流體力學(CFD)的進步,在洛·馬自己的計算機建模工具上開發并完善的。CFD是一門研究流體控制方程的數字化解決方案的科學,并可以通過空間或時間對重要的流場加以描述并進一步改善解決方案。 1994年末,洛·馬對飛機構形進行了研究——該構形后來成了他們的JSF原型機的構形方案。該項研究重在調查DSI相對于F-22或F/A-18E/F類型的后掠式進氣道的優勢。DSI可以使飛機具有更好的性能;DSI是固定幾何形狀進氣道,取消了附面層隔離裝置、放氣系統和旁通系統,減少了300磅的結構重量,每架飛機節省了50萬美元的生產費用,效益相當明顯。在所有速度范圍包括高超音速條件下,DSI都具有出色的性能,而在機動條件下,DSI仍然非常可靠。附:“附面層”概念 戰斗機進氣道設計必須考慮到低能量空氣層的影響。無論在亞音速還是超音速,在機身表面和壓縮斜面上都會形成這樣一個空氣層,也就是所謂的“附面層”。它實際上是機身表面(也就是空氣粘滯表面)和自由氣流(此處氣流處于自由流動狀態)之間的一個區域,激波和附面層的交互作用會增大紊流進而導致發動機壓氣機平面處無益的氣流畸變。如果激波/附面層交互作用增強到一定程度,進氣道將變得不穩定,而發動機也會失速。附面層的厚度隨前機身長度(也就是機頭到進氣口這段距離)增大而增大。超音速飛機的設計人員處理附面層現象的傳統方法是在附面層到達進氣道喉部之前改變附面層流向,同時將進氣道置于遠離附面層的自由流中——這里的氣流不受附面層現象的影響。
熱心網友
殲-10 戰斗機 殲-10是中國正在研制的新一代高性能單發戰斗機。由成都飛機制造公司負責。研制工程高度保密,被稱為“十號工程”。★《中國空軍》文章☆面對先進的多功能彩色顯示系統,全球定位組合航儀,大氣數據計算機,雷達告警裝置等,他明顯感到,這架戰機的每個部位都在訴說----中國空軍將由“以劣勝優”向“以優勝優”跨越--------------------------------------------------------------------------------*以下消息來源于【全球防衛雜志】(1998年4月),本站僅做轉載,并不證實其真實性。外形:美國海軍情報局1996年初的一份報告指出,殲-10將擁有“特別好的”機動性("particularly good" agility),預計2003年左右服役。目前已公開的主要是香港《廣角鏡》雜志上的一張飛機模型照片和美國中央情報局公布的用計算機根據衛星照片繪制的三面圖,以及一些零星資料。兩張照片不太一樣,但一般認為,殲-10是一架單發單座多用途戰斗機,中單翼,單垂尾,采用機腹進氣,帶中心激波錐的二元可調進氣道和無尾三角翼加近耦合全動鴨式前翼的氣動布局,外形和以色列的“獅”(Lavi)相似。用俄制或引進制造的與蘇-27相同的AL-31渦扇發動機,推力122千牛頓(約12000公斤)。雷達與武器:俄羅斯的Zhuk(甲蟲)或更新更強的“珍珠”雷達和R-27半主動或R-77主動雷達制導中程空空導彈,或國產JL-10雷達和PL-11半主動雷達制導中程空空導彈。俄羅斯和以色列為向殲-10提供機載射控雷達和武器系統展開了一場龍爭虎斗。在97年北京國際航空展上,相位電子集團曾公開過一種重量為180公斤的機械掃描天線多模式射控雷達,其最大搜索范圍320公里,可同時搜索并追蹤10個空中目標,并攻擊其中最具威脅的4個。這種雷達可導引最新型的K-74ME空空導彈和R-77主動雷達導引導彈,以及Kh-31A/P(國產型稱為KR-1或鷹擊91)等多種俄制空地導彈。由于印度空軍Su-30MKI配備的N-101雷達在性能方面優于中國訂購的Zhuk-27雷達,中國在向俄方表達強烈不滿的同時正考慮使用以色列的EL/M-2035射控雷達改裝殲-10,殲-11和Su-30戰機。據以色列的說法,經過其改良后的殲-10在雷達和電戰能力上要優于F-16C/D和幻影-2000-5,再采用「巨蟒4」和「德比」主動雷達導引導彈后,其綜合作戰能力將是未來15年內同級戰機中最強捍的!同時,以色列表示如果中國采用EL-M-2035,以色列還可在2000年左右為殲-10提供一種更先進的電子掃描相位雷達。