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用?做什么的?

熱心網友

講個笑話,你就懂了。‘有一個山村,叫郭家灣,村長姓郭,叫郭法人。有一年初春,村長決定由村民入股成立一個養殖場。郭村長首先將自己家里100只土雞蛋孵化出100只小雞,作為100股發起養殖場,并吹噓他的雞是烏雞,今后還會變鳳凰,之后向村民兩次籌集股份。頭一次要求村民以一頭豬作為一股,共有60戶入股,入60頭豬。第二次增發要求村民以一頭牛作為一股,共有40戶入股,入40頭牛。養殖場很快發展起來,雞鳴、豬肥、牛壯。年末,養殖場制訂分配方案。將全年雞生的共200只蛋分紅,每股分一只蛋。這樣村長分得100只雞蛋,其它每戶分得1只雞蛋。由于村長入股的本錢也就是100只雞蛋加點孵化費,所以他的本錢基本上收回。而且村長一年吃喝都在養殖場里面。第二年,村長要求減持他的股份50股,他將40頭牛和10頭豬牽走。村民眼看這么大的養殖場只剩下100只老母雞和50頭豬。而且村長在里面還有50股,只要他愿意,他還可以隨時趕走50頭豬。’ 港人會覺得上面的事情只可能是笑話,而在內地,上市公司的國有股東就是這么做的。雖然公司中每一股的權利和義務是一樣的,但那一股的持股成本卻是完全不同的。 我們可以把這個笑話續下去,看看什么叫股權分置改革:又過了一年,養殖場又有150只雞蛋的利潤。現在郭村長想牽走50頭豬到市場上賣掉,就對村民說,上級決定養殖場要作為股權分置改革的試點,方案是這樣的,我們再分一次紅,每股一只雞蛋,我分到的那50只雞蛋,送給你們10只,但我要把我的50股減持了,這樣我要拿走50頭豬加上40只雞蛋。我的話已經說出來了,開弓沒有回頭箭,你們同意也罷,不同意也罷,反正我要賣股份了。 村民們對村長的方案雖然不滿意,但又無可奈何。村民們這次亂成一團,有的村民和村長商量能不能多補償點雞蛋,有的村民趕快賣掉自己手里的豬和雞蛋,因為村長的豬和雞蛋都是零成本的,豬和雞蛋的價格會崩盤的。。

熱心網友

以前的國有企業進行改制時,將其凈資產評估后,按照每1元凈值(是否值1元凈值,還是個未知數)為1股作為發起人股本金,叫做國有股或法人股(當前述股份為企業持有時,叫做“法人股”),假設當時的總股本為1億股,然后再通過二級市場發行股票,向二級市場發行的價格假設為10元/股,發行了5千萬股,則當其向社會公眾發行完畢后的總股本就是1.5億股。 根據有關規定,國有企業發行股票時,國家必須占有絕對的控股權,即不得低于發行后總股本的50%,并且其中的國有股和法人股是不能流通的。由于大股東占有絕對的控股權,其所有問題都得由他們說了算,由此就產生了大股東通過各種手段隨意侵占流通股東利益的現狀,嚴重損害了社會公眾投資人的利益,進而影響了公眾的投資積極性,阻礙了資本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目前存在的這種出錢多而表決權小的現狀,就叫做“股權分置”

熱心網友

股票分國有股,法人股和流通股,國有股和法人股成本只有1元錢,原來不能流通,現在要出來流通,變現.

熱心網友

把非流通股分置成為流通股的工作。

熱心網友

有什么用呢?能詳細的談談嗎

熱心網友

分置就是讓你拿錢。

熱心網友

即股票全流通.因股票分非流通股和流通股,把非流通股分置流通起來的工作,就名股權分置了.

熱心網友

這個我雖然不懂,但是知道所有的人都反對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