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聽到.看到.碰到小偷,都會不滿.氣憤.甚至咬牙切齒.可這之后,想想,小偷也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肉,他們剛生出來和我們每個人一樣,討人喜歡,讓人愛.可為什么最后卻會走上這樣的道路呢?
熱心網(wǎng)友
小偷之所以為小偷,除去生活的困窘之外,更在于不勞而獲的不健康心理。要使其不再偷竊,必須從根本上喚醒良知。沒有良知上的反省,一個走上邪路的人不可能改過自新。而喚醒良知的前提,是讓有過錯的人覺得自己對不起他人,對不起這個社會。從犯罪心理學角度看,很多犯罪嫌疑人置身美好和友愛的環(huán)境會產(chǎn)生歉疚感。但發(fā)現(xiàn)自己并不見容于環(huán)境時,他們便會更加心安理得、“理直氣壯”去實施違法犯罪行為。近兩個月,深圳、廣州等地把小偷的頭像示眾的事件頻發(fā)。這樣的做法,無疑可以對小偷起到恫嚇的作用,同時也給路人提個醒。廣州大學法學院吳教授介紹,法律上沒有明確規(guī)定小偷照片可不可以貼,因此這不算是侵犯隱私和人權(quán),因為公貼照片是在犯罪事實確鑿后警方才拍照公布的,而且公布這種照片也沒有給小偷造成嚴重后果。吳教授還介紹,從情理上講,公布小偷照片、列舉違法犯罪記錄是合理的,在廣州治安問題嚴峻的情況下,公布小偷的圖像不失于是一種好的治安方法。
熱心網(wǎng)友
每個人都是父母所生,吃五谷雜糧長大的。怎么每個人都走上不同的道路?個人際遇和心性特點都是決定因素吧。
熱心網(wǎng)友
其中一部分是生活所迫,對于這種情況,法律有一定規(guī)定,會從輕處罰.還有一部分就是受教育問題了,他們法律意識淡薄,不認為偷竊是犯罪,再加上家庭的教育,也是一方面.最后,我說明一點:發(fā)問題的朋友,請搞清一個問題:"正常人,聽到.看到.碰到小偷,都會不滿.氣憤.甚至咬牙切齒."這句話是有問題的.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一個著名的外國作家同情小偷的故事,如果沒聽過,你這么說,也很正常.所以這里的"正常人"是不恰當?shù)?"普通人"很更恰當.