以色列如此不顧美國的一再勸阻,對殲-10表現出這樣的「熱心」,除了上億美金項目金額的誘惑外,恐怕也有一點報美國當年單方面取消「雄師」(Lavi)計劃的「一箭之仇」吧!操縱:殲-10的研制工作與以往自研戰機不同,采用了大量的國外先進技術。由于采用了放寬靜穩度設計和鴨式布局,需控制的翼面較多,已不可能再用人力和機械傳動系統來控制,殲—10采用了先進的四余度電傳控制,通過傳感器感受手對操縱桿的壓力,轉為電信號送往控制電腦,由電腦根據飛機實時情況計算出最佳控制量,并把控制信號送往舵面操縱系統,再調整飛機姿態。這樣既減輕了飛行員的負擔,又充分發揮鴨式飛機機動性,也保證了控制系統的冗余度和生存能力。 面對猶太人的強勢挑戰,俄國當然不甘心失去利益巨大的中國市場。「出售技術有危險,但那可能是在20年后,不賣技術則更危險,不過就一定是在現在。」有跡象表明,俄國最高當局已經局部改變了不轉讓最先進技術裝備給中國的作法,最新的例子就是俄方提出以為MiG-35研發的RP-35電子掃描相位雷達來改裝殲-10。RP-35可同時追蹤掃描24個目標,并攻擊其中4個,其正面搜索距離140公里,后半球搜索距離65公里。 截至筆者結稿為止,殲-10已完成首架原形機的組裝工作,按照進度其余5架將于1998年7月以前完成。殲-10原計劃在1997年10月完成首航,但在汲取沈飛殲-8III的教訓后(在僅有的一架原形機墜毀后,軍方拒絕為其后續發展提供經費),成飛集團希望在全部6架原形機建造完畢后進行首飛。雖然成飛的這一舉措旨在減少風險系數,但卻冒犯了軍方。軍方領導人已多次在不同場合批評殲-10的研制進度,最早估計軍方的裝備總量將會達到1,500之巨,但最新的消息顯示將不會有這么多。 英國“飛行國際”雜志1997年10月刊登的“殲-10”想象圖,較接近實機 殲-10 模型照片 網友用以色列“獅”式改造的“殲-10” 網友用“EF-2000”的照片“改造”的殲-10 最佳瀏覽分辨率800*600以上 。
熱心網友
至少好看了不少
熱心網友
日本松下有一位高官說過:即使我們不去拜靖國神社韓國人也不會買我們的產品,但不管我們再怎樣的去拜靖國神社,中國人照樣會買我們的產品一句讓中國人從頭涼到腳的話。 每直接或間接地購買100元日本貨,你就: 1。為日本廠家增加40元的毛利收入 2。為日本企業增加了20元的擴張資本 3。為日本政府增加了5元的稅收收入 4。給日本的所謂**隊增加了10顆子彈 5。多印6~8頁的篡改歷史的教科書和文件 6。送給小犬蠢一狼參拜鬼社的汽油費 **。如果你買日本汽車,將來開上中國街頭的日本坦克就是你造的!! **。如果你買日本櫥具,將來射穿你兒子頭顱的子彈就是你造的!! **。如果你買日本電視音響,將來就會在戰地喇叭中聽到中國人被殺的哀鳴!!! **。如果你到日本旅游消費,臺灣的統一由于日本的阻撓又要晚幾天/// 我們沒有時間和權力去采取政治行動,我們只能作力所能及的事,拒買日貨是我們對付日本人的最好行動,不但簡單而且有效. 十五年之后!也就是2020年后,中國的高增長為中國政府為中國人民積累了巨大的財富,積累了雄厚的科技,軍事,政治實力,日本則由于固有的創造力的缺乏,更加黔驢技窮,將無法與中國與其他亞洲國家在市場上競爭,必然尋求冒險的戰略。 我們無敵的軍隊,將象衛青霍去病的大軍一樣,主動出擊,百萬雄師直搗鬼穴。能為亞洲乃至世界和平立下如此偉業者,必將名垂千秋。 那一天,世界就會以尊重的眼光看待中華民族,我們就能再創輝煌的文明!! 我每天上網必做的一件事就是把此這篇文章貼到可能的地方,只要上網,我至少要貼上20次!!! 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來和我和許多愛國人士一起并肩戰斗吧!! 建議瀏覽到這篇文章的所有中國人,把文章貼到你能夠貼到的地方,讓我們牢記歷史,捍衛我們國家寶貴的市場吧。
熱心網友
■在進氣量不變的情況下,進氣道的前向截面積減小,從而降低飛機的迎風面積,有利于實現超音速飛行。■圖:殲十戰斗機機腹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