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讓”是一種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孔融讓梨》也成為一個流傳千古,代代相傳的教育典范,我們也是這樣教育自己的孩子??捎幸淮卧谟變簣@小孩玩滑梯時,因為她一再謙讓,而總是玩不上滑梯,這讓我感到很困惑。從此我們有意識的給她灌輸競爭的意識,讓她處處爭先、當仁不讓,在集體中,他表現優秀,經常得到老師的表揚??稍谝淮误w能比賽中,她落后了,老師表揚了比她跑得快的孩子,于是,大受刺激的她,從此再也不參加體能比賽。孩子的表現讓我們很震驚。讓孩子要同時兼備“謙讓”的美德和“競爭”的意識,我們感到這似乎很難做到,但這又是現今社會所需的。我們現在已經不知道該怎樣來教育孩子了,孩子也感到很茫然,每當看到孩子無助的眼神,我們做家長的也感到自己很無能。望各位專家指點迷津,不勝感激。
熱心網友
謙讓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智慧與勇氣的體現。 學會謙讓,看起來簡單,但卻有化解矛盾的神力,而且使我們在人生路口充滿信心、愉快和陽光。 謙讓是一種美德,在《謙讓如歌》有這么一句:“當你看見一個怨氣難平的戰友而奉獻一首真誠的心曲,當你看見一個痛苦彷徨的伙伴而伸出溫暖的雙手,當你受到挫折傷害而能心平氣和、自我調節時,你的謙讓就顯示了拯救別人與自己的價值。” 謙讓是一種美德,是一種眼光和度量,它需要自信和堅韌的品格。能做到克己忍讓的人,是深刻而有力量的,是雄才大略的表現。 謙讓是一種美的,但它不能用來禁錮我們的競爭心,并不是任何時間、任何情況都能“謙讓”的。 然而,我們每日身臨其境的,卻一直是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我在網上看到這樣的例子:在湖南某企業人才招募面試會上,一位女考生看見另外一個剛趕到的應考生,就讓他在自己的前面先進行面試,在別人看來,這位女考生的謙讓值得贊賞,大家覺得她應該被錄選。而企業的領導經過一番考慮,便放棄錄用她。原因是企業領導認為他們的工作環境激烈而殘酷,女考生的謙讓顯然不是他們需要的,他們需要的是一名銳意進取的員工。進取心是競爭的靈魂?!叭恕弊忠黄惨晦啵瑹o所依傍,頂天立地。一個人如果不思進取,不想未祖國為人民做一番事業,豈不愧對生命,愧對自己?人經過努力未必都能達到自己的奮斗目標,但沒有努力和進取恐怕連成功的機會都沒有。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想抱著鐵飯碗過日子,反而找不到安逸。誠然,謙讓是一種美德,但謙讓決不是不思進取、回避困難、碌碌無為。“淡泊以明志”是諸葛亮的名言,諸葛亮淡泊的是個人功名利祿,在事業則是有著遠大抱負。 懂得謙讓并不難,難就難在學會如何謙讓。我們學會了如何謙讓,也要知道謙讓與競爭的關系。而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追求的恰恰是這兩者的統一結合。 我們曾經受傳統觀念的熏陶,認為謙讓是善,競爭是惡。。
熱心網友
不要談什么謙讓,要競爭,但要有愛心。
熱心網友
謙讓與競爭并不矛盾,謙讓不等于退讓,競爭不等于強搶,兩種意識是可以同時培養的。祝你成功。
熱心網友
謙讓是美德 也是每個公民應有的道德,08年奧運會即將來到北京,我們要在謙讓的基礎上競爭
熱心網友
《道德經》中說,上天之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他不為了自己的存在而運轉,所以能長久地存在下去。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是這個道理。有時候,根本不必可以去爭什么,如果能達到不費勁爭也能得到一些東西的境界,是一種很高的境界。競爭很殘酷,但要相信,只要你不和別人爭,就不會有任何你爭。爭很麻煩,爭來爭去,有時卻得不到。這就是那個道理:太想要的東西反而得不到。但這個不爭是有范圍的。不爭,指的是不爭寵,不爭榮譽,那些東西沒多大用。爭,要爭學習成績,但不是瘋狂地爭,不擇手段地爭,而是冷靜地爭。當然,把握好這個度,是不容易的。如果不想參加,就算了,可以跟她說,一舉表揚,無關緊要??梢愿⒆诱f,他以前受的表揚很多了,老師要鼓勵一些別的小孩,給他們一個受表揚的機會。上學后,就會發現,學習成績,真的能解決一